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反无人机作战,软硬杀伤两类系统同时研制,为地面部队铸造“防御罩”,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大炮兵主义 Author 华军语
自纳卡冲突和俄乌冲突以来,如何反制无人机就成了各国军队尤其是陆军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俄乌冲突中这点尤为突出,漫天飞舞的巡飞弹、穿梭无人机(即 FPV 无人机)和挂着炸弹的大疆类小型无人机给俄乌双方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对装甲部队,哪怕是以防御力著称的北约坦克,车顶上挨一发 FPV 无人机也会失去战斗力。
被俄军 FPV 无人机的和柳叶刀巡飞弹击毁的乌军 M1A1SA 坦克
中国是无人机大国,自然也是反无人机大国,尽管在之前的几届珠海航展中都有展示反无人机技术,但并非主流。而在此次珠海航展上,多家厂所院校都拿出了各自的反无人机方案,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几个主要厂家:兵器工业、兵器装备、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都拿出了自己的反无人机装备体系。
高炮与导弹
对于传统的自行高炮和防空导弹来说,击落无人机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发现无人机。巡飞弹、穿梭无人机、大疆无人机这些都有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体积小信号弱的特点,属于 " 低慢小 " 目标,而目前大部分野战防空系统的雷达火控针对的是传统的固定翼飞机、巡航导弹、直升机等大型高空高速目标,系统很容易将低慢小信号作为地面杂波直接忽略掉。而即便发现了进行攻击,面对复数的目标,自行高炮很可能顾此失彼,根本拦截不过来,而导弹则是很快就把备弹打光了只能干瞪眼。
而且用于防空的阿海德弹药并不便宜,一个短点射上去,发射炮弹的价格可能比无人机还贵。
中国军工的解决办法使用特化的对低慢小目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系统侦测目标,然后把近防炮搬上车,以最快速度发射大量弹幕拦截无人机,625E 自行高炮就是这个思路。
625E 自行高炮的主炮是一门近防炮,顶部是相控阵雷达和光电系统,车体两侧还有四枚防空导弹,其思路类似要地防空系统。
还有个思路是开发专门针对无人机的小直径防空导弹,对付小型无人机不需要很大战斗部,这样降低了成本也增加了防空系统可携带的导弹数量,航天科工集团的 FK-3000 防空系统就是代表作品。
FK-3000 如果两侧发射器都用小直径导弹,那么可以装备 96 枚防空导弹
航天科工集团红旗 -17AE 火力支援车 ( 无人车 ) 也是这个思路,甚至还整合了全向电子干扰设备,最大干扰距离 30km。
红旗 -17AE 火力支援车 ( 无人车 ) 也有光电火控系统,在面对低慢小目标的时候,光电比雷达更好用。
航天科工集团 FK-2000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则有两门加特林机炮和 16 枚导弹。
两门加特林机炮带来的震撼还是很大的。
激光与微波
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都属于定向能武器,是目前对无人机非动能硬杀伤性手段中最时兴的两种,相比传统的高炮和导弹,激光有着反应速度快、射速快、弹药储备多、功率可调、附带伤害小的优点。目前各个主要国家均有研发相应产品,比如美国的斯特瑞克激光防空车、俄罗斯佩雷斯维特激光防空武器、以色列铁束系统、英国 " 龙火 " 激光武器系统等。
美国斯特瑞克激光防空车
俄罗斯佩雷斯维特激光防空武器
以色列铁束激光防空系统
英国 " 龙火 " 激光武器系统
中国激光反无人机技术已经十抽成熟,相关产品已经出售给沙特和伊朗,并且在葉門有实战记录。这次航展也有着大量激光武器,各个部門争相拿出产品,竞争颇为激烈。
出现在伊朗最高领袖讲话现场的中国神农盾 3000 激光防空器,这还是个民企产品。
出口给沙特的寂静猎手激光防空系统,保利公司产品。
兵器工业基于 VN-22 底盘的 VE38 末制导综合防护车,具备反无人机激光器,而且功率非常高,有 10 千瓦,也就万瓦激光器。而且这只是它的其中一个功能,该车就是为了整个编队反无人机而设计的。
兵器装备集团的山猫激光反无人机车
航天科工集团 LW(应该就激光武器的简写)-60 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中航工业的光箭系列激光反无人机系统
而微波武器则是今年珠海航展上大热的反无人机装备,其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在目标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可以烧毁无人机内部的电子元件,从而击落无人机。优点是覆盖面广,是一种范围性攻击,而且杀伤效能高,近乎于 " 见光死 ",是对付蜂群无人机的最佳武器。而且由于是物理杀伤,微波并不在乎无人机是远程遥控、拖光纤,还是用卫星控制,只要电路没有足够的屏蔽,一律烧掉。且缺点是不分敌我,对己方电子设备和人员也有杀伤性,目前来看主要依靠控制指向性来规避这一问题。
美国初创公司伊庇鲁斯公司的列奥尼达斯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
中航工业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兵器工业的 PLB-625E 车载微波武器系统,和 625E 自行高炮是一套,绍伊古在它前面驻足良久。
中国兵器装备的 " 飓风 3000" 功率微波武器,3000 代表射程为 3000 米
电子干扰
有硬杀伤就有软杀伤,软杀伤主要手段是电子干扰,可以切断无人机与操作员之间的连接,让操作员无法操作无人机,甚至可以夺取操纵权,最后无人机失控坠毁。还有些干扰器会干扰无人机内部的 GPS 导航系统,让无人机失准偏离目标。目前俄乌战场上各种反无人机干扰器和反无人机枪已经十分常见,其中一些就是我国的产品。
俄罗斯攻城冲车坦克上的无人机干扰机
兵器工业 VE37 综合电子侦察干扰车,除了干扰,还能电子溯源,即找到无人机操作员在哪里,然后引导炮兵进行打击。
中国电科的 JN1101 轻型通信对抗系统项下侦察测向干扰站 ( 反无人机 )
各个厂家都拿出了自己的反无人机体系,包括指控系统、导弹、机炮、激光、微波,乃至单兵干扰机的组合。诚然,各个厂家的展台人员也承认,这一套反无人机体系价格很高,而它的拦截目标可能就是航模级别的小型无人机,给人一种杀鸡偏用宰牛刀的感觉。但这不能只算经济账,要不一个航模砸下去毁伤一辆主战坦克、一架战斗机,甚至是重要基础设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政治影响,在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是不可接受的。宁可多花钱,也要确保万无一失——这种想法在各国军政决策者看来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只要你拦得住,舆论就会说你牛逼。
无人机的大热不代表其他武器就此消亡,比如再次被提起的 " 坦克消亡论 "。这只是军事技术螺旋上升的一部分,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必然催生出相应的反无人机技术浪潮,双方你追我赶,相互竞争,就像以前坦克与反坦克武器一样。如今俄乌战场双方攻防依然离不开坦克,未来战场上无人机会不可或缺,但不会 " 包打天下 " 统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