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学经验:3年前的郑州暴雨,蜗牛壳还记得,欢迎阅读。
大家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 16 期。这一期,我们为大家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1)小小蜗牛壳,却记录了地球气候的大事件
2)什么?发表情包也会加剧气候变暖!
3)中国运动员,把 " 废弃塑料 " 穿在身上
4)建筑长得奇形怪状,却是为了 " 自然凉 "
5)报告称 2023 年欧洲有超过 47000 人因高温死亡
6)刻意隐瞒破坏生物多样性,能源公司公开信息存疑
小小蜗牛壳,
却记录了地球气候大事件
2017 年,印度曾有学者利用蜗牛壳,推算得到印度过去的降雨量,反映出蜗牛壳与降雨之间的潜在联系。最近,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证实,蜗牛壳是气候大事件的 " 记录仪 ",蜗牛壳中的同位素组成会因极端气候发生变化。
研究的是条华蜗牛(Cathaica fasciola)|Pixabay
在古气候学领網域,人们往往会通过检测氧 18(18O)与氧 16(16O)的比值——也被称为 " δ 18O" 来推测降雨量的变化。
2021 年 7 月 20 日,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研究人员分别收集了暴雨发生前(2021 年 6 月 18 日)和暴雨发生后(2021 年 12 月 18 日)的蜗牛,利用多种质谱仪器对蜗牛壳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经比较,研究发现蜗牛壳在 2021 年 6 月 18 日至 9 月 18 日期间,δ 18O 数值下降明显,蜗牛壳的微观结构也出现显著差异,而这段时间正好是郑州特大暴雨发生的时间段,说明蜗牛壳能有效记录暴雨事件的发生。
随着极端气候不断增多,通过小小的蜗牛壳,人类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了解降雨的变化趋势,进而更好地预估未来极端暴雨可能出现的频率。
什么?发表情包也会加剧气候变暖!
来自英国的研究团队在《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上发表了文章,认为表情包和电子邮件泛滥都会对全球气候造成不良影响。
哈?人真的不能没有表情包
表情包也是网络数据,它们往往被存放在 " 云端 ",供人们使用。然而,这些数据中心在储存数据的同时,会消耗大量能量,释放许多热量到外界,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因此,过多表情包等数据的存储,实际上会给全球气候带来不良的影响。
但研究人员关注的地方不止于此。他们发现,在 " 云端 " 存储的诸多数据中,有 68% 的数据只被使用过一次,并且此后再也没有被使用过,这些数据也被称为 " 暗数据(dark data)"。大量暗数据的存储不仅拉低了数据中心的工作效率,同时也给地球造成了不必要的环境负担。因此,其实不论是表情包、截图,还是电子邮件、聊天记录,想要减轻地球负担最有效的办法,是清除 " 云端 " 中的暗数据,而不仅仅是表情包一类数据。
不能发猫 meme 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x)
所以表情包还是可以发的(大松一口气)!如果有再也用不到的檔案、表情包或者邮件,动动手指删除它,不仅是数字断舍离,也给减少全球变暖做点贡献。
中国运动员,把 " 废弃塑料 " 穿在身上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穿的领奖服给奥运再添点绿。这套领奖服是安踏利用再生涤纶、再生尼龙等环保面料做的。
不论是再生尼龙还是再生涤纶,它们主要都是通过回收废旧尼龙制品实现循环利用的。这些原材料包括废旧衣物、渔网、泡料,以及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类生活垃圾——废弃塑料。在分类回收后,它们经 " 预处理 - 物化处理 - 低温熔融 - 纺丝成形 " 等工序,最终形成了我们在领奖台上看到的样子。
废弃塑料都和运动员 " 贴贴 " 了?|新华社
除了 " 变废为宝 ",这套领奖服也有出色的弹性、透气性和抗水性,还便于打理、不易变形。希望厂商们多多加油,让废塑料 " 换个马甲 " 再继续发挥价值。
建筑长得奇形怪状,
却是为了 " 自然凉 "
近日,发表在 Nexus 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将建筑外墙设计成锯齿状的结构,能提高建筑自然冷却的能力,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锯齿状的外墙,不妨看看下面这张图。
不好!建筑长牙了!|Ossip
这样的设计,将原本只有一个面的墙抽成了倾斜角度不对称的两面,其中一面面向太阳,另一面则面向地面。
面向太阳的一面像普通外墙一样接收太阳辐射,同时向天空发射辐射。使用特定材料或涂层,这一面发射的辐射可以穿透大气层并到达外太空,而不会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吸收。
面向地面的这一面可以反射地面发射的辐射。地面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加热,再向外释放热量。当外墙反射这部分的辐射时,就可以减少建筑物内部的热量吸收。
如此一来,锯齿状的外墙便能更好地向外发射和反射辐射,加快降温的速率。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外墙实际的冷却效果,研究人员利用相关材料制作了锯齿状外墙的样品,并利用冰水混合物和 60 ℃的黑色铝箔纸分别模拟真实的天空和地面。结果发现,锯齿状外墙的冷却效果很好,与传统的辐射冷却材料相比,建筑温度还能进一步降低 2~3 ℃。将该样品放在室外进行实际测试时,研究人员发现外墙的冷却效果依然十分优秀。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设计对外墙的反射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反射辐射的同时,墙面也极易造成光污染;此外,现实中飘散着大量灰尘,如何维持墙面的整洁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欧洲 2023 年超过 47000 人因高温死亡
根据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发布的报告,2023 年欧洲有超过 47000 人因高温死亡,尽管低于 2022 年的死亡人数(当时预估死亡人数超过了 6 万人),但对欧洲来说,这样的情况仍然十分严峻。
欧洲是全球变暖最快的大陆,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大约两倍。当地居民也不得不面对日益严重的高温风险。这次巴塞罗那的报告统计发现,2023 年与高温相关的人口死亡率前三的欧洲国家分别为希腊、保加利亚和意大利,而这三个国家都集中在南欧;若是从死亡人数来看,去年排名前三的国家则分别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
罗马的室外气温甚至超过了 40 ℃|Cecilia Fabiano/LaPresse via AP
尽管高温难耐,报告发现大部分死者的死因并非是高温中暑,而是与心脏、肺部等身体疾病相关。高温促使了疾病的快速恶化。
报告还对死者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在欧洲,女性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比男性高出 55%;而 80 岁以上的人群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也远远高于 65~79 岁的人群。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天气,除了做好基本的预防措施,社会还要从人体生理、年龄结构等层面对不同人群加以细致的关注,提供更细分的支持。
不止欧洲,在中国,高温也给不少人带来健康风险。去年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报告指出,中国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也在上升。2022 年,破纪录的热浪导致中国人均热浪天数达到 21.0 天,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达到破纪录的 5.09 万人(该数字是基于模型推算)。
刻意隐瞒破坏生物多样性,
能源公司公开信息存疑
近期,发表在《行为与实验金融杂志》(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的一篇文章发现,欧洲许多能源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并未提及公司涉及的环境负面事件,或披露信息不完整,误导社会舆论,包装公司的虚假形象。
绿色发展的背后或许还有许多灰色地带|Pixabay
研究人员对欧洲 30 家能源公司的官方报告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法国电力集团(EDF)、葡萄牙电力公司(EDP)、西班牙国家天然气公司(ENEL)等大型能源公司。在 2020 年与 2021 年两年时间,这些公司先后被揭露涉及 47 起环境破坏事件——例如森林砍伐、鸟类触电、物种栖息地被破坏等。然而仅有 23% 的事件在公司的报告中被明确披露,对于其余事件,公司则选择性披露了其中影响积极的一面,试图树立良好形象。
在披露信息中,公司往往会用 " 可能 " 等措辞来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掩盖定量检测结果的缺失,并且习惯以 " 正在进行中 "、" 计划制定中 " 等空洞的语句来搪塞读者,营造出一种解决问题的假象。此外,它们还喜欢通过将责任分担给其它利益相关者来淡化公司应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 1 ] https://www.shkp.org.cn/articles/2024/07/if393430.html
[ 2 ]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science/china-snail-shells-tell-tale-of-superstorm
[ 3 ]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443236-the-surprising-wall-pattern-that-could-keep-buildings-cooler/
[ 4 ] 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article/2024/aug/09/excess-memes-photos-and-reply-all-emails-are-bad-for-climate-finds-study
[ 5 ]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vironment/more-than-47000-people-died-europe-last-year-due-heat-report-says-2024-08-12/
[ 6 ] 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4/08/12/italy-spain-germany-the-european-countries-where-the-most-people-died-from-heat-last-summe
[ 7 ]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53406
[ 8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4635024000571?via%3Dihub#tbl0005
作者:小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