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女子存10万元需说明钱来源”上热搜,多家银行回应!律师解读,欢迎阅读。
1 月 8 日," 女子到银行存 10 万现金被问钱来源 " 一事,冲上了热搜第一的位置。据悉,江西一女子在某社交平台上发文称,10 万元现金去银行办个定期,没想到银行工作人员问她,要存多少钱?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女子称," 我当时愣了一下,心想你管我钱哪里来的,直接按我说的办理了不就完了吗?搞得这钱是我偷来抢来的一样。但我顿时整理了情绪,问工作人员,你问这个干嘛?之前存现金也没有工作人员问过啊。" 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银行的规定。对此,评论区的网友们一致表示,这是正常的流程,保护你的资金安全。
据海报新闻 1 月 8 日报道,记者针对相关情况,咨询了位于北京的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支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回应称直接办理存款业务即可。
招商银行等银行回应
据海报新闻报道,1 月 8 日,记者针对相关情况,咨询了位于北京的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支行。其中,招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若存 10 万元及以上现金,直接到银行柜台办理存款业务即可;若存 20 万元以上现金,则会询问现金来源,但暂时无需提供相关证明。
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人员称,目前在该银行北京地区存 10 万元及以上现金,暂时没有询问现金来源、出具相关证明等要求。" 没有任何要求,带身份证、银行卡和钱来就行。"
" 没有(规定)一个具体金额,只是简单了解一下。" 针对存现金是否需要询问资金来源或提供其他相关证明等问题,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用出具什么证明,能说清楚(现金来源)就行,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根本不知道这钱怎么来的,这种我们就会再详细去问。"
柜员行为属侵犯隐私吗?
据央视网 1 月 8 日报道,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晓宇表示,在 2022 年 2 月以后,已暂缓施行 " 客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额度,就要提供资金来源等信息 " 的规定。目前,客户的风险等级是衡量银行柜员是否需要了解客户信息的标准,风险等级越高,银行需要向客户了解的信息就越多,反之则需要了解的信息可能越少。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记者:关于 " 客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额度,需要提供资金来源等信息 " 的规定,是否有法律依据?
刘晓宇:询问客户这些资金信息,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客户的身份进行识别,进行客户的尽职调查,并按照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反洗钱措施,这样有助于提高反洗钱的效率,满足反洗钱的需要,维护金融安全。
对于银行柜员可以核实客户的信息范围,可以溯源至 2022 年 1 月份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该《办法》原定于 2022 年 3 月 1 日实施,其中第十条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 5 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 1 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但在 2022 年 2 月 21 号时,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再次发布公告,称因技术原因暂缓实施该《办法》,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原规定是指 2007 年出台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这其中并没有对此类客户资金来源及用途的规定。
记者:目前,银行柜员对于客户个人信息的核实标准是什么?
刘晓宇:目前,我们遵循原规定的内容。原规定要求核实自然人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工作部門、地址、联系方法、身份证件或者是身份证明檔案等。对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也是作简单要求,比如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码、营业执照等。
此外,它还有一个规定,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的持有人,金融机构应当了解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以加强对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海报新闻、央视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