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尺度爆表,满屏肉体,但看得想吐,欢迎阅读。
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今年戛纳最佳编剧,给了一部 R 级恐怖片。
它镜头香艳夺目——
它画面血浆齐飞——
注:道具假血浆
它挑战肉体恐怖——
两位女主演黛米 · 摩尔、玛格丽特 · 库里均为了电影表达,双双贡献大尺度全裸镜头。
豆瓣评分 7.6,算是恐怖类型中的佼佼者。
但五星与一星极端呼应。
有人爱:" 我这辈子看过的恐怖片都加一起都比不过这部的炸裂 "。
有人恨:" 势必要作为人类耻辱留在电影史的终极烂片,甚至对导演起了杀心 "。
这样一部电影实在让人好奇。
各位判官,一起来评评理——
前方友情提示:最好不要在吃饭时观看此片!!!
「某种物质」
The Substance
2024.9.20(美国)
变老焦虑
" 你曾幻想过,存在一个更优质版的自己吗?"
伊丽莎白(黛米 · 摩尔 饰)刚刚过完 50 岁生日。
曾几何时,她是年轻性感的奥斯卡得主。
她也曾神采奕奕的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周遭围绕聚光灯和赞美声。
如今,她却只能在晨间电视节目里跳健美操。
电视台的男主管还嫌弃她太老了,要换掉她。
" 人一到 50,就到头了…… "
她很焦虑。
而此刻,更多外界的细节也在加重她的焦虑。
比如,公路上她的户外大海报被撕下。
比如,鲜花贺卡上写的字——" 过去 "的你非同凡响。
" 过去 "两个字异常显眼。
她看着客厅正上方挂着的自己年轻时的巨幅海报,再看向镜中衰老的自己。
岁月虽不败美人,但岁月也是把杀猪刀。
伊丽莎白只能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
更可悲的是,宿醉之后的哇哇狂吐,都在提醒她年轻不再。
此时,机缘巧合下她拥有了一个可以「返老还童」的机会。
某个神秘机构,正在研发一种「完美物质」。
它的广告片写道——
" 一次注射,就能解锁你的 DNA,开启一种全新的细胞分裂,释放一个全新版本的自己。"
这任谁看都是个离谱的虚假宣传。
但伊丽莎白病急乱投医,真的报名并注射了药物。
自此,她的生活完全变了。
「完美物质」的作用机制是——
将伊丽莎白的后背生生剥开,然后活生生分裂出一个 " 新造的人 ",就是字面意思。
这个 " 新造的人 ",更年轻、更美丽、更完美。
她给自己取名为苏(玛格丽特 · 库里 饰)。
苏的生活轨迹,让人不由慨叹年轻貌美的红利如此直观赤裸。
她去电视台面试,顺利接任伊丽莎白成为晨间健美操节目的主持人。
然后就是拍杂志、在新节目上大放异彩。
甚至被邀请去主持电视台最盛大的节目,跨年夜晚会。
在异性目光上,更是如此。
电视台男主管看到伊丽莎白时,只会不耐烦。
但看到苏时,却兴奋的带着苏转了两圈。
隔壁男邻居因为苏折腾的强噪音,气冲冲的凿门找麻烦。
结果开门一看到美女,马上表演变脸。
当然,「完美物质」也有规则限制。
即伊丽莎白和苏为共生关系,两人只能有一人是清醒状态,交换每七天一次。
当苏清醒时,需要每天注射伊丽莎白的腦脊液来维持生命体征。
如果严格按照七天轮换的规则,一周年轻一周老,则可一直岁月静好。
但人的欲望永无止境。
一次,苏一晌贪欢,为了小鲜肉延误了交换时间。
第二天,伊丽莎白的一根手指迅速衰老如枯木。
而且,这种衰老是不可逆的。
再后来,苏为了享受生活、追求梦想……一次次侵占伊丽莎白的时间。
直至伊丽莎白的身体再无腦腦脊液可用,苏被迫沉睡。
醒来的伊丽莎白看到自己极速衰败甚至畸形的身体,终于决定要停止这一切——
社会凝视
《某种物质》在第 77 届戛纳电影节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在首映礼后,观众起立鼓掌长达 13 分钟,是本届戛纳电影节最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它的灵感来源于爱尔兰作家奥斯卡 · 王尔德的唯一长篇小说《道林 · 格雷的画像》。
故事讲述的是,容貌俊美的少年道林 · 格雷向自己的画像许愿,希望永葆青春。
谁料一语成谶,道林不仅永葆青春,犯下罪恶也丝毫不改其纯净面容。
而画像愈发邪恶丑陋。
《某种物质》也一样。
苏越光芒万丈,伊丽莎白越衰老丑陋。
此消彼长。
电影的前后对比实在过于鲜明,且不分性别、年龄,毫无差别的刻板印象所有人。
比如,镜头下的苏,全方位毫无死角展示她的千娇百媚。
螺旋式上升角度——
局部特写——
甚至在大螢幕上逐帧分析她的臀部——
用导演科拉莉 · 法尔雅的话来说:
" 她(苏)是通过男人看待女人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
这是一种权利对审美的规训,一种服从性驯化。
这也解释了,为何导演要在前一小时内堆砌如此多的男凝镜头。
而电影的另一亮点,即对「男凝」的反视角表达。
最明显的就是电视台男主管。
他的视角大多数是特写广角,有一种怼到人脸上的不适——
比如,他的出场,是在卫生间一边小便一边打电话。
当他一边抖动一边吼着:「年轻」「火辣」「新面孔」时。
仿佛尿骚味马上就要溢出螢幕。
第二场更加隐晦。
男主管和伊丽莎白在餐厅吃饭,一边喋喋不休地贬低女性,一边剥虾入嘴。
这里声效特意放大了咀嚼声,且镜头快切到嘴,再接男主管回头望向女服务生屁股的画面。
几个镜头将资本对女性的剥削,隐秘又直接的表现了出来。
如伊丽莎白等人的一生,先是被凝视、被把玩、再被拆吞入腹。
最后只余 " 空壳 ",被弃之如垃圾。
再看男主管和苏的第一次见面,镜头表达更加直接。
目光直接从他的胯下出发,将苏的身体完全地框住。
在最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
这不只是男凝,而是资本对美的规训。
体感也从不适变为了惊悚。
这也是导演科拉莉 · 法尔雅在本片中最具争议的表达——
因为她在「用凝视来反凝视」。
只有前半段的凝视足够荒唐戏谑,后半段的反凝视才足够振聋发聩。
只有前半段的肉体香艳性感,后半段的怪物才更加可怖可悲。
在电影的最后半个小时,导演塑造出一个 " 血淋淋不可凝视之怪物 " ——畸怪伊丽莎苏儿。
她是由苏再次分裂出的「完美物质」。
当苏第一次去电视台面试时,面试官曾评价其:
" 每个部位看上去都长对地方了。"
而由苏分裂出的怪物,则每个部位都不在规则之内。
导演科拉莉 · 法尔雅称,怪物的灵感一部分来源于大卫 · 林奇的《象人》(1980)和维克多 · 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
《某种物质》中,怪物厚重的驼背,歪斜嘴脸,胸前的牙齿和背部的人脸,都受了以上作品的影响。
上:《象人》下:《巴黎圣母院》(1939)
在电影的最后,畸怪伊丽莎苏儿(以下简称怪物)穿上华美的礼服。
在头上肉瘤处扎上亮晶晶的耳饰,加热卷发棒烫起凌乱的几根头发。
在脸上粘上苏的照片,然后再次挣扎着走向电视台跨年夜的舞台。
她一直以来最执着的舞台。
但这一次,舞台下再无一人敢凝视她、直视她。
人们爱她饱满的胸部,那她就上半身长满胸部,还可以从口中吐出。
(此处假装有图).jpg
但人们只剩下尖叫、殴打。
所有当初对她的赞美、痴迷都化为刺向她的利刃。
所有当初对她大献殷勤的男性,都狠狠将她推走。
正如她这一路走来,外界的凝视目光将她一步步畸形化,直至爬不出的深渊。
而每一个看秀的人,都是帮凶,不论男女……
资本异化
其实,《某种物质》的故事线非常简单。
即一个不想变老的女人与自然规律的抗争,但最后实际上争的是——
对美的定义权。
在现实生活中,它可能是护肤品、化妆品、医美……
在电影中,它用一种叫「完美物质」的医学实验表达。
成为苏时,她憎恶伊丽莎白的衰老迟钝。
成为伊丽莎白时,她嫉妒苏的年轻鲜活。
虽然「完美物质」的使用指南中一直强调:你们本是一体。
但伊丽莎白做不到。
又或者,没人能做到。
电影中有一幕,伊丽莎白与另一个使用「完美物质」的人交谈,对方说:
" 每一次(交换)都会让你变得越来越难以记起,你仍然值得存在。"
所以当伊丽莎白与苏终于面对面时,完全没有交流,只剩下暴力肉搏。
是年轻的自己杀死了年老的自己。
同时,杀死了自己的存在。
在电影的最后,畸怪伊丽莎苏儿跌跌撞撞的走上舞台,她已经与自己和解。
" 她不再以任何规定的美丽标准来看待自己。"
导演科拉莉 · 法尔雅如是说。
最后怪物的爆炸,喷涌的鲜血撒向观众席的所有人。
完全直观的宣泄仇恨,很爽,但又很悲哀。
因为她除了溅别人一身血外,什么也做不到。
最后这场从无知到觉醒的反抗,死掉的也只有她一人。
幕后照片
根据《Entertainment》,最后这场戏用了 36000 加仑的假血浆。
约 13.6 万升的水,即 6813 桶 20L 的大桶水(参考人体内的血液约 1.5 加仑)。
为影史之二。
熟悉导演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某种物质》中有几处细节来源于她自己于 2017 年上映的《复仇战姬》。
片中苏戴的星型耳环,也是《复仇战姬》女主的饰品。
还有片中苏的服装、臀部特写,也如上。
上:《某种物质》下:《复仇战姬》
同时,本片导演还在构图、色彩、镜头语言上致敬了斯坦利 · 库布里克的多部作品。
总之。
《某种物质》作为一部身体恐怖类型片,确实做到了视觉冲击与心理惊悚。
看的过程中数次生理不适,甚至想吐。
幕后
但对于是「凝视」还是「反凝视」这一视角,各有解读。
如果套用公式——
最好的战争电影的内核是反战,那最大尺度的凝视电影是反凝视,似乎也说得通。
但不可忽视的是,影片中两位女主角的献身。
或许还可以用电车难题来解答——
用牺牲两位女演员的身体,来唤醒更多的观众,进而拯救另一条轨道上的所有女性。
又或许,我们将视角放得更大。
电影中的凝视还有我们难以反抗的,资本对普通人的异化。
它无关性别。
而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
不要麻木。
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4/10/21
监制:探长
Supervisor: Tan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