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英国的芯片征途: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挑战与未来,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邵逸琦
来源 | 半导体行业观察 (ID:icbank),管理智慧
咨询合作 | 13699120588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1978 年 7 月,英国工党政府专门从预算中拨出了 5000 万英镑(约 9600 万美元),投给了一家新兴半导体企业—— Inmos。
以当时的目光来看,芯片这一蓬勃发展的产业,美国已占得先机,德州仪器、英特尔、摩托罗拉等一众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权,但英国作为昔日霸主,并不会心甘情愿地将半导体产业让予他国,工党政府把反攻希望放在了 Inmos 之上。
由英国计算机顾问伊安 · 巴伦(Iann Barron)、美国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理查德 · 佩特里茨(Richard Petritz)和保罗 · 施罗德(Paul Schroeder)一同创立的 Inmos,一边通过生产和销售流行的 SRAM 内存来维持运转,一边利用政府资金,开发一款专用并行处理芯片——晶片机(Transputer)。
当时的 Inmos,在号称 " 英国硅谷 " 的布里斯托尔有一支成熟的设计团队,在南威尔士纽波特兴建了一家晶圆厂,同时汇聚了全英国最多的半导体人才,被部分人形容为" 英版英特尔 ",也难怪工党政府能够青睐于它。
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79 年,英国保守党接替工党政府,首相撒切尔夫人开始推行私有化政策,她想要开刀的对象,正是那些在工党支持下成立的国有化企业,国家企业委员会被并入英国科技集团,最终不得不出售它在 Inmos 中持有的股份。
而 Inmos 本身的处境也不容乐观,在经历了几年的亏损和总计 8500 万美元的政府资助之后,1983 年,Inmos 总营收虽然达到了 5000 万美元,但是却亏损了 1800 万美元。当时苏联有分析师预计,1984 年的 Inmos 有望达到 1.3 亿美元的营收,还能产生 1300 万至 1900 万美元的税前利润,但撒切尔夫人却等不下去了。
Inmos 工程师理查德 · 佩特里茨回顾称:" 撒切尔夫人喜欢 Inmos 在半导体领網域取得的成绩,但却又讨厌这家公司需要英国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有点像罗纳德 · 里根式的想法,只要政府不参与,她就会很高兴。她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Inmos 就不会诞生,更不用说它所带来的成功了。"
1984 年 7 月,英国公司 Thorn EMI 以 1.241 亿美元收购英国政府持有的国有半导体芯片制造商 Inmos 76% 的股份,Inmos 还没成熟,就走向了私有化的道路。
1989 年 4 月,Inmos 再次被转售给 SGS-Thomson(现意法半导体),1994 年 12 月,Inmos 完全并入意法半导体,并停止使用 Inmos 品牌名称。
英国半导体企业的早期探索到这里就画下了一个并不完满的句号,但保守党对待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却绵延至今,直到英伟达大手一挥,准备收购 Arm。
Arm 的崛起
与 Inmos 不同,Arm 并不是由国家企业委员会支持成立的一家公司。它起源于 Acorn Computers,一家成立于 1978 年以生产 BBC Micro 计算机而闻名的英国公司,曾主导过英国 80 年代的教育计算机市场,还在 1984 年获得了英国的女王技术奖(Queen ‘ s Award of Technology)。
时间来到 80 年代后期,BBC Micro 所搭载的 Mos 6502 处理器的性能已经捉襟见肘,Acorn 此时看到了 IBM 电腦畅销全球,萌发了自己生产个人电腦的念头,而这就需要物色一款性能更为强大的芯片来延续自己的产品线,他们一开始就找到了 IBM 电腦处理器的生产商英特尔,希望它能提供 286 处理器的授权,但却被英特尔一口回绝。
恰逢此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大卫 · 帕特森教授主持下,提出了一项 " 伯克利精简指令集计划(Berkeley RISC Plan)" ,这一计划为 Acorn 打开了思路,既然拿不到高性能处理器的授权,那么不如自己从头研发,于是它开始为新一代的 BBC Micro 开发基于 RISC 的处理器。
1985 年 4 月,Acorn 的芯片代工厂 VLSI 生产出了第一块采用 RISC 指令集的 ARM(Acorn RISC Machine)芯片,之后 Acorn 发售的 Acorn Archimedes 电腦,搭载的正是这块成功点亮运行的 ARM 芯片。
1990 年,大名鼎鼎的苹果找上了 Acorn,同样是生产个人电腦,两家本来是水火不容的竞争对手,但苹果却是来找 Acorn 谈合作的,苹果当时想要寻找一块性能强大的同时功耗还非常低的处理器,至少具备把手写文本转译成计算机文本的功能,但不管是英特尔的 x86 处理器还是摩托罗拉的 68000 处理器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 ARM 的出现,让苹果看到了一线曙光。
苹果、Acorn,再加上代工厂 VLSI,三家公司擦出了奇妙的火花,ARM 部门被单独拆分,三家公司合作成立了 Advanced RISC Machines 的新公司,办公地点就设在一个普通的谷仓里面。1991 年,ARM 推出了全新的 ARMv3 架构,首创支援寻址 32 位的内存,而基于这一全新架构开发的 ARM6 芯片,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嵌入式 RISC 处理器。
此后的 ARM 并没有学习英特尔那套 IDM 模式,原因很简单,它的体量实在太小,难以凭借自己生产的处理器在市场中立足。除了为苹果的 Newton 提供处理器外,ARM 又找到了摩托罗拉 CEO 鲁宾 · 沙克斯,说服他接受了 IP 授权的商业模式,即芯片生产厂商只需从 ARM 公司获得 ARM 处理器的授权,并支付前期许可费和后期生产芯片的专利使用费,就可以获得 RISC 指令集处理器的 IP 版权以及绝大多数的收益。
恰逢 90 年底末,以诺基亚为首的几家手机厂商迅速崛起,世界迅速进入移动时代,对于移动处理器的需求变得空前强烈,本来因为 Newton 而一蹶不振的 ARM,顺势搭上了手机处理器厂商的东风,先后和德州仪器、高通、飞思卡尔等芯片厂商达成了授权協定,全球数亿乃至数十亿台设备都在用 ARM 架构的处理器,可以说是赢麻了。
敏锐的读者可以注意到,ARM 本身是英美两家商业公司结合后的产物,在早期艰难时期过去后,依靠 IP 授权的形式,来为英国之外的公司提供设计服务,它不像前文中的 Inmos,依靠政府资助来进行研发,而是在美国一众 Fabless 企业的支撑下,筑出了一个崭新的 RISC 帝国。
从另一个角度看,ARM 的诞生背景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逐步走向主流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为核心内容的新自由主义理论,逐步取代了凯恩斯主义,成为英国主流经济学理论和社会政治统治的依据,半导体行业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在撒切尔夫人这样强势的首相的把持下,英国并没有一块适合半导体生产制造的土壤,ARM 的母公司之一 Acorn 曾被誉为英国苹果,却在 1999 年被收购并迎来了解散的命运,而半导体设计这样的跨国合作产业,反而在英国自由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只不过浇灌它的甘露来自大洋彼岸,规模再庞大的企业,根系也始终停留在地表。
与 ARM 发展轨迹相似的还有 Imagination,成立于 1985 年的它,最初专注于图形和声音处理器,在 1999 年之后采用了和 ARM 类似的 IP 授权模式,旗下的 PowerVR 移动 GPU 在手机市场中大放光彩。最新统计显示,PowerVR GPU 目前已应用于全球 30%的手机中,被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对于 21 世纪前十年的英国来说,左手是 ARM,右手是 Imagination,俨然一副高科技大国的模样,但一场危机早已在平静的水面下孕育。
收购,然后陨落
一切的序幕还要从谷歌收购 DeepMind 开始,DeepMind 是一家位于英国伦敦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其业务主要是建立用于模拟、电子商务以及游戏的学习算法。当谷歌抛来橄榄枝之前,这家企业已经处在了破产的边缘,不出意外的话,原本它会像其他英国初创企业一样,被淹没在茫茫倒闭浪潮之中。
但是谷歌却花了 6 亿美元来收购这家公司,2016 年,DeepMind 凭借围棋机器人 AlphaGo 一战成名。2020 年,DeepMind 还凭借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工具 AlphaFold,攻克了困扰生物学界 50 年的难题,成为了 Open AI 之前最耀眼的 AI 企业之一。
注意此时英国政府扮演的依旧是一个甩手掌柜的角色,对于这类新兴科技公司,并没有提供额外的补助措施,依旧秉持着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而 2016 年时 ARM 被软银收购,把英国对科技和半导体公司的漠视,展现到了极致。
2016 年 7 月,已经拥有近 500 家客户和超过 80 亿颗芯片出货量的 ARM,被日本软银集团以 320 亿美元收购,并推动其从伦敦证券交易所退市。
由于软银 CEO 孙正义做出了保证,将会继续让 ARM 总部留在英国剑桥,同时维持其原来的业务模式与文化,未来五年内总部还会增加一倍人力等,因而包括首相在内的英国政府都对这项收购案乐见其成,他们认为这象征着英国科技公司仍有令人着迷的吸引力。
事实真的如此吗?英国前任城市部长 Lord Myners 认为这是股东因更高价格抛售而罔顾英国产业长期健康的又一例证。他在 BBC 的节目中表示:" 软银的承诺毫无意义,这家日本集团债务过高、业务过于分散,ARM 是英国最后仅存的科技公司之一,从此英国和剑桥对其再无话事权,这是金融从业者偏爱高价、卖定离手的又一例证。"
" 如果 ARM 这样的大型企业是一家美国、德国、法国或日本公司,收购就不可能会在 60 天内通过监管并完成。" 节目中的他颇有些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而最后软银也没为 ARM 带来更多的成功,孙正义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物联网的期待," 所有的事情会通过物联网被连接起来,甚至是一头牛他都可以被物联网联系起来 ",但物联网市场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广阔,软银 2018 年的报告预测显示,到 2026 年,物联网市场价值将达到 240 亿美元,伺服器市场价值 220 亿美元;但它 2020 年报告预测中显示,到 2029 年,物联网芯片市场的规模将仅为 160 亿美元,而伺服器市场(ARM 迄今仅占有 5% 的市场份额)将达到 320 亿美元。
错估了物联网和伺服器两者的形式和发展速度,让 ARM 错过了挑战英特尔主导地位的最佳时机,更让英国半导体从业者寒心的是,当软银发现 ARM 无利可图渐渐变成烫手山芋之时,很快就表现出了它作为投机分子的本质。
2020 年 9 月,软银宣布以 400 亿美元向英伟达出售 ARM,英伟达将向软银支付价值 215 亿美元的英伟达普通股和 120 亿美元现金,以及签约时支付的 20 亿美元。
消息一出,就在英国掀起了 " 一场海啸 "。
ARM 联合创始人 Hermann Hauser 旗帜鲜明地反对了这项收购,他向英国首相写了一封公开信并发布在 savearm.co.uk(救救 ARM)网站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如果美国公司英伟达收购 ARM,那么这笔交易对于剑桥、英国乃至欧洲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灾难,对于整个行业也将是个灾难性事件。
而英国反对党工党也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工党领袖爱德华 · 米利班德(Ed Miliband)警告称,英伟达对 ARM 的收购将最终导致英国工作岗位流向海外。他表示,政府要积极推动产业政策的发展,就不应该忽视 ARM 被美国芯片巨头 " 吞并 " 的潜在风险。" 忽视这一交易的潜在后果是不对的。" 米利班德说," 这些风险包括对公司总部所在地和英国数千个工作岗位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好在不光英国对这桩收购案有反对意见,连美国和一众科技企业都有不小的意见,最终才没让英伟达收购 ARM 的计划实现,但软银却始终没有放弃出售 ARM 股份然后变现的打算。
23 年 8 月 21 日,ARM 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申请檔案,拟以 ARM 为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有望成为 2023 年全球最大规模的 IPO,以及继阿里巴巴和脸书后的科技史上第三大规模的 IPO。
这也让英国再一次受到了打击,因为在软银收购前,ARM 是在伦敦和纳斯达克两个交易所上市,如今只剩美国的纳斯达克,彻底抛弃伦敦,恰恰证明了英国不复过去半导体的辉煌。正如弗罗里达大学金融系讲席教授 Jay Ritter 所说:" 人们有一种看法,就是美国投资者更懂科技,也更愿意为这些‘搏未来’的公司付出更高的价钱。"
新自由政策或许对英国金融行业产生了诸多裨益,但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听之任之而不采取任何实质性帮助的做法,只会让这里变成半导体企业的花鸟市场,不仅让刚培育出的新苗被他人连盆端走,连植下多年的小树都被连根拔起。当土壤的养分殆尽之时,英国就可能彻底丧失世界半导体的话语权,只能怀念曾经的繁茂的森林。
尾声
英国在半导体行业中并不是没有过自救行为。例如在 AI 领網域,英国的 Graphcore 也正在成为一股新兴力量。
在 ARM 赴美 IPO 之前,英国保守党议员 Tom Tugendhat 就指出,英国政府应该以黄金股的方式确保英国的利益得到保障,比如可以承诺以市场价格购买 Arm 25.1% 的股份,以促进、支持并在必要时强行让其在伦敦上市,这将确保 Arm 的未来,并结束多年来焦虑不堪的 " 击鼓传花 "。
但黄金股的做法最终也没有践行,许多人认为,在崇尚自由贸易的英国,再度行使黄金股是一种带有保护主义意味、不光彩的解决方案,这背后又牵扯出了保守党和工党之间的矛盾。
种种努力,在 23 年 8 月已经彻底化为了泡影。
但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英国一方面对 ARM 这件事上继续奉行所谓的自由主义,另一方面呢,却又对其他企业的收购非常上心。去年 7 月,闻泰科技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收购了英国最大晶圆厂 Newport Wafer Fab(NWF),英国政府后续火速出台了《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强行要求闻泰出售所持晶圆厂的股份。
这也就是说,在 ARM 被收购 7 年后的今天,英国终于开始后知后觉保护起本国的半导体产业,而且刚上来就是强制要求企业出售股份。这套做法甚至引起晶圆厂的工会的不满,他们开始致信商务大臣,敦促其改变决定。
事实上,英国甚至都没想好让谁来出这笔费用,要知道闻泰花了 6300 万英镑(约 7937 万美元)才拿到了 NWF 的 100% 股权,如今又有哪个英国半导体企业有雄厚的财力能接这个盘呢?
23 年 5 月,英国终于宣布了一项半导体支持计划,但总金额只有 10 亿英镑(约 12.6 亿美元),还要均摊到十年当中,2023 年至 2025 年这段时间先投资 2 亿英镑(约 2.5 亿美元),要用这一笔钱实现 3 个关键目标: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保护国家安全。
要知道台积电光是 2022 年的资本支出就达到了 362.9 亿美元,平均每天就要花掉 1 亿美元,英国想要靠台积电 3 天不到的钱来支持本国半导体产业,实在是让人有些啼笑皆非。连曾经的殖民地印度都知道要画一个 100 亿美元的大饼,英国却只能抠门到拿出这一丁点钱,就算全投进 NWF 里面,也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当整个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 80 年代时,怎么能指望它来重振本国仅剩的几家企业呢?
参考来源:
英国发起 10 亿英镑半导体支持计划,保障供应链和国家安全——澎湃新闻
痛失 Arm、自家最大晶圆厂后,英国对半导体发展做了一次深刻反思——金融时报
英国如何从硅霸主迅速滑落?—— thechipletter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