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米“飘”了吗?,欢迎阅读。
" 小米汽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三年前,雷军踏入汽车行业时,曾表示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尽管当时的小米手握千亿现金,但市场对于这个科技界的 " 劳模 " 仍存质疑。
其一,是彼时的特斯拉如日中天,且造车新势力已各立山头,小米进场的时间是否太晚;其二,则是摆在所有厂商面前的同一挑战——苹果的下场造车,是否会彻底改变汽车行业,让其他人难以与之竞争。
三年后的 2024 年 10 月 28 日上午 11 时 50 分,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第一次出现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由于此前的大雨天气,整个赛道约有 20% 的路面还是湿地状态。上午 11 时 56 分 46 秒 874,小米 SU7 Ultra 冲线完成,成为纽北史上最快的四门车,比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还快了 20 秒。
而少有人知的是,纽北圈速排名在小米 SU7 Ultra 之后的,还有帕加尼 Zonda R、法拉利 599XX、兰博基尼 Hurac á n Performante 等一众豪华跑车。至于苹果,早在半年前已宣布放弃造车。
" 今天,小米迎来了新的起点。"10 月 29 日,雷军在小米 15 的发布会上表示。小米新十年目标(2020-2030)的第二个五年,小米要从 " 中国四大硬核科技公司 " 向 " 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 " 迈进。
这意味着,小米以一己之力,同时在手机和汽车这两个万亿级行业和苹果、保时捷、特斯拉等全球顶级巨头掰手腕。小米飘了吗?
小米到底飘没飘?
公布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纽北圈速的同时,雷军还揭晓了量产版预售价格:81.49 万元。这是小米史上售价最高的产品," 小米飘了 " 的调侃也是由此而来。
不过,在搞清楚小米飘没飘之前,你可能得了解一下,百公里加速在 2 秒以内的其他性能跑车售价。
作为曾经的纽北之王,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售价接近 200 万元。法拉利 Portofino M 中国国内首发价,则为 263.8 万元。特斯拉 Model S Plaid,可能是唯一与 SU7 Ultra 价格持平的同等级性能跑车。
但对比之下,你就会发现,小米 SU7 Ultra 搭载了一个 V6s 小米超级电机,后面则是 2 个 V8s 小米超级电机,三台电动机总功率高达 1138kW,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 1.98 秒,极速可以达到 350km/h,制动距离也仅 30.8 米。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也搭载了前后三电机系统,总功率为 750kW,具备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2.1 秒,极速则是 322km/h。单就各项硬的性能数据而言,特斯拉 Model S Plaid 还是略逊一筹。
同时,小米 SU7 Ultra 还支持高压超充,电量从 10% 到 80% 只需 11 分钟。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快充时间则为 1 小时。
而除了车辆本身的性能外,小米 SU7 Ultra 实际上还承载着油电转换的档口下,中国市场对于豪华车的新期待。
作为在国内销量最高的百万级豪车品牌,保时捷最为典型。2024 年 1-9 月,保时捷全球交付同比下降 7%。前三季度,保时捷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大跌 29%。中国,已经不再是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
从整个进口豪华车阵营来看,根据乘联会的数据,9 月法拉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迈凯伦等品牌的进口量,不少同比下滑均在两位数。玛莎拉蒂更为夸张,上半年全球销量只有 6500 辆,同比下滑 58%;中国市场 1 到 9 月份销量 878 辆,同比下滑 79%。9 月份销量仅 38 辆,同比下滑 87%。
很显然,在汽车行业的大变局中,此前一车难求的百万豪车品牌,正在被中国市场抛弃。中国消费者,有了新的期待。
" 过去半年,我都是在驾驶小米 SU7,并不想换其他车。" 就连作为竞争对手的福特汽车 CEO Jim Farley 都表示,作为一个消费品牌,小米比车企更加强大。Jim Farley 认为,苹果放弃造车让人遗憾,小米做到了苹果没做到的事,中国电动车产业已透过高技术、低成本的供应链及对市场快速的反应,拉开与全球的距离。
事实也是如此,2024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 20 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 Top10 中,国外品牌仅剩 Model3 一颗 " 独苗 "。小米 SU7 交付量 7 月已经超过特斯拉 Model3,10 月交付量破两万。
苹果曾经放弃的汽车智能化生态,也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各大主机厂纷纷选择与手机厂商 " 牵手 "。比如,比亚迪宣布和 OPPO 合作,赛力斯、北汽和长安等选择加入华为的阵营。
科技 × 汽车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共识,而小米是唯一亲自下场造车的科技大厂。
性价比=便宜,是对小米最大的误会
在与汽车巨头的掰手腕中暂胜一局后,小米的掰手腕行动还将继续。智能手机行业,成为新的战场,也是小米受到误解最大的地方。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这家公司在创立之初提出的 " 极致性价比 ",理解为 " 足够便宜 "。在智能手机的高端竞争中,市场一度认为主打性价比的小米难以获胜。这种刻板印象,还一度延伸至小米 SU7,认为雷军进一步加剧了汽车行业价格内卷。
殊不知,这可能是对小米最大的误会。
一个可以支撑的数据是,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业务覆盖全球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 17 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中国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中,小米手机 3 千元 -4 千元价格段同比提高了 5.4 个百分点,4 千元 -5 千元价格段同比提高了 3.5 个百分点,5 千元 -6 千元价格段提高了 2.3 个百分点。
在《小米创业思考》中,雷军曾拆解过小米的方法论。消费电子行业的定价逻辑一般是 BOM(物料及制造成本)成本乘以 2,小米手机的终极理想是成本 1000 元的 BOM 只卖 1000 元,意味着所有费用为 0。
很显然,在一套商业逻辑里,爆品才是性价比的核心。换言之,小米手机首先要在产品体验上做到极致,之后才是如何定价的问题。这,才是小米性价比背后的核心支撑,而非仅仅是 " 便宜 " 二字。
此次发布的小米 15 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次小米 15 系列首发的骁龙 8 至尊版,同样站上了 3nm 的 " 架构天花板 ",全新架构与 Apple M 系列同源,性能压制苹果 A18 Pro,实现越级领先。相近的机身尺寸下,小米 15 标准版放进去了 5400mAh 的电池,而 iPhone16 的电池容量仅为 3561mAh,这还是苹果史上最大的一块电池。
反观苹果,发布仅 1 个月的 iPhone 16 系列就开始了全系降价。此外,苹果还对 iPhone 16 系列的订单进行了大幅 " 砍单 "。
根据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调研数据,2024 年 4 季度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iPhone 16 订单减少了约 1000 万台,大部分订单削减都涉及非 Pro 机型。因此,2024 年第二季度的 iPhone 16 产量目前预计为 8400 万台(低于之前的约 8800 万台)。
更值得注意的是,性能之外,小米已经构建起来的人车家全生态协同,才是对于苹果而言真正的杀手级存在。据金凡在发布会上透露,小米澎湃智联架构连接设备数已经超过 10 亿台在以手机作为控制中台的基础上,小米庞大的智能家居生态和规模快速扩大的汽车生态,可以将澎湃 OS 2 的跨端协同能力发挥到极致。
而苹果连一台自己的车都没有,更别提小米那数以亿计的 IoT 设备。
东升西降,中国科技"平视世界"
事实已经很明了,不是小米飘了,是消费者真想买。
小米敢于同时和保时捷、特斯拉、苹果掰手腕的背后,实际是中国企业的全面反攻,并逐渐获得高端市场的定价权。
比如在国外豪华汽车品牌集体败走的 2024 年,售价超百万元的比亚迪仰望 U8,累计销量已达 6801 辆;问界 M9 大定甚至突破了 16 万辆,连续蝉联中国 50 万元以上月度销冠。而就在雷军还在调侃 SU7 Ultra 可能会有点 " 小贵 " 时,其十分钟小定数量就达到了 3680 辆。
连丰田位于日本的人才基地,名古屋大学的电力工学教授都特意从中国进口了一台小米 SU7,正在进行拆解研究。此前,日本的产业杂志《日经 BP》同样拆解了极氪 007 和比亚迪海豹,来看看 " 中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
另一项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发布的数据则显示,2024 年第一季度 iPhone 在中国的销量下降 19%,这也是 2020 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在中国市场,2024 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激活量排名中,苹果仅为第四,激活量 1056.9 万台,同比大跌 20%。
二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进一步下滑。Canalys 和 IDC 分别发布的报告显示,iPhone 出货量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首次跌出前五。但是,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的整体出货量同比则增长了 10%,一共卖出了超过 7000 万部智能手机,华为和小米的出货量均取得了双位数增长。
苹果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高端手机市场,中国厂商也通过折叠屏这一创新的产品形态,不断蚕食苹果的市场份额。在苹果折叠屏产品 " 千呼万唤不出来 " 的同时,华为更是推出了更为激进的三折叠手机,起售价直指 2 万元,同样获得市场热捧。
这一增一降中,是消费者对于苹果挤牙膏式创新的不再容忍,和中国厂商走到创新前沿的标志。这不是一种运气式的偶然,而是中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科学分析公司 Clarivate 数据显示,2003 年,美国高引用率论文数量是中国的 20 倍;到 2013 年,美国高引用率论文数量约为中国的 4 倍;2022 年起,中国高引用率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
5 年前,《经济学人》曾调查中国学术研究现状,并提出疑问:中国是否有一天会成为科学超级大国?五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得到了明确的回答:是的。《经济学人》在文章最后还指出,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科学发展进程会陷入停滞。给中国奇迹设限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奇迹远未达到极限。"
时代确实已经彻底改变了,由美欧日主导的旧的科学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终结。而这一过程中,等待小米、比亚迪、华为等一众中国科技企业的是,东升西降的辽阔未来。(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