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逐鹿万亿级赛道,揭秘商业航天“独角兽”如何崛起?,欢迎阅读。
春节前夕,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 11 星方式成功发射入轨,完成星座第二个轨道面部署。在全球低轨卫星星座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背后是商业航天公司——时空道宇。
2018 年 2 月,马斯克利用猎鹰重型火箭,将特斯拉生产的一辆跑车 Roadster 发射到了太空。同一年,这家吉利旗下商业航天公司——时空道宇正式成立。
在 " 先占先得 " 的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大背景下,卫星星座计划这一在太空中的基础设施竞赛从未停止。OneWeb、O3b、SpaceX、Telesat 等多家欧美企业已提出卫星互联网计划,国内的资本争相寻找国内的 SpaceX,而时空道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星座规划及两个轨道面快速部署,并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落地,其不断更新的进度条让投资人看到了更多确定性。
2022 年 6 月 2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发射入轨。2024 年 2 月 3 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以一箭 11 星方式成功发射入轨。
据悉,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由时空道宇建设并运营。如今,星座已完成两个轨道面组网部署。
成立五年,目前公司市值已经超过了百亿。
根据行业智库发布的 "2023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 " 榜单,2023 年估值(市值)达到 100 亿的共有 21 家企业,时空道宇便是其中之一,位列国内商业航天企业第一梯队。
商业航天十年,艰难攀爬 " 死亡之谷 "
中国航天的产业市场化始于 2014 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網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
紧接着,2015 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 年)》,提出探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市场化、商业化发展新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开发。这一年也被业界普遍定义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
时空道宇 CEO、首席系统工程专家王洋表示对钛媒体表示,"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我们看到很多积极的要素,从 2014 年一直到 2023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我们已经明确看到了国家把商业航天作为未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推进的方向之一 "。
商业航天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行业,本身对民间资本是不具有天然吸引力的,但政策的指导对冲了这部分的不确定性。经过三年的发展积淀,商业航天在 2018 年迎来了第一次融资热潮。
但一个新的技术在发展初期,往往会因为缺乏足够的人才、资源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从而出现技术发展停滞或者退化的状况。在创新技术发展曲线中," 死亡谷 " 的底部对应着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只有成功克服这个阶段的困难,才能够带领技术走出 " 死亡谷 ",进入到增长期和成熟期。
过去的这十年中,在二级市场和政策的加持下,航天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巨大投入后,如果没有商业化运营、市场化拓展,整个产业的价值便难以得到充分体现。2021 年,商业航天的投资热情有所回落。
不过,从 2023 年开始,因为国家政策层面开始加大扶持力度,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的热度显著升温。去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商业航天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企查查数据,2023 年我国商业航天领網域有 133 个品牌产品合计完成 170 起融资,合计披露融资金额超 185 亿元。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如果 2015 年到 2022 年算是商业航天的 1.0 时代,那 2023 年则正式步入商业航天 2.0 时代," 原来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东西逐渐成为现实 "。
与资本市场相呼应的是,不少智库也给出了乐观的预测。预计 2023 年至 2028 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到 2025 年仅中国市场规模就将达到 2.8 万亿元。
卫星 " 上车 ":2025 年部署 72 颗
商业航天产业链总体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卫星制造企业,中游主体为卫星发射服务企业及地面设备制造企业,下游涉及卫星应用与服务企业,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主要应用领網域。
" 商业航天想要成功,最大的难点就是找到适合的商业场景。" 时空道宇深知这一点,经过深入的行业调研和市场测算之后,聚焦在了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领網域。
根据下游应用,卫星可被分为通信、遥感、导航、科研等其他用途卫星。
UCS 数据显示,2022 年用于通信、遥感、导航、技术开发、太空及地球科学研究相关的卫星共有 6693 颗。在这几类用途的在轨卫星中,通信卫星在轨数量为 4823 颗,占比达到 72.06%,位居第一;占比第二的是遥感用途卫星,数量为 1167 颗,占比 17.44%;导航卫星的数量占比为 2.32%。
观察国外的铱星、Orbocomm、OneWeb、SpaceX 不难发现,它们瞄准的多是占比第一的通信场景,而时空道宇正在建设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则是集通信导航遥感一体的商业星座,这样看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将天然拥有更多的应用市场。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从 2021 年初开始启动,时空道宇预计将在 2025 年完成第一阶段 72 颗卫星的部署,提供覆盖全球的实时数据通信服务。
这一数量虽然和 SpaceX 的星链、OneWeb 等公司有所差距,但时空道宇解释说,团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星座优化设计,充分考虑到覆盖重数、星座重构性能等因素,72 颗卫星便能完成全球覆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导遥一体融合应用。
王洋表示,"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需要一个周期,我们很难短期内实现从 0-100 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完成从 0-10、然后从 10-100,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说直接把星座设计为 3,000 颗星或 10,000 颗星,对时空道宇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
据悉,星座一期部署完成后,该星座将进行二期建设,卫星数量将扩展至 168 颗,提供全球瞬时厘米级定位服务,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消费类电子领網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
作为吉利旗下的科技创新企业,时空道宇在汽车应用领網域落地方面具备竞争优势,目前国内外能够做到航天产品车规级应用的商业航天企业并不多,而时空道宇在 2023 年已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卫星通信车规级量产应用的商业公司。不过,从时空道宇的布局来看,他们想做的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王洋向钛媒体透露:" 从整个商业模式来考虑,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实际从 10 年之前一开始考虑的就是应用到出行领網域,这里包括人、各种设备、出行工具,例如汽车、手机、可穿戴设备等,这个系统的通信和高精定位功能完全是按照应用场景来设计的,而且整个星座的系统可以支持海量的用户数据。"
根据 GSA(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报告,截至 2023 年 7 月底,8 个国家和地区的 8 家移动运营商已经推出商用卫星通信服务,在过去 4 个月里增加了一倍不止。
这一数据从侧面验证了,卫星通信作为 6G 时代最重要的潜在技术,是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可以预见的是手机卫星应用将成为充满潜力的蓝海市场。
考虑到落地的适用性,未来出行星座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了星链二代(Starlink V2 mini)增加的手机直连卫星通信功能,可提供卫星短信及数据传输服务。产品方面,时空道宇在 2023 年底的链博会上展示了自研的 22 纳米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通信芯片,可为汽车和手机提供直连卫星的功能和服务。
申万宏源证券称,手机和汽车硬體相继搭载卫星通信,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卫星通信服务技术和市场基本成熟,卫星通信从专业终端开始拓展到广泛的消费级市场。
开启量产博弈
市场条件趋于成熟,意味着国内民营航天企业的商业运营,已然具备沃土。接下来,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就有较高几率在这个赛道脱颖而出。
过去制约我国卫星产业链发展的一个原因就是生产成本高,批量生产能力不强。目前,国内微小卫星年产能尚有 90% 的缺口。
对比之下,OneWeb 产能达到每周平均 8 颗,未来目标是一天产出 2 颗,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位于雷德蒙德卫星工厂的产能已达到每月 120 颗。
量产意味着成本降低,这一规律也适用于商业航天领網域。根据摩根士丹利估算 Starlink 卫星制造成本 100 万美元 / 颗,发射成本 5000 万美元 / 次。而据浙商证券研报,目前我国低轨通信卫星的平均造价约在 3000 万元左右,其中人工费用 + 制造费用占比约 50%。
除了技术创新之外,SpaceX 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一方面是形成了以火箭制造、火箭发射和回收、地面站建设、卫星制造、运营和服务为一体的商业闭环;另一方面则是借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发挥集聚效应,进而把控成本和交付周期。
王洋深谙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对卫星制造的需求:" 现在的低轨卫星星座动辄就是上万颗的部署计划,那么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其实是有几万颗卫星的量产需求,如果按照我们传统的工艺流程,在考虑可靠性成本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完成。"
因此,对于国内的商业航天公司们来说,短周期、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成为主要诉求。
与 OneWeb 借鉴空客制造飞机的流水线产线提高商业卫星量产能力异曲同工,时空道宇卫星超级工厂在借鉴全球先进卫星制造产线的同时,结合了汽车产业的批量化研发生产经验。生产线配备了全向转运平台、协作机器人、多轴精确调姿平台、自动精测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
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制造等技术,采用流水线并行生产等方式,时空道宇把卫星的设计生产周期大幅压缩,从下单到卫星出厂全流程控制在 28 天,量产后每天可出厂 1~2 颗卫星,可实现年产卫星 500 颗。提高卫星量产能力的同时,时空道宇还将生产成本降低了 45%。这不仅仅可以促进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加速建设,还可满足全球其他星座的建设需求。
目前时空道宇已经形成以上海研究总院为核心,南京、西安和武汉研发中心为支撑的研发体系,建立广州、青岛两大业务运营总部,设立北京商务中心,并在浙江台州建起一座卫星超级工厂,完成卫星研发、制造、测控、应用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国内的商业航天正处在快速向上的发展区间,但到达稳定的发展阶段尚有一定距离,通过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卫星,在降低卫星制造成本的同时,有助于推动国内卫星制造迈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代。对于像时空道宇这样的企业个体来说,垂直整合全产业链,进入量产时代就意味着不再一味烧钱,而是拥有了自我造血能力。
毕竟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的危机仍然在国外市场上演。2023 年 3 月份,由于融资迟迟无法到位,维珍轨道开始停止现场办公,几乎所有员工都进入了 " 无薪休假 " 的状态;8 月,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的资金链紧张,美国火箭公司 Astra Space 宣布推迟其下一代火箭的首次试飞工作,并同时开始裁员以优化成本。甚至国际一流商业航天企业铱星和 OneWeb 也曾面临破产危机。
王洋坦言 :" 商业航天的根本是要完成商业模式的闭环。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给普通人提供很好的服务,这样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虽然航天技术看似神秘,甚至很高级,但它带来的服务一定是大众的。"
回顾过去一年商业航天的发展,赛道回温让整个行业为之兴奋。SpaceX 在国外市场的一枝独秀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而差距之中就蕴藏着机会。随着商业航天盈利模式的完善,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参与其中。随着更多的时空道宇们出现,我们的 " 星空 " 应该会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