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顶级渣男也就这个样子了,欢迎阅读。
我是宛央。
最近小破站上,忽然又开始流行考古《如懿传》各种解说视频。
虽然这部电视剧,当年播的时候争议很大,收视上也比不上同期播出的《延禧攻略》。但我却能理解它现在翻红的原因,因为《如懿传》整体上是有点丧的,这与它当年播出时的环境是水土不服的,那时候大家更爱逆袭爽剧。
但如今呢,大心态上是有点疲惫的,对于逆袭什么的没那种心劲儿了,反而开始有点欣赏如懿身上那种慢悠悠、凭感觉、随意吧等等气息。
我自己也在重温《如懿传》的相关片段。每次重温都有一个感觉:很奇怪,看 《如懿传》会越来越喜 欢女主角,越来越讨厌男主角;看 《甄嬛传》则相反,会越来越讨厌甄嬛,但慢慢地不那么讨厌四郎。
虽然霍建华和陈建斌饰演的都是四郎,也是渣男,但渣男和渣男之间是有差别的。
很少有观众最初能不被霍建华饰演的四郎打动,他太帅了,又和如懿之间有着 " 墙头马上遥相顾 " 的少年情意,一切都是让人觉得美好的。
可几乎不会有观众一打开电视就对陈建斌老师饰演的四郎上头,他出现时就已经和 " 少年郎 " 这个词毫无关系,基本上就是个中年油腻男的形象,而且多疑狠绝、世故算计,凡此种种,都让他离【爱情】很远。
但很快,当霍建华饰演的四郎进入中年,当我们这一批从前看着《甄嬛传》长大的观众也一同跨入成年人的世界,再重新审视陈建斌老师饰演的四郎,我们才会回过味来——原来,他已经在皇权、世俗、名利的种种桎梏下,尽自己的最大能力避免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中年人啊!
霍建华饰演的四郎后来为什么那么让人讨厌,那是因为我们终于发现,他本质是一个最自私庸俗的人,他早就放弃了对世俗的抵抗,或者说他骨子里贪恋那些粗鄙的、放纵的、虚伪的东西,所以他的人生像滑滑梯一样——他心甘情愿,急速跌落于那无尽的虚无里。
可他偏偏不承认,千方百计、花样百出,一会儿演绎【深情】,一会儿刻画【孝顺】,用世间种种美好的形象,遮盖自己的本质。他骗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连在夜深人静处,都不正视真实的自己。
就像他从前用【意气风发少年郎】的形象,欺哄了如懿,也欺哄了观众那样。
顶级渣男往往都足够虚伪。
而陈建斌老师饰演的四郎,最难能可贵之处,我认为是真实。
虽然他也做了很多错事,也用爱情欺骗过女人,绝不是什么值得女人喜欢的好男人。
还老,还丑(我没有说陈建斌老师丑的意思)。
但是后来,我开始有点不讨厌他的理由是,至少,他从不用所谓的立人设,来获取别人对他的好感,他并不在乎那些虚假的东西。
尤其是,他不怎么对自己身边的人,掩饰自己的本质。
本来,他可以在华妃临死时,仍然欺哄他的,说他其实也爱她,一切都是为了江山,可他没有,他那样残忍地认下自己对华妃做下的一切,并不试图在伤害了这个女人之后,最后还要让她心存侥幸。
他承认了自己的狠厉,如果大家肯细细咀嚼这个【承认】的举动,就会发现那其实是一种责任感。
他也早知道宜修做了很多错事,身为帝王,他原本可以除掉宜修。
虽然最后保全宜修,和太后有关,和纯元有关,但说到底最后也还要他【不忍】,太后和纯元之所以会在最后留下那样一个遗愿,就是因为她们对这个男人足够了解,知道他,终将还是会【不忍】。
是的,保留宜修的皇后位置,死生不复相见,是四郎对宜修的【怨恨】,但也糅杂了四郎对宜修的【不忍】。
他也从来没否认过自己对宜修的愧疚之情。
在和宜修那场最后的对话里,他那样坦诚地说,错的是他,宜修若有恨,也无需恨纯元。
多少男人犯了错,第一反应是甩锅,恨不得两个女人自己打起来,而自己隔岸观火,连一点火星子也不要沾上。
但他承认自己的自私。
对华妃,她也有这样的【愧疚】和【不舍】。
事实上,四郎对每一个真心陪伴过自己的女人,不管最后两个人走到了何种境地,他都心存【不舍】。
他没怀疑过甄嬛再次回宫后的动机吗?
他当然怀疑过,如果说后来迎甄嬛回宫有他的利益考量,但后来偏宠甄嬛,则是他真的爱她,以及对她有着更大剂量的不舍之情。
所以, 滴血认亲时,他本可以进一步细查和追究,但他没有,他放纵甄嬛演一出很拙劣的戏码;
看上甄玉娆时,他本可以更独断,但他没有;
后来,摩格进京,他发现甄嬛和果郡王的私情,顺带还查出摩格对甄嬛也有不同寻常的感情时,他完全可以不放过甄嬛(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这件事甄嬛也有错),但他还是没有。
而是选择原谅了甄嬛,让她继续做贵妃,说孩子们都想她,也没杀掉果郡王,只是将他派遣至边远地区。
是不是有点像女人发现男人出轨,让男人断掉那段关系,然后选择原谅和继续观察。
这一切的本可以最后全都变成了——算了,我也有错,算了,终究是不忍看你太难过(我后来不喜欢甄嬛,就是因为她从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
可是,四郎自始至终不承认他其实心中有情。
他做过薄情的事,就甘心情愿地,既不推诿也不辩驳地背上一个薄情的名声,从来不用假深情去二次伤害那些他爱过或者爱过他的人。
这,其实很难得。
这说明,他是一个既不自恋也不软弱的人。
因为,自恋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错误;
软弱的人,承担不起错误的代价。
只有足够清醒、理性、强大的人,才愿意承认自己犯的错,只有内心真正尚有柔软的人,才会让【不舍】和【愧疚】在自己的身体里发了芽。
我每次看《甄嬛传》都觉得陈建斌老师演得太好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四郎这个人物里的【真实】和【不舍】,让一个原本看起来很讨厌的角色一下子立了起来。
四郎不是帅气好看的男主角,但当他复杂人性里那些明亮坚韧的东西抽了芽,那些绿色的枝条蔓延过他原本黑灰色的,贫瘠的土地,他成为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角色——而永远永远,最打动人心的,都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