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海外销量猛涨,上汽、奇瑞表现强势,中国汽车崛起还差什么?,欢迎阅读。
买车用车就找 SUV 大咖
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展示了 2023 年 1-10 月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市场表现。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销量高达 448514 台,稳居中国车企海外销量排行榜的首位。奇瑞集团和长城汽车紧随其后,分别以 269010 台和 205163 台的销量位列第二和第三。吉利集团和比亚迪也表现出色,分别以 169254 台和 79389 台的销量位列第四和第五。
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日益强劲,不仅在销量上有所突破,更在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市场份额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部分车企已经具备了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实力和影响力,而部分车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实力、优化产品定位以及加强渠道布局等方面的努力。
从品牌的销售排名来看,第一名是爵品牌,共售出 435730 台。第二名是奇瑞品牌,售出 259559 台。第三名是哈弗品牌,售出 153477 台。第四名是吉利品牌,售出 93237 台。第五名是比亚迪品牌,售出 79389 台。
此外,长安、极星、江淮、长城、领克品牌在海外市场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他们在 1-10 月的销量都超过了 2 万台。
从这份销售数据来看,部分的中国的汽车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而且在海外市场也逐步扩大了影响力。当然,作为第一名的名爵,其本身拥有浓厚历史背景的品牌,而在海外销售也采用是欧美地区更为熟悉 MG 车标,再加上上汽集团这些年不管收购海外品牌,也为其打下海外销售网的基础。
在地区销售方面,从数据不难看到,上汽集团在欧美国家的销量非常抢眼,而奇瑞集团、长城汽、吉利集团均已俄罗斯地为主要销售地区,长安集团则是在沙特阿拉伯拥有着较高的销量表现。
从各项数据而言,中国汽车品牌海外销售之路已经畅通无阻了吗?其实并不然。
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的销售网络目前依旧并不完善,这给中国品牌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单纯依靠出口并不是长远之计,为了获得更好的地網域销售保障以及降低成本,与当地合作建厂是一种必要的策略。
从刚刚的地区销售情况来看,前五的品牌在地区销量上并不均衡。俄罗斯因为与我国有较好的建交关系,建设销售网络以及合作建厂有一定的谈判优势。然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两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因为这些国家可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或情绪,如果能够合作建厂,自然就能消除这一顾虑,同时建设销售网络也相对容易很多。
相比之下,德系和日系品牌在这方面的根基比中国品牌要深厚很多。虽然不是无法撼动,但目前而言仍需要一定的谈判时间。即使如今我国的外销之路看似很顺利,但日后部分地区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市场。
此外,从目前来看,我国近两年出口销量快速增长,其实也是吃了推动新能源发展的红利。电动化、智能化让自主品牌能够与海外品牌能够处在较为平等的起跑线。然而,如果拥有半导体绝对优势的地区利用这个点来进行贸易保护,那么在短时间内,中国品牌很可能与这个地区的销量就没有太大联系了,或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太大的销量增长。
所以,长远来看,与当地合作建厂并建设完善的销售网络是保证中国品牌出口稳定增长的关键。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还能避免因贸易保护政策带来的种种问题。此外,借助新能源市场的崛起,中国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要想在海外市场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要在半导体技术上取得突破,或者说有一定的话事权。
总之,要想在海外市场上取得成功,中国品牌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既要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和进步,也要在市场上积极拓展和布局。只有这样,中国品牌才能在海外站得住脚,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崛起。
每个人都有故事
只是演绎方式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