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学经验:新加坡免签了,这个地方一定要去!,欢迎阅读。
1月25日,中国和新加坡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从除夕那天开始,两个国家之间互相免签啦!
2019年9月,果壳组团去了一趟新加坡,当时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加坡动物园!那天我花了一天时间在园里进行调(玩)研(耍),现在给大家按头安利!
狒狒为啥红屁股
初到动物园,我就收到了来自灵长类的问候。这是园区门口自由活动的白面僧面猴,白脸的是雄性,旁边是他的伴侣,两性差别很明显。
白面僧面猴,本文封面也是|果壳自然
新加坡动物园的大部分猿猴展区,都用流水把动物和人隔开。因为灵长类大都不会游泳,这样做能保证它们不跑出来,视觉效果也好。我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长臂猿的叫声,配上流水声,让人想起诗中说的"渌水荡漾清猿啼"。
流水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红毛猩猩(Pongo sp.)展区混养了亚洲小爪水獭(Aonyx cinerea)。猩猩和水獭谁也不犯着谁,既然有流水,就让水獭们用用呗。
红毛猩猩展区混养小爪水獭|红色皇后
这是阿拉伯狒狒(Papio hamadryas)。母狒狒的屁股上肿起来皱巴巴、红红的一坨,公狒狒屁股是平的,但也又红又肿。
很多雌性灵长类动物在排卵期,屁股都会肿起来变红——所谓的"猴子红屁股"——叫做性肿皮(sexual swelling),表示她可以受孕。
雌性阿拉伯狒狒|红色皇后
那公狒狒的屁股为什么红呢?这其实是他的"女装"。许多雄性动物的本能是,看到"能生育的雌性"的特征,就不会攻击,毕竟把潜在的对象打跑了多不好。两只公狒狒相遇时,弱势的一方会把红屁股撅起来给人家看,压抑强势一方的攻击性。
后来,狒狒撅屁股演化成一种"下属"向"上司"表示服从和问候的行为,就像古人请安一样。
一群阿拉伯狒狒|beggs / flickr
刷成就,必去爬行馆
爬行动物我懂的不多。我简单列一下这里的各种"最",大家感受一下。
科摩多巨蜥(Varanus komodoensis)——最大的蜥蜴。
网纹蟒(Reticulated python)——最长的蛇。不是图中这条,园内展示的不是很大。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最长的毒蛇。
阿尔达布拉象龟(Aldabrachelys gigantea)——第二大的陆龟。
湾鳄(Crocodylus porosus)——最大的爬行动物。左图非园区展示。
这是犀角咝蝰(Bitis rhinoceros),原是加蓬咝蝰(B. gabonica)的一个亚种。大部分明星都是挺尸状,不过食肉的大型爬行动物就是这样,躺着一动不动。犀角咝蝰展区铺了很多叶子,让犀角咝蝰在落叶中挺尸,以展示它身上斑纹的"隐形"效果。有一对(大概是)情侣没看见它,还在树杈上面找。
找找犀角咝蝰在哪|果壳自然
象龟要好看一点,虽然它动作慢,但还是会到处爬。黑色的是阿尔达布拉象龟,旁边小一些的是苏卡达象龟(Geochelone sulcata)。和工作人员的对比,可以感受它有多大。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象龟是允许喂食的,但条件很严格:只有下午一点多的时候能喂,不能喂自己带的食物,也不能直接接触它。饲养员会给你一些小西红柿,穿在棍子上递给象龟。
象龟|红色皇后
在鸟兽不惊的地方
在新加坡动物园的"脆弱森林"(Fragile Forest)展区,你可以深切体会到到什么是鸟兽不惊。
最显眼的是几只花哨的鸽子——凤冠鸠(Goura sp.)、绿蓑鸽(Caloenas nicobarica)和某种小型斑鸠,可能是斑姬地鸠(Geopelia striata)。在新加坡我看到过野生的斑姬地鸠。迷你鸽和巨型鸽呆在一起,有点喜感。
左为凤冠鸠;右为绿蓑鸽,非园区展示。|果壳自然;Tomfriedel
就在这时,出现了一只灰不溜秋的大"鸡"。
等下!这是大眼斑雉(Argusianus argus)呀!
这家伙是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一书里,着笔最多的一种动物。因为它的求偶装饰和舞蹈非常特别,所以达尔文用它作为例子,来证明雄鸟漂亮的羽毛是为了吸引雌鸟而生。
这是之前果壳年会,在婆罗洲看到的大眼斑雉。|果壳自然
求偶期的雄性大眼斑雉,翅膀上会长出极长的羽毛,上面有一排排圆点。它把翅膀展开,羽毛前伸,围成一个圈,就像一个喇叭口。"喇叭"里的斑点,组成了一副非常魔性的抽象画,还自带立体效果,就像一个个凸出的珠子。
展开翅羽求偶的大眼斑雉|The Royal Natural History / wikimedia
这是小鼷[xī]鹿(Tragulus kanchil)。鼷鹿是世界上最小的反刍动物,这样小的食草动物,非常胆怯怕羞。中国香港的湿地公园也有鼷鹿,为了不让它们受惊,当地整个展区差不多都挡上了,一片乌漆墨黑,盯半天才能看见鼷鹿胸前的白斑纹。
但"脆弱森林"的鼷鹿,就在人面前大摇大摆地走过……太神奇了!
小鼷鹿|果壳自然
这个展区好玩儿的东西还有很多。抬头望,你能看到大狐蝠(Pteropus vampyrus)扑棱棱地飞过。
还有这两只虐狗的鹦鹉,它们俩是同种。雄性折衷鹦鹉(Eclectus roratus)是绿色的,雌性是红色的。这是因为雌性要保护做巢的树洞,鲜艳的红色可以警示同性,公鸟在森林里为母鸟和小鸟觅食,绿色是它的保护色。
折衷鹦鹉|红色皇后
最高调与最低调
很多人都会说去动物园看狮子、看老虎,但很少会有人说看水獭。其实水獭在动物园里也是一个明星。它们动作敏捷,非常贪玩,能玩出各种各样的花样。J. K. 罗琳最喜欢的动物就是水獭,她给赫敏的守护神也设定成水獭。
新加坡动物园养了不少亚洲小爪水獭。它们一会儿跳到水里,一会儿蹦到地上,动作非常流畅,毫无滞涩。水獭游泳也不好好游,一定要在水里打滚、转圈、扎猛子。它们还会像狗一样追尾巴,像猫一样用两个前爪扑树叶。一个看水獭的小朋友一直在念叨"调皮,调皮",可见其深受感动。
潜泳的水獭|红色皇后
这里的水獭展区設定了滑道。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水獭的绝招:肚皮贴地,从高处向下滑,像溜滑梯一样溜到水里去。
設定了滑道的水獭展区|果壳自然
另一种行为很好玩的动物是裸鼹形鼠(Heterocephalus glaber)。像蚂蚁和蜜蜂一样,它们结成大群生活,群里只有"女王"能生小孩,其他个体负责挖洞、觅食、带娃什么的。想看到裸鼹形鼠有难度,因为它们成天在地底下呆着。它们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展区有几个玻璃小窗,我只在一个視窗里,模模糊糊看到几个肉耗子。
裸鼹形鼠|日历娘
动物园对裸鼹形鼠展区的布置很用心。他们设计了一个低矮的小通道,一面墙上浮雕了裸鼹形鼠的洞穴,里面放上小模型,还有展牌,介绍它们怎样生孩子、怎样取暖等等,再现了裸鼹形鼠的生活——那些看不到的细节,都可以在这里补足。可惜的是,就我看到的,钻这个通道的人不多,错过了这里的奥妙。
谁是SSR?
新加坡动物园的冰冻苔原(Frozen Tundra)展区,有个大房间里面展示了一只跑老跑去的"长尾巴熊"。它就是狼獾(Gulo gulo)。
狼獾是种很强壮的动物,而且脾气很暴,X战警里的金刚狼(Wolverine)就是用它命名的。中国有野生的狼獾,但只有齐齐哈尔的龙沙动植物园有人工饲养的狼獾,2018年还死了。
手游大家都想抽到SSR。现在你眼前这个毛墩子,就是动物园的SSR。不过,这只狼獾一直在绕圈子走,说明它的精神状况不太好。
走圈的狼獾|红色皇后
这个蜷起来睡大觉的家伙,是马达加斯加的特有动物隐肛狸(Cryptoprocta ferox),也是一个SSR。它属于灵猫科,和果子狸(Paguma larvata)是亲戚,但它不吃果子,吃肉。马达加斯加没有猫科动物,隐肛狸顶替了猫科的位置,演化成了食肉猛兽。
隐肛狸|红色皇后;Ran Kirlian / wikimedia
倭河马(Choeropsis liberiensis)是一种很治愈的动物,比我们熟悉的大河马稀少很多,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把它评为濒危物种。倭河马在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展室,摆了座椅,游客可以坐下来看它踮着脚尖在水中漫步。
倭河马游泳,能看一天|果壳自然
动物园本应是没有"门槛"的。但是,你了解的动物知识越多,动物园给你的感触就会越深,你也会认识到一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动物,到底有什么奇特和珍贵之处。
这里展出的一种鳄鱼叫"假食鱼鳄"(False Gavial),开始我没太注意。后来一查,False Gavial 就是马来鳄(Tomistoma schlegelii)。新加坡动物园有一只很大的马来鳄,2005年"接见"过史蒂夫·欧文(Steve Irwin)。史蒂夫是有名的动物节目主持人,野生动物保护这一行的大明星。我见过这些鳄鱼,也算是间接见过明星了……吧?
马来鳄,非园区展示|Junkyardsparkle / wikimedia
这里有假食鱼鳄,也有真·食鱼鳄,也叫恒河鳄(Gavialis gangeticus)。马来鳄和恒河鳄都属于长吻鳄科,它们吃鱼,所以用不着粗壮的上下颚来咬,嘴巴又长又细。IUCN把恒河鳄列为极危物种,比濒危还要高一级,所以它也是一个SSR。
恒河鳄,非园区展示|Charles J Sharp
编制内外两开花
动物园里有很多可以吸引动物的东西,比如水池、绿地、动物吃剩的食物。所以,动物园会吸引来很多真·野生动物,这也是很值得一看的。新加坡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高,这里的真·野生动物,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
进园没多久,我就看到一条黑色的巨蜥(Varanus sp.)在绿地里刨土。没多远,又冒出一条巨蜥。就这样一条接着一条,直至审美疲劳……第三还是第四条(记不清了)巨蜥我是这样看到的:我在小径上发现一只发亮的小虫,低头看时,身边"划拉"一声,又是一条巨蜥,我原本就没注意到它。
"编外成员"巨蜥|红色皇后
至于那只小虫子,它是一只虎甲,跑得很快的一类甲虫,鞘翅色彩丰富,非常好看。我在另一段小径上发现了好几个,可惜一个也没拍到。它们躲人不是用跑的而是用飞的,一眨眼就没了。
这是一只日本虎甲(Cicindela japonica)|coniferconifer / flickr
动物园里还有野生的食蟹猕猴(Macaca fascicularis),当天我没看到。不过动物园里有说明牌,介绍遇到野生猴子,怎么防止它攻击。甚至垃圾箱上都写着提醒:别敞着盖子,要不然猴子会翻垃圾箱找吃的。
介绍"编外成员"食蟹猕猴的展牌|红色皇后
鸟类是城市最引人注目的野生动物之一。新加坡有300多种鸟,不过不走运,我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野鸟,都是常见鸟种,比如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在阿拉伯狒狒喂食的地方蹭点吃的。
更大震撼的,是在动物园之外发现的。
新加坡有个繁华的商业街叫乌节路(Orchard Road)。我傍晚在那里路过,天上飞过一大群八哥。其实这也不算陌生,北京也常看到大群的鸟,比如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但是八哥的声音更柔和好听,这么多鸟,叫声一点不嘈杂,像风一样、雨一样。
这些是爪哇八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在新加坡繁殖过多,已经成为一害。虽然是入侵物种,但它们展现出的那种生命力,与城市人工景观形成的对照,还是非常让人感动。
无声胜有声
新加坡动物园的科普还有很多亮点。比如这个科摩多巨蜥馆的展牌,它讲的是什么呢?过去人们认为,科摩多巨蜥的唾液里有很多细菌,被它咬了就会得败血症死去。但后来发现,科摩多巨蜥嘴里的细菌并不是特别多。它们其实会靠分泌毒液来毒杀猎物。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新的研究成果,展牌还很得意地写道:"我们动物园提供了科摩多巨蜥的组织,为研究做出了贡献。"
科摩多巨蜥的展牌|红色皇后
这块展牌介绍的是白蚁。白蚁是生态系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吃枯枝败叶,让营养回归土壤。果壳自然以前也有文章讲这个主题。每个动物园都会介绍珍贵的、可爱的动物,但能想到介绍白蚁这样惹人厌的动物,这个科普意识真的强。
介绍白蚁的展牌|红色皇后
这件海狮雕塑,让我想起广州的五羊雕塑。最大的是雄性,中间体型的是雌性,小的是幼崽。它重现了自然状态下的海狮生态:一头大公海狮占领一块地盘,母海狮在这块地方生育,她们都是他的"妻妾"。
海狮雕塑|红色皇后
即使是小孩玩的旋转木马也很有意思。这个屁股上带斑马纹的动物是㺢[huō]㹢[jiā]狓[pī](Okapia johnstoni),是长颈鹿现存唯一的近亲。
正对着的就是"㺢㹢狓"|红色皇后
除了介绍动物知识,这里的展牌还会传达其他一些有意思的信息。比如这块亚洲象的展牌,每头象都有照片,有介绍,还有它现在的去向。这让你感觉每头象都是一个有脾气、有"人设"的个体,对它们产生共情。
亚洲象展牌|红色皇后
前文提到的冰冻苔原展区,北极熊馆是空着的,满面墙上贴着海报。这里原本也有一个明星动物,不过它已经不在了。
2019年的北极熊馆,纪念2018年去世的伊努卡|麦麦
伊努卡(Inuka)是第一只出生在热带的北极熊,享年28岁,相当长寿。北极熊是一种很讨喜的动物。伊努卡这个名字,是从爱好者提供的几百个名字中海选出来的,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它是多么受欢迎。
尽管园方费尽心思,帮助伊努卡适应热带生活,但北极熊终究是极地动物。高龄和热带条件还是给伊努卡带来了无法扭转的健康问题。
伊努卡之后,新加坡动物园承诺不再饲养北极熊。
北极熊展牌|红色皇后
最后的彩蛋
在树袋鼠展区,树袋鼠(Dendrolagus sp.)忽然拎出一个东西用舌头舔。围观人群欢呼 "it's a baby"。然后,有人困惑地自问:"Is that baby?"过了几秒爆发出哄笑,有人说 "he' s a boy"。
猜猜它舔的是什么?
树袋鼠|红色皇后
作者:红色皇后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