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夜间实测理想NOA,过个匝道就这么难?,欢迎阅读。
本期视频和杨杨一起出镜的车型正是今年大火的理想 L7 。
上次我们驾驶理想 L7 Max 用 NOA 功能跑上海高架路段,杨杨同学并不是很满意,尤其侧向感知迟钝的问题在车流较密集的高架上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和心理压力。那换个场景理想 L7 会有更好的表现吗?
这次杨杨选择在夜间驾驶理想 L7 Max 开启 NOA 功能跑一段高速,来测试理想 L7 Max 的夜间高速 NOA 功能的独立程度,测试路线如下:
从上海出发到江苏宜兴服务区,途径京沪高速、常嘉高速、沪宜高速、京沪高速、通锡高速、沪常高速、沪宜高速,共计 5 个匝道口,全长 200 多公里,是一段大家日常长途出行的真实场景还原。
看视频之前,为大家介绍一下理想 L7 Max 的智驾硬體:
2 颗英伟达 Orin- X 处理器
6 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2 前、4 侧)
5 颗 200 万像素摄像头(1 后、4 颗 360 环视)
1 颗前向毫米波雷达
12 颗超声波雷达
高精度地图
这期视频里,我们将通过一镜到底的方式为大家展现理想 L7 Max 面对慢速车道、匝道、高精度地图受限区網域等场景的应对能力,并总结以下数据供大家参考:
变道次数
变道成功率
降级次数
接管次数
匝道通过率
200 多公里,有顺利路段,也有实线变道、自动降级、无法自主驶入匝道开错路的画面,一起来看看理想 L7 的智能驾驶功能在真实交通环境下的表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