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DeepSeek的列车,有人准备躺上去了,欢迎阅读。
据说,全国的大城市,都在为错过 DeepSeek 彻夜难眠。
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 " 交汇点 " 在 2 月 7 日晚、8 日上午连发三篇专稿文章《DeepSeek 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 " 杭州六小龙 "?》《杭州有 DeepSeek,南京有什么?》
深圳的自媒体集体反思:这里没有诞生 DeepSeek,是不是深圳不行了。还有部分科技企业动了心思:接下来要不要搬到杭州去?
下情上达,深圳立马宣布:全面接入入 DeepSeek,"AI 公务员 " 上岗。
但,个别自媒体仍然紧追不放,喊出 " 拿来主义救不了深圳 "。
之前,四大一线城市在互联网科技领網域长期 " 三强一瘸 ",北京有字节、美团,上海有拼多多,深圳有腾讯、华为,广州是那 " 一瘸 "。
诞生了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的杭州,一直奋起直追,但也仅仅是对 " 第四席 " 广州形成威胁。
直到 DeepSeek 出现,所有城市都露出了紧张感。
因为,很多城市和公司都吃过经济转型更新、" 移动互联网 " 代替 PC 的痛。现在,全互联网行业都把 AI 当作了另一次 " 移动互联网 " 大潮。
因移动互联网来临而面临死亡的公司:国美、苏宁、天涯、人人、九城、易趣 ……
后来出现的互联网巨头,字节、拼多多、美团、腾讯、滴滴、淘宝,每一个长大的土壤都是移动互联网。
每一次大潮来临,都会诞生一批巨头,也会有一批企业死去。一家公司的死亡是小事,但在整个产业革新中没有上车,错过的可能是一整个时代。AI 时代的到来也会一样。
没有人想错过未来。因此,AI 必争。
而 DeepSeek 就是打破平衡,AI 路上最快的那趟列车。
01
" 造车 " 很难,但地产行业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用来形容拿到红利:上车。
他们把房价的飞速上涨比作一辆列车,只要你买房上了车,躺着就可以吃到涨价的红利。
在价格红利之外,还有一种普通人很难看到的红利:资本红利。用股市举例,最直接的吃红利方式就是蹭热点概念股,把低估值资产向高估值领網域转移。
因此,由 " 上车 " 思维延展,在公司运作层面又有了:搭车、挂车、套牌车的逻辑。
如何 " 搭车 "DeepSeek,上周居然智家完美演示了一次。2 月 10 日至 14 日五个交易日内,居然智家市值从 214.9 亿元,暴增至 347 亿元,增加 132 亿元。原因是公司接入了 Deep Seek,拥抱 AI。
在股价暴涨期间,2 月 12 日,元宵节,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再次讲话说:新一年有几件重要的事情:第一、3 月要参加英伟达 GTC 大会;第二、推出家装行业的自有大模型;第三、成立智能家居研究院;第四、推动家装 AI 设计模範间落地;第五、打造北京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交付中心。
简要明了,AI、新能源全部击中。
地产企业曾经也深谙其道。听说,有几家地产公司正在打听:如何接入 DeepSeek?
地产企业上一次对互联网这么兴奋,还要追溯到 " 互联网 +" 时期。
在 " 互联网 +" 概念火热的那几年,大量上市地产企业也纷纷 "+ 互联网 "。鑫苑做云和机器人,SOHO 中国做共享办公,花样年、乐生活做社区 O2O,当代地产做众筹买房 …… 万科、碧桂园、恒大们,每家都有几个与当时热门产业关联的业务线。
一个 " 研习知识 " 的地产公号说,他们做得好是因为:" 善用杠杆享尽市场红利 "。" 杠杆 " 不仅包括资本杠杆,还有 " 品牌杠杆 "。
所谓的 " 品牌杠杆 ",就是把高度再拔一拔。
02
有的地产企业不在明处搭车,而是暗中 " 挂车 "。
2017 年 9 月,佳兆业斥资 17.58 亿收购 A 股上市公司明家联合 21.25% 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佳兆业入主后," 明家联合 " 改名 " 佳云科技 ",由郭英成之子郭晓群担任董事长。
佳兆业曾计划将旗下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资源注入佳云科技,推动其从互联网营销向 " 互联网 +" 综合服务转型,担当郭英成家族在境内的上市、融资平台,但因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未果。
佳云科技只是一个样本。2015 年前后,开发商通过互联网、大健康、金融、汽车等曲线寻找境内上市、融资平台的案例比比皆是。
如今,翻开碧桂园、万科等企业上市体系外的 " 影子公司 ",还能看到一个庞大、密集、错综复杂的资产网——每一个公司,都有其注册成立的直接目的。
营销天才史玉柱曾经说过:实业家创造社会财富,资本家优化社会财富。
不过,很多企业家自动把自己归到了 " 资本家 " 一档,并把社会财富向自己进行 " 优化 "。
当创造财富,把企业业务做强做大太艰难,他们就开始 " 走捷径 ",创造概念,搭车热门概念。
而 DeepSeek、机器人,就是眼下最热门的概念。一群企业跟风而上,跟风而 " 接(入)"。
对此,小栖的一位朋友评价:"都在找机器人要估值:现在很多机器人公司跟风研发,重点展示走路,其实机器人走路不走路无所谓的,重点研发方向应该是手,因为人类正是因为有了灵巧的手,才能制造各种工具,以及解决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但是走路的机器人展示效果很好,毕竟看上去更像人。"
对于这个问题,DeepSeek 自己回答: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科技赛道成为资本避风港。AI 与机器人作为 " 硬科技 " 代表,容易获得政策扶持和融资,导致企业通过概念包装获取资源。但这场竞赛的本质,是对产业痛点的敬畏之心与工程化能力的终极考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未来可栖 ",作者:小屋见大屋,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