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搭上华为的赛力斯,是怎么造车的?,欢迎阅读。
问界 M7 上市 7 个月,大定数破 17.4 万辆,销量位于新势力头名,在全行业里也排到了第二名。
问界 M9 上市 3 个月,大定达 7 万辆,创造了豪华车销售速度的新纪录。
就这两款 SUV 的大定数,如果能全部转化为交付量,这已然超越了除理想以外的所有新势力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从踏入 2024 年以来,已连续 3 个月成为了新势力交付量冠军。
在持续拿出了力压理想的势头之后,「产能交付」自然成为了问界继续解决的问题。
上周余承东在活动上表示,未来问界的月产能将尽快突破 25000 台。
「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要好好展示它的作用了。
「赛力斯 + 华为」的组合,一开始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腦。
隔行跨界、实力悬殊,要说这两家企业能深度走在一起,这似乎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
但从 2019 年 1 月小康集团(赛力斯前身)和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協定以后,汽车行业就来到了变天的前夕。
过去,余承东解释了跟赛力斯合作的原因:
「一方面是赛力斯的战斗力非常强,有玩命干活、拼搏的精神。」
「另一方面,赛力斯也有领先的纯电、增程技术,我们也是出于国内实际用车场景作出的选择。」
少有人知的是,在过去 21 年里,赛力斯主要跟东风汽车进行了关于整车的战略合作,从最早做微车,到后来的风光 580。
2005 年,东风小康第一辆微车上市。
在那个经济蓬勃的年代,作为人民致富的生产力工具,东风小康很快成为了全国微型面包车领網域的销量前三,晋身为「中国微车三巨头」的一员。
与东风小康齐名的,是出自实力更雄厚车企的五菱宏光、长安之星。
到了 2016 年以后,赛力斯开始进入电动车领網域,为此还在美国进行了研发布局。
赛力斯先是聘请了特斯拉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马丁 · 埃伯哈德担任公司战略顾问,之后又买下了埃伯哈德创立的电池系统研发设计公司,以获得电动车核心技术。
正是有了这段历程以后,才在后来得到了华为的垂青。
在问界品牌的首次发布会上,余承东提出了「未来五年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年销量达到全球前三」的目标。
其中,他还指明 2022 年挑战 30 万辆的销售目标。
尽管该目标仍未兑现,但这并不改变余承东的决心。
2023 年 2 月,赛力斯与华为签署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協定,双方目标在 2026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 100 万辆。
那时余承东指明,赛力斯是华为合作最早、投入最深、产品型号最多的车企,也会是在智选模式下「受益最大」的车企。
同时,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也给出了回应,「赛力斯是华为最稳固、最可靠、最深度的智选车合作伙伴。」
「目前双方的合作关系已深度绑定,不分你我。」
在这次深化合作協定签订不久以后,很快新款问界 M7 迎来爆火,终于给两者合作实现了圆满结果。
随着新款问界 M7 的「起死回生」,去年 10 月余承东就说到为了追赶产能,赛力斯对整个供应链追加投资 10 个亿,还增加了 2 万工人。
据悉,当时赛力斯刚建成不久的第三座智慧工厂成为了 " 救火英雄 ",新 M7 在第三工厂的投产,得以缓解了供应瓶颈。
随着今年 1 月新 M7 交付了 3.1 万辆,问界该品牌也站上了单月交付 3 万辆以上的新高度。
乘坐这般不减的熱賣势头,余承东指出「今年一季度智选车业务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
他预计,今年全年智选车业务同样有望做到扭亏为盈。
要想做到全年盈利,此前就有报道指今年问界的销量目标是 60 万辆。
按照一季度已累计交付了 8.6 万辆,那么问界在剩余的 9 个月里,还需交付超过 51 万辆。
其中,除去持续熱賣的问界 M7 以外,新款 M5 已经蓄势待发,新车即将在北京车展迎来首发。
此外,上市 3 个月、大定 7 万台的问界 M9,注定也要成为新的交付支柱。
如此一来,「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要加把劲了。
从 0 到下线第 10 万辆,问界用了 14 个月。
从 10 万到 30 万辆,问界只用了 11 个月。
也就是说,问界仅用了 25 个月,就完成了从 0~30 万辆的生产交付。
作为参照,新势力里同样做到 30 万辆、速度比较快的,大概耗时 37 到 55 个月的不等水平。
问界交付得快,除了因为畅销以外,「生产够快」同样是不可掉链子的一环。
作为赛力斯第三工厂的「超级工厂」,最早是在 2022 年 8 月开始动工,接着在去年 9 月实现了首车下线,中间一共经历 13 个月。
赛力斯表示,从建厂策划、设备导入、车型导入、工艺调试到慢速爬坡上量,这过程速度在国内车企当中也是数一数二。
基于「汽车灯塔工厂」的定位,超级工厂首要做到的就是「高效」。
例如,在冲压环节上可实现 1 分钟生产 16 个零件,工厂内部实现 100% 自动化转运、焊接自动化率 100%、喷涂自动化率 100% 等等。
在坐拥目前行业最多的超 1600 台智能终端协同运作之下,超级工厂希望最终能做到 30 秒下线 1 台车。
产得快之余,「产得好」同样是基本目标。
其中在问界 M9 的后车体部分,在传统工艺下的 87 个零部件,直接通过 9000T 一体压铸技术转化为了 1 个零件。
如此一来,这就减少了 1400 多个焊点,降低 70% 连接点数。
更重要的是,一体压铸技术让车身强度刚度提升 23%,并且还实现了车身轻量化,整体车身减重了 28%。
余承东说过,「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为此,问界 M9 的玄武车身采用了大量达到 2000 兆帕的热成型钢,也就是选用了跟核潜艇同等级别的钢材用料。
同时,超级工厂还采用了先进连接工艺,通过高强度的结构胶来强化车身的高强度属性。
至于涂装工艺,赛力斯更是说到其「媲美劳斯莱斯工艺」的品质。
「我们为什么敢这样说,因为我们在车身上实打实采取了 7 层的油漆。」
「然后这 7 层油漆的涂装,在数百项工艺参数的监控下,最终实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美感。」
达到好的生产标准,离不开严苛的品控管理。
于是,赛力斯应用了「IOT 物联网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系统可以从板材进线到整车下线的全过程里,实现质量数据的 100% 自动采集、分析。
通过「一车一档」的细致管理,一旦监测出异常,系统将自动提取异常特征、判断并控线,在自动定位异常设备后作出实时拦截。
借此,在新车下线之前,IOT 物联网平台将能对异常问题实现提前预警、监控和追溯,确保最终出品不受影响。
产得快、产得好、产得不出错,这是赛力斯超级工厂力求达到的成就。
据悉,该工厂还能灵活调整不同产线,无论问界 M5、M7 还是 M9,均能在超级工厂实现投产。
在超级工厂规划产能达到 70 万辆之下,如今赛力斯已经有了构建量产 100 万辆的基础能力。
换句话说,余承东提出的「2026 年实现产销 100 万辆」,首先在产能方面已经有了基础保障。
剩下什么时候能把产能都给用上,这要看双方打造爆款的合力,还能拿出多少的惊喜。
在华为的强大光环下,赛力斯很难得到相应的关注目光。
但实际上,赛力斯算得上是汽车行业里的 " 老前辈 "。
「小康始创于 1986 年,从一个做弹簧零部件开始起家。」
「在这 40 年里,我们从一个零部件工厂,变成了生产商用车的企业,再到现在生产问界这种爆款产品。」
「如今,我们员工人数发展到了 2 万人,这里面大量是工程科技人员,我们也成为了一家 500 强企业。」
「我们董事长曾经说过,这几十年里我们更多是在做技术积累,就像竹子生长一样。」
「竹子的生长有一个特性,前三年它是把根往下去扎,它不会长得很快。」
「但在三年之后,它会快速生长,这就是竹子的一个特性。」
「我们其实跟竹子很像,董事长一直说 " 我们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低调的赛力斯,甘愿将舞台交给了华为。
但这并不代表赛力斯的行业地位就此低人一等。
随着超级工厂的落成投产,赛力斯的蜕变已在悄然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