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艰难的小公司老板,欢迎阅读。
1 月份马上过半,看着公司账户上不断减少的现金流,一个自己开公司的朋友跟我抱怨,这样下去,如果生意继续没有好转,他可能最多撑到 5/6 月份。
看着他一筹莫展的表情,我有点替他着急。
其实早在去年 6 月份,他就已经聊过这个话题,只是区别在于,那时候他还满怀信心,寄希望下半年会好转,没想到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巨大的打击,他公司的生意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把上半年赚到的钱都亏得差不多了。
如今他又陷入两难的境地,是现在开始就马上优化掉一部分员工继续缩小公司规模?还是等到春节后看看再说?
他陷入了选择困境!
一
或许员工才是大爷吧!
从去年 6 月份开始,他就到处忙着找客户,先是认识的朋友都一起喝了杯咖啡,过去的同事有空的基本也都一起吃了个饭,得到的反馈是大部分行业都不太好,他寄希望哪怕单价低点的业务也还是没找到。
8 月份,他多少开始焦虑起来,就想着发动员工帮公司一起找找业务,希望大家也能出一份力,分担下公司当前的业务压力,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部分员工反应冷淡,他们认为这是公司和老板的事,跟他们没有关系,更有几个怕公司黄了的已经开始偷偷地投递简历找工作了。
原本就焦虑的他,开始变得更加焦虑。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几个他带了好多年的老员工,开始在公司偷偷地干上私活了。
他现在才慢慢明白,公司最苦的是他这个所谓公司的老板。
并且过去几年公司花费不菲请专业公司做的培训和团队价值观摆设,在当前的业务困境中,看起来像是个笑话。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进入 9 月份,由于公司业务持续减少,公司在老员工的带领下陆续进入躺平状态,早晨 9 点按时打卡,下午 5 点准时打卡走人。
原本那几个在外面投简历的员工现在连面试都懒得去了,在他们看来,如果现在跳槽哪怕跳槽到新的公司还要面临试用期,还要适应新环境,还不如现在躺着,反正公司生意也不好,只要能按时发工资,就这样躺着也不错,还能接点小私活,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日渐低沉的士气,我的朋友老板还想最后努力一把,想找办法,无论是团建还是培训,最后一次调动下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保持状态,好迎接业务。
我后来跟他开玩笑说,在员工的躺平现实面前,他这个老板的理想显得那么的尴尬。
他自己也苦笑:忙活半天他才明白,在躺平的员工面前,他是那个最苦的人,或许员工才是大爷吧!
二
现下开小公司挺苦的。
去年 3 月份,我一个开公司的朋友被他优化掉的员工给告了。
原本他们谈的是底薪 + 奖金制,在员工告了他之后,他一点解释和申辩的余地都没有,只能掏腰包继续赔钱。
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从那时候开始他基本不敢再找不熟悉的人干活了,用他的话说,无论你最初是怎么谈的,但是法律就是法律,只要员工拿起法律的武器,他作为公司的老板也就只能是被动,这件事情整整耗了他 3 个月的精力,这 3 个月里他既损失了业务又损失了时间和精力,怎么看都怎么的不值。
我另外一个同学更夸张吧,去年因为生意不好,为了养活团队和公司,他只能靠炒股度过这个混沌的阶段,每天除了见客户见供应商应付公司的日常事务,深夜还要研究股票,好挣钱养公司,我们半开玩笑地说,他把自己折腾成了最累的老板。
现在想想,我这两个老板朋友从意气风发地搭团队、开公司想干一番事业到如今每月面临发工资压力,也就不到 5 年的时间。
现在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是目前搭建的团队不管如何都是这 5 年的积累和心血,现在裁了或者关掉公司基本等于 5 年白干,如果重新搭建那等于再创业一次,比现在苦熬更痛苦;二是万一市场好转,重新找团队都来不及,所以现在也只能苦熬。
看着他们的两难境地,我想起了炒股人经常说的那句话 " 怕高都是苦命人 "。
现在,他们保持现状等于是赌上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一个人扛起最大的压力,也是在跟市场在赌,跟员工在赌,赢了可能都好,输了就等于什么都没了,无论干什么都要从头再来。
就这样,他们看似有得选择,实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把自己逼上了唯一的路,就是等市场变好一条路,如果市场不变好,他们只有变得更不好一条路了。
而躺在这条船上的员工选择多得多,变好了躺赢,变不好重新找地,只是要辛苦下开头三个月适应下而已。
老板一不小心走上了最苦最难的路。
而员工走上了躺平的路,公司好与不好都可以暂时躺着。
三
不要轻易创业!
去年到现在,这是我开公司朋友最常跟我说的话。
创业是有視窗期的,曰环境、曰资源、曰天时、曰地利、曰赛道等等吧,反正从理论上,不管是天时论、资源论还是赛道论,用他们的话说,过了目前都已经过了最佳的创业視窗期。
还有就是人,其实现在创业难、找人更难。
市场上虽然看起来到处都是找工作的人,不过只要你哪怕筛完简历,跟面试的人坐下来聊上 5 分钟,你都会发现找个合适的人很难。
看着招聘网站上那些成堆的简历,看着 hr 每天都在忙碌地筛简历、打电话,我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努力都是赌那个不到 5% 的机率。
你以为你在面试员工,实际上是员工在面试你。
他们拎包来到公司面试,实际上是看看你这个公司行不行,你这个老板能不能过了人家的关,对于没有名气,没有特别资源的创业型公司,面试的人都充满了警惕性,他们也怕选错了公司和老板白忙活一场,人家的时间也是时间。
特别是北、上、深这些有个超级大厂的职场环境的城市,优秀的年轻人宁肯去大厂搬砖也不愿意来你这小庙经历风险。
你以为你是创业公司,未来有很多可能,可在人家眼里你这是风险和无数的不确定性,而且万一不行简历上会有个黑洞,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一边是创业的艰难环境,一边是理性的职场思考,好像哪个都没有错,可能错的都是时机吧。
四
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还有两周的时间就是春节了。
看着楼下超市里提前回家过节的人,看着那片昏暗的灯光。
面对不确定性,有的人已经做出了选择,艰难地熬着不如先回家躺着。
我的几个开公司的朋友还奔波在路上,谈生意、谈明年规划、催回款,他们要在春节前再努力下,让公司好过些,让员工好过些。
我的前同事告诉我,现在市场真的很艰难,能有双薪的公司真是好公司。
随着环境的变化,老板和员工都想找个确定性,好让自己舒适一些。
这让我想到深圳北站,每次路过都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们或在涌入这个城市,或在离开这个城市。
他们脸上写满了灿烂和理想。
涌入的要闯一闯,给自己一个闯的机会。离开的已经试过了,趁着年轻,已经给了自己空间和机会。
" 搞到钱与否 " 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因为他们年轻。
是的,有时候想想心态还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环境,只要心态在、状态就还在。
我们已经度过了艰难的 2024 年,2025 年会怎样?
可能谁也很难有确定性的答案。
只是,我们可以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差又能差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