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做她的女儿被这样指指点点,果然得有颗强大的心,欢迎阅读。
时间过得可真快,连吴君如和陈可辛的女儿都 17 岁宣布出道了。
印象中她被爸妈抱在怀里公开露脸,至少是 10 年前的事。
吴君如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香港实力派喜剧演员,塑造过一系列经典搞笑角色,影迷对她最出圈的评价大概要数 " 女版周星驰 "。
陈可辛则作为圈里教父级的三金大导演,纵横影坛 30 年,拍了一系列卖座又好看的商业片和文艺爱情片。
代表作《甜蜜蜜》,你都不敢相信这是 27 年前的老电影。每看一次就想念一次息影前的张曼玉。近十年知名的《中国合伙人》、《七月与安生》、《夺冠》同样出自他手。
但最有话题的是俩人惊世骇俗的爱情。
吴君如和陈可辛从认识到恋爱、生女在一起都二十多年了,楞是不愿意结婚。就算同居也过着有各自房间、生活和养娃完全 AA 的奇特模式。
陈可辛曾自述吴君如常年对 " 陈太 " 这个词很抵触,只想做 " 吴小姐 " 的她并不想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男人的附属品。
而吴君如也公开表述在她的价值观里,结婚证只是个怀念。
前卫的观点下是骨子里不容置疑的独立,所以当吴君如突然带着女儿陈是知高调出现在大众面前,评论区可热闹了。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围绕陈是知长相一番评头论足。挖苦她只能当群演的,17 岁看上去比 27 岁还成熟的 …… 甚至有人为她到底算不算 " 甜美 " 居然都能吵起来。
还有人盖棺定论她是第二个谭俊彦(谭俊彦老爸是狄龙,出道后一直都顶着父亲的光环,曾被说成收视毒药,去年拿下视帝被观众调侃靠老爸),机智发题考大家:你觉得陈是知有超越母亲的可能么?
这个话题可太有难度了,能答出来的想必得有诸葛料事如神的 " 先知 " 神功。可要知道即便智冠三国的他,也有失街亭挥泪斩马谡的失算之时呀。
好在女儿乐观开朗,没受评论非议的影响。
老戏骨不是因为作品而是被儿女推上热搜,最近不止吴君如。
大洋彼岸的法国国宝级影后伊莎贝尔 · 于佩尔,以及苏菲 · 玛索的娃,也同样难逃普罗大众猎奇的 " 法眼 "。
39 岁的大女儿洛丽塔和老妈一起登上过《ELLE》杂志。
早在 5 岁时她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拥有了处女作品《女人韵事》。电影名字一听当然她不是主角,但她演的可是女主角老妈怀里抱的亲闺女。
这部片在当年反响不小。于佩尔直接加冕那一届威尼斯影后,新浪潮知名导演克劳德 · 夏布洛尔也因此得到了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
但洛丽塔并没有因此成为耀眼的童星。她拿着出生就在罗马的剧本,却走着一条平凡之路。在老妈的百科词条里,关于她的介绍只有不起眼的 6 个字:从事表演工作。
二儿子洛伦佐零星跑过电影龙套,也演过不知名的电影男主角,最终成为一名幕后工作者。
最小的儿子安德鲁比大姐洛丽塔小 13 岁,有网友扒出他受家族影响也在学表演,但看起来更像查无此人。
苏菲 · 玛索的初恋,是和自己拍《狂野的爱》时定情的导演安德烈 · 祖拉斯基。
她在热恋第二年的 19 岁就生下儿子文森特。
7 年后又和第二任制片人丈夫吉姆 · 莱姆利生下女儿朱丽叶。
如今一双儿女早已长大成人。儿子继承老爸衣钵也做了一名导演,今年 3 月她还特地在电影首映礼上带文森特走红毯,向全世界宣告这个男孩是我儿子。
无独有偶的还有大魔王布兰切特,今年戛纳红毯她也牵着 21 岁大儿子的手一起出场,史无前例。
不少吃瓜网友习惯的对号入座:这就孩子长相,也要进军演艺圈?
就连不经意间的小表情也被看客们吐槽:明显不自信,气场被老妈碾压得死死的。
关于子承父业、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词,在世界范围内实其千百年来并无不同。
当然也不会分行业、分身份。
到底是另谋出路还是选择拼爹拼妈亦或另起炉灶?说到底还得看人。
吴君如和陈可辛,可以说都是子承父业的典型。
吴君如老爸夏春秋,是香港老一代著名电视节目主持和演员。
在亚视一干就是 50 年的他,不仅塑造了很多经典喜剧形象,业内口碑也一直不错。精神矍铄的他即便晚年退休跑到加拿大定居,也在当地找了一份华人电台主持工作。
在父亲眼里,这个从小被调侃 " 长着一双招风耳,一对斗鸡眼,外加一个插头鼻 " 的不起眼姑娘,谁能想到长大怎么就出息了、活成了家里最耀眼的那个孩子?
说白了还是她天生能吃这碗饭。
当年和曾华倩、刘嘉玲这样外表出众的女同事一起从无线电视艺训班毕业,她恐怕没少郁闷过,不是因为自己长相平平,而是因为得憋着性子去扮演温柔贤惠的玉女。
1984 年 TVB 推出的梁朝伟版《鹿鼎记》就是个典型。迫于剧情需要,大大咧咧惯了她不仅要强行捏着鼻子嗲嗲的说话,还得和一群女人围着一个男人转。
没多久吴君如就掀翻了这戏路,改头换脸专做 " 丑女 "。搞笑的、凶神恶煞的、神神叨叨的 ……
就连拍广告和杂志照,眼神里仿佛都能读出另类的 " 锐利 "。
结果真成了。要说这归根结底还得是天赋 + 选择。
陈可辛的老爸是泰国知名华侨陈铜民,年轻时在邵氏做过编剧和宣传,后来自立门户做导演,儿子直接以童星身份在他电影里出道,但这并不是促成陈可辛走上导演之路的核心原因。
还是他本人对这份职业有执着的热爱。
陈可辛 18 岁前往美国洛杉矶读酒店管理,就是因为有过一段不得志时光的陈铜民就以亲身经历告诫他学电影没前途,结果没多久他就后悔又溜回香港偷学电影相关工作。
从场记、助理一直做到监制、再到客串演员,一干就是十年,之后才开始有机会做导演。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陈可辛导演的《如果 · 爱》剧照
别看陈可辛外表憨憨,骨子里可有主见了。你看他长头发,独特个性也可窥一斑。
还有一说是他十二岁不愿和父母举家搬迁到泰国,明确自己是华人。为了抗议,他在泰国六年只读国际学校,至今只会说泰语不会写不会看。
这次带女儿出道,归根结底还是丫头自己喜欢。为人父母哪个不爱自己小孩,何况吴君如生她的时候已是高龄外加意外。
早年两人那对孩子的保护可不是一般的,除了压着怀孕消息低调生子,女儿降生后连名字封嘴的都相当严实了,多年来被媒体问到时,大多只用 " 小肥鸡 " 做昵称。
记者采访一家人吴君如也大方说了,丫头现在还是以念书为主。这次不过是一家人出动拍个广告,于他们而言纪念意义更重要。如果未来真下决心当演员,会考虑让她转读戏剧。
苏菲 · 玛索带儿子文森特走红毯也是事出有因。
2016 年初,已和苏菲 · 玛索分手多年的初恋安德烈 · 祖拉斯基去世。已经年过半百的苏菲 · 玛索虽然悲伤但毕竟两人早已翻篇有各自的人生,才二十出头的儿子文森特却哭惨了。
年轻人一时受不了打击,一段时间精神萎靡不振,甚至逃学、变得有暴力倾向。2018 年苏菲 · 玛索不得已一度将儿子短暂送去精神病院治疗过。
好在这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道坎,跨过去就好了。
文森特早在大学时期就和普通孩子一样兼职打零工,从端盘子的服务员到推销员、私人助理、记者 …… 丧父之痛恢复后,他重拾演艺工作,自己捣鼓拍电影,还开表演课招学生。
作为母亲,带文森特特殊时期走红毯的苏菲,不过是想给孩子一点毫无功利的支持和鼓励。
她甚至谦虚坦然地对记者表示:" 我没有上过戏剧学校,我儿子教了我很多东西。他学习表演很长时间。"
演艺圈的类似故事不胜枚举,名人圈里的父母爱之计深远,也同样喜闻乐见。
为儿子写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林徽因,曾经也是个 " 爱操心 " 的妈妈。因为梁从诫从小就展露出惊人的绘画天赋,林徽因很小就开始刻意引导他学习建筑相关知识。
也默认儿子将来肯定是上清华建筑系的料,继承自己和梁思成的事业。
可高考的时候,梁从诫却以两分之差无缘清华。
坊间流传着一段故事:当年因为不甘心儿子高考失利专门去查卷,结果发现儿子在其中一张试卷上写着 " 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这才幡然醒悟。在开明的她支持下,梁从诫重新报考北大历史系,最终在自己喜欢的领網域成就一番事业。
前阵子刷视频还看到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段是这几年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钟南山爷爷。视频剪辑了他早前的一段访谈,谈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不过几句话信息量却相当庞大,看完直接感慨:凡尔赛的钟南山,家族都这么卷?
在视频里钟南山说自己 35 岁那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问他:" 南山,你多大了?" 听完钟南山回答,父亲若有所思说了一句:" 你 35 岁了,真可怕。"
就这一句不起眼的话,戳痛了钟南山。他老爸早在 1932 年协和毕业那会,就已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大夫,钟南山说这还不是和一般的医生比,是和同行业顶尖医生比。
天呐,这么一想自己可差得太远了!这以后他的职业理想被唤醒,开启了发愤图强逆袭之路。
看起来像大器晚成的典型,实际上钟南山 24 岁毕业于北大医学院就留校任教。不仅学习好,他还是运动健将,大学时打破过 400 米栏全国记录。
之所以从运动员改行行医,是因为他认为后者自己更能做出成就:" 我觉得我的身材不行,体质也不行,(成绩)顶多是达到亚洲水平,达不到世界水平,当运动员没有前途 "。
说白了这还是了解自己走对了路。
其实钟南山也不是祖辈世代行医。他老爸钟世藩早年是孤儿,9 岁给大户人家做家仆。
命运给他机会后来受亲戚接济读书学医,又因为异常执着刻苦,从北京协和医学院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留学回祖国一直干到退休。
哪有爹可拼,人生这辈子若想一直心安理得坦坦荡荡、十足安全感地走下去,不是求人托关系,靠的全得是自己。
若非得说传承,我更愿意相信,钟南山爷爷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绝对的钢铁意志和朴素的理想主义。人活一世,对得起自己最重要。
如何帮助孩子?如何力所能及甚至拼尽全力给他们留下更多 " 财富 "?
伊能静在节目里曾谈到儿子哈利,有段肺腑之言很扎心。
当哈利因为特立独行被网络热议,一张张社交网站的照片被曲解、非议,哈利第一时间问她 " 妈妈,你会不会受伤?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我要不要不要再发任何东西?"
伊能静则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你不用,你不需要承担来自于父母职业上带给你的任何东西。我觉得大不了我就不做这个行业了,不重要。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的。
就像她说的:" 我会给他所有的自由,他在我的世界里他可以成为他自己。我很强壮,我强壮到可以阻挡所有世界的恶意,让他成为他自己。"
已经 65 岁的彼得 · 巴菲特,身为股神之子,可能没人相信,他一辈子并没有得到父亲在物质上的多少扶持,也没走上 " 众望所归 " 的金融大亨道路,他成了一名音乐家。
对于从父亲那得到的最大财富,他认为是 " 支持 " ——
我们都在为自己选择的人生竭尽全力,父亲对这一点的认可是一份巨大的礼物。
人的成长是一个长线,就像从偏远的云南施甸县姚关镇走出来的航天员桂海潮。当他的名字第一次跃入大众视野,很多人想看看这背后有没有大来头,可惜失望了。他的父母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
出生起点比他高的孩子多的去了,从闭塞的小山村一步步走向浩瀚星空,陪伴他的只有知识和勤奋。
在神舟十六上天时,他的名字和履历刷屏,老家施甸宣传部更是连发了九条视频。无数人看了泪目,又同感被激励和振奋。
如果非得说父母给了他什么财富,大概是那份谦逊和沉稳。
桂海潮的弟弟桂海益回忆印象中的父亲:" 非常内敛、随和的人,从不和人发生争执,也不从不打骂我们。" 爸爸最常说的话就是 " 用心去做就好了,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
▲学生时代的桂海潮(左二),图源: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所以,非但不能短视,更要相信孩子能成人,会有他们自己的福气。
人生无法选择出生这件事,但可以不断选择努力。希望孩子成为如何的样子,先努力活出快乐、自洽、有信心的自己。
愿我们哪怕平凡普通,都能成为孩子们认可和为之骄傲的榜样。
麦兜,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签约作者,一枚爱读书爱影视爱旅行的女生,希望能用文字给你带来快乐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