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数字教育扩优提质共建关键期 福建基础教育在行动,欢迎阅读。
图源:Unsplash
今年是数字教育 " 扩优提质 " 的关键一年,福建凝聚 " 政产学研用 " 各方力量,高效协同,共创基础教育新气象。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日前已联合印发《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扩优: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
福建省在扩优提质教育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在于城乡差异较为明显。以福州市为例,市網域内老城区、新城区、乡镇和农村并存,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存在不小差异。对此,《方案》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缩小区網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
近年来,福建省持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小学和幼儿园纷纷得到改扩建,学位数量显著增加,大班额占比高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此举不仅缩小了城乡和县網域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更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以晋安区为例,已成功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 57 所,新增学位 4.1 万个,并成功落地 35 个合作办学项目,成立 19 个教育集团,全面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城乡一体化办学。
在泉州市,自 " 十四五 " 以来,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改扩建的公办园已达 100 所,新增公办园学位 3.6 万个,极大地缓解了 " 入公办园难 " 的问题。目前,泉州市的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已达到 99.16%,公办园占比 58.78%,普惠性幼儿园占比 92.17%,成果显著。
而三明市则是针对学龄人口变化,灵活调整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整合小、弱、散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 " 补弱 " 策略,实现了学前三年入园率 99.51%、普惠率 98.02%、公办率 73.15% 的优异成绩,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质:扩大教育资源,成全每一个孩子
福建省地理特点显著,山区众多,这一地理特征长期以来成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为了打破这一困境,福建省积极采用数字化手段,为课堂赋能,以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教育。
近日,教育部启动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工作,旨在推动教育资源的广泛覆盖和教育的创新变革。福建省迅速响应,将智慧教育平台视作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通过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的应用、延伸与拓展,不断丰富各学段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师生的学习材料,更打破了地網域限制,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区網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在数字化赋能的推动下,福州市晋安区实现城乡专递课堂的 100% 全覆盖,使得城乡孩子能够共同参与到同一课堂中;三明市沙县区则以全網域性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构建了以 " 因材施教 " 为核心的沙县智慧教育生态,实现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共建:家校社协同促进教育发展
当然,教育质量的提升并非仅依赖于学校内部改革,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产品,家长在家也能够对孩子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自动生成详尽的学习报告,让家庭教育价紧跟学校教育体系改革步伐。此外,数字化的发展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方式,进一步拓宽学习视野和实践能力。
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 iEnglish 福建区網域负责人表示,用户调查显示,数字化、智能学习工具有效减少了因学习而产生的 " 家庭矛盾 "。iEnglish 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智能学习方案,它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及时的评价,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为学生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推送学习内容。同时还能够将这些学习数据反馈给家长,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建议,让家庭教育更和谐和高效。
随着数字教育的深入发展,福建省政产研学用联动,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到数字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再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不断推动着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不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本文转载自 " 台海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