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去年员工减少超3000人,药明康德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杜苏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3 月 18 日晚间,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发布年度业绩报告,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约 403.41 亿元,同比增加 2.51%;归母净利润约 96.07 亿元,同比增加 9%。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 107.99 亿元,同比下降 1.47%;归母净利润为 15.30 亿元,同比增长 6.58%。
这是药明康德自 2020 年以来,年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不过,若剔除新冠商业项目,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则同比增长 25.60%。
药明康德的主营业务划分为化学、测试、生物学、高端治疗 CTDMO 及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五大板块,其中,化学业务板块作为营收支柱,包括药物发现业务、工艺研发和生产业务。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化学业务板块实现收入 291.7 亿元,同比增长 1.1%,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36.1%,增幅强劲。这当中,增幅最明显的即 TIDES(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业务。2023 年,公司 TIDES 业务收入达到 34.1 亿元,同比增长 64.4%。截至 2023 年年末,TIDES 在手订单同比显著增长 226%。
此外,测试业务实现收入 65.4 亿元,同比增长 14.4%;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 25.5 亿元,同比增长 3.1%;高端治疗 CTDMO 业务实现收入 13.1 亿元,同比增长 0.1%。
而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收入则继续下降,达 7.30 亿元,同比下降 25.1%。对于收入下降原因,药明康德仅用 " 受业务主动迭代更新影响 " 一笔带过。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23 年,药明康德的在职员工数量也出现大幅下降,截至 2023 年年末,药明康德共拥有员工 41116 名,较 2022 年年末的 44361 名减少 3245 人。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
客户方面,药明康德强调公司拥有庞大且不断扩大的客户群,客户粘性极强。这点也可以体现在公司收入上。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 98% 的收入来自原有客户,达 396.3 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 30%;2023 年,公司新增客户超过 1200 家,但来自新增客户的收入仅 7.1 亿元。
药明康德的服务区網域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区網域,一直以来,美国市场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 261.3 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 42%;来自欧洲客户收入 47.0 亿元,同比增长 12%;来自中国客户收入 73.7 亿元,同比增长 1%;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 21.4 亿元,同比增长 8%。
近一个多月来,受 " 生物安全法案 " 风波影响,药明康德 A 股、港股股价跌幅均超过 30%。当地时间 3 月 13 日,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 BIO 剔除药明康德会员资格的消息传出,再度将这家 CXO 龙头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BIO 官网披露的一份新闻稿显示,药明康德是主动终止其在 BIO 的会员资格。然而,体面的退出并没有消除外界的担忧。
BIO 全称 " 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 ",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物技术贸易协会,旗下有 1200 多家会员企业,主要为它们提供宣传、业务拓展、交流等服务。3 月 13 日,BIO 一改之前的立场,表示自己 " 坚定不移致力于美国及其盟友的国家安全、坚决支持拥护《生物安全法案》"。
《生物安全法案》旨在禁止美国联邦机构与中国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及其子公司和其他受到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它还希望禁止政府与使用上述公司设备或服务的企业订立合同。3 月 6 日,在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上,参院版的《生物安全法案》以压倒性 11-1 的同意票数获得通过。这一结果让药明康德及不少业内人士均感到意外。
据财联社报道,在最新的 2023 年业绩电话会上,药明康德就主动申请终止 BIO 会员资格一事作出回应,公司 3 月 12 日主动致信退出 BIO,是为了能让 BIO 更专注地从行业角度跟政策制定者进行有效沟通,提升对行业的理解,同时提高公众对医药产业的意识。
3 月 19 日,药明康德 A 股报收 50.81 元 / 股,跌 4.87%;港股报收 39.55 港元 / 股,跌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