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2025年建成,欢迎阅读。
为适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阶段的新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修订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 版)》。
通知提出,第一阶段到 2025 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 100 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涵盖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关键系统、网联基础功能及作業系統、高性能计算芯片及数据应用等标准,并贯穿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安全标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和政府管理对标准化的需求。
第二阶段到 2030 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修订 140 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并建立实施效果评估和动态完善机制,满足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和网联功能全场景应用需求,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及软硬體、数据资源支撑体系,自动驾驶等关键领網域国际标准法规协调达到先进水平,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载体和应用载体,牵引 " 车 - 路 - 云 " 协同发展,实现创新融合驱动、跨领網域协同及国内国际协调。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继续指导全国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SAC/TC114/SC34)及有关部門,加大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作業系統等重点领網域的标准研制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制定,推进关键标准的宣贯实施,加快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通过标准引导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这是《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第二部分,是对《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8 版)》的继承、延伸与完善,是在对第一阶段标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客观总结、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需求和新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后,形成的框架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更加清晰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网联汽车是具备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控制,或与外界信息互動,乃至协同控制功能的汽车,是推动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8 版)》发布至今,我国已圆满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初步建立起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且在体系规划完善程度和标准数量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译文还被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相关机构列为参考檔案,成为全球汽车企业战略布局和产品规划的重要指导。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