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上海殺出超級隐形冠軍:年入7億 成立3年全球第一,歡迎閱讀。
近日,上海殺出一個超級隐形冠軍:思格新能源,向香港交易所發起 IPO 衝刺。
通俗地說,它是做分布式儲能系統的,產品包含儲能設備、智能能源網關、交流充電樁等,是妥妥的超級隐形冠軍。
從市場份額看,它是全球最大的可堆疊分布式光儲一體機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為 24.3%。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家公司非常年輕,成立于 2022 年,產品 2023 年才商業化,但竟然 2025 年就走到 IPO。
通過這家公司,我來看看分布式儲能賽道,還有哪些機遇?
01
思格新能源的核心產品是 SigenStor,是一款五合一光儲充一體機,融合了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技術。它能将光伏逆變器、直流充電模塊、儲能變流器(PCS)、儲能電池和能源管理系統(EMS)集成于一體,為家庭和企業提供能源解決方案。
或者打個比方,它就像一個 " 超級能源管家 ",把很多功能集中在一個設備裡,能發電、存電、用電、充電,為家庭、企業省電省錢。
而思格新能源的主要收入就是來自這款設備。當然,它還有一些配套產品,如智能能源網關、交流充電樁等配套產品和服務。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SigenStor 的銷售額占公司總收入的 90% 以上。
思格的主要客戶是分銷商,產品通過分享商賣給客戶。最終客戶既有家庭用戶,也有企業。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前五大客戶均為分銷商,其中最大客戶占公司總收入的 10.9%。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 2022 年 5 月,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2023 年 5 月,產品才開始商業化生產;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已在全球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網絡;2025 年就衝刺 IPO。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那它背後有大腿吧?但其實,并沒有,這是一個獨立的創業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大多來自華為。例如創始人許映童,曾在華為工作近 23 年,擔任過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昇騰計算業務總裁。
自 2022 年成立以來,思格完成了多輪融資,吸引了包括珠海玫恒、廣州華芯、雲晖資本、鍾鼎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02
思格新能源為什麼發展這麼快?與這個賽道有關。它所處的賽道是:分布式儲能設備,大約分為幾個發展階段。
2016-2021 年是萌芽期。儲能與分布式能源納入 " 十三五 " 戰略新興產業,但該階段的主題是:研發和示範應用。
2021-2025 年是商業化初期。2021 年,《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提出 2025 年新型儲能 30gw 以上裝機目标,行業逐漸商業化,但市場規模相對較小。
當下,正是產業的高速發展期。2023 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 21.5GW,同比增加 194.5%。2024 年中國儲能新增裝機有望達 29.2GW/66.3GWh,同比增加約 46%/50%,整體保持高速增長。
據集邦咨詢數據,2024 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有望達 74GW/173GWh,同比增長 33%/41%。
03
國内分布式儲能市場,競争較為激烈,在細分領網域已經形成頭部。代表玩家有思格新能源、科華數據、陽光電源、德業股份等,在各自領網域各有優勢。
思格的優勢是:可堆疊分布式光儲一體機解決方案—— 2024 年前三季度,全球市場份額為 24.3%,排名第一,但在整個分布式儲能設備賽道,它的影響力有限。
比如科華數據的優勢領網域是:電力電子技術、儲能變流器等;陽光電源的優勢領網域也是儲能變流器,但特點是高功率密度、低諧波失真、靈活的并網控制等特點。
思格也面臨着新技術挑戰,每年研發費用較大,方向涵蓋電力電子、電池管理系統、智能充電與 V2X(車聯網)技術等。2022-2024 年,研發開支分别為人民币 2616.4 萬元、人民币 19300.5 萬元及人民币 19764.9 萬元。
2022-2024 年(1-9 月)期間,它的收入增長較快,但尚未盈利。
2022 年公司收入為零,2023 年增長至 5830.2 萬元,2024 年 1-9 月(未經審計)收入為 69974.1 萬元 。在淨利潤方面,2022 年淨虧損人民币 7618.7 萬元,2023 年淨虧損 37345.2 萬元,2024 年 1-9 月淨虧損人民币 5335.4 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