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何小鹏一年后再战G9:起售价降4.6万,旧款失利反思七大问题,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贺晴
G9 上市一年后,小鹏汽车再战 G9。
9 月 19 日,2024 款 G9 在敦煌正式上市,G9 共推出 5 款车型,售价区间为 26.39 万 -35.99 万元。
新款 G9 起售价相较于老款便宜了 4.6 万元。一年前,小鹏 G9 上市,起售价 30.99 万元。彼时,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亦对 G9 寄予厚望,称其为 "50 万以内最好 SUV",销量目标定为月销破万。
然而,G9 上市后因其复杂的 SKU 受到用户诟病,上市后仅 48 小时,小鹏汽车就紧急修改 SKU,此后销量不温不火。根据懂车帝数据,小鹏 G9 上市一年来销量约 1.5 万辆,今年来,小鹏 G9 月度销量也较少突破 1000 辆。
眼下,小鹏汽车认为新款 G9 的上市就像站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年后改款重来,G9 能否夺回失地?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起售价下探至 26 万元
起售 " 如果不(突)破,我们只是面临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在 2024 款 G9 上市发布会上,何小鹏如是说。
此次新款 G9 上市,最令用户直观感受到的突破就是价格。中大型 SUV 智驾版本售价拉低至 30 万元以下,这一价格再度刷新中大型纯电 SUV 的内卷程度。
此前,老款 G9 起步价在 30 万元以上。而此次的新款小鹏 G9,起步价下探至 26.39 万元,比老款车型低了 4.6 万元。Pro、Max 版本同配置分别降低 6.6 万元、6 万元。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发布会上,何小鹏也并未回避老款 G9 存在的问题。此前,老款 G9 上市时,因 SKU 太多、定价失误等遭遇滑铁卢。何小鹏亦在此次发布会现场呈现用户的声音:" 车型太多太杂没必要 "、" 凡是拿出来做卖点的,都不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款型 "、" 宣传的全是选配,低配版还不能选配,果断退订 "。
" 去年 G9 上市后,我看到有鹏友评价 G9 是‘顶级的智能、优秀的产品、失败的营销’。"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说。G9 上市后仅 48 小时,小鹏汽车就紧急修改车型配置和价格。失误也反映在销量数据上,根据懂车帝,G9 上市一年销量约为 1.5 万辆,今年来,小鹏 G9 月度销量也鲜有突破 1000 辆,离月销破万的销量目标有着较大差距。
不破不立,新款 G9 上市后,不仅在价格上有所突破,在配置上,小鹏 G9 全系标配扶摇架构;同时去掉用户低感知配置,以提升新款 G9 的产品竞争力。据悉,小鹏团队与 G9 用户进行了千余人次的调研沟通,收集用户建议超一万条,对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系统迭代更新了 7 次。
2024 款小鹏 G9 依托扶摇架构,全系标配智能驾驶和全網域 800V 高压 SiC 平台,搭载 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国内首个且唯一的 XNet 深度视觉感知系统,落地无图、全场景、点到点的智驾功能。
无疑,新款 G9 上市降价增配,希望重夺失地。不过,20 万 -30 万纯电 SUV 细分市场,特斯拉 Model Y 领先地位稳固,目前已经实现单月销量突破 5 万辆,小鹏新款 G9 销量能否提振还有待市场检验。
此外,就价格下探后,用户群体会否与小鹏 G6 有所重叠,以及是否影响小鹏汽车车辆毛利率等问题。时代财经向小鹏汽车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反思与变革
G9 遭遇滑铁卢后,小鹏汽车自 2022 年下半年开始迎来调整期。2022 年,小鹏汽车全年交付辆约为 12 万辆,在蔚小理中居于第三。今年 1-8 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 6.6 万辆,同期蔚来和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则分别交付 9.4 万辆和 20.8 万辆。在业绩上,2023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汽车销售收入 79.4 亿元,同比减少 43%。
发布会上,何小鹏描述公司发展的艰难时刻,并自嘲道:" 如果你觉得难,看一看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你就觉得不难了。"
他在发布会指出,在产品、用户、价格、营销、渠道、组织、交付七大方面,小鹏汽车都存在一定问题。
正是 G9 的失利,让小鹏汽车在过去的一年里,从组织、产品、技术、营销等维度进行了彻底变革。
G9 上市后仅一个月,去年 10 月末,何小鹏就开始调整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产规、战略、技术规划、产销平衡、OTA 五⼤虚拟委员会,负责提升内部的沟通合作。小鹏汽车还设立三大产品矩阵组织,分别负责三款车型,期望打通端到端产品业务闭环。
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更核心的问题在人。其在发布会上坦言,去年小鹏的 12 位高管,今年还在的只剩下两位。
在今年的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表示:" 一季度开始,我对公司战略、组织和管理团队进行果断调整。一些跟我们从零到一的高管完成上一阶段的任务离开,而一些内外部年富力强并且充满创业激情的同学迅速顶了上来。"
这一时期,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已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据悉,王凤英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自今年 3 月完成营销体系变革后,小鹏再次 " 动刀 " 其终端渠道。小鹏汽车的销售区網域缩减为 12 个,并正在逐步淘汰效率低下的直营门店,扩大代理经销商的门店规模。
时代财经就此次变革及原因向小鹏汽车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表示正在联合王凤英对多个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有信心在明年年底整体成本降低 35%,届时毛利率将有显著改善。并且今年四季度,毛利率将会恢复正值。
随着二季度 G6 的上市,小鹏汽车销量逐步回暖。7 月、8 月,小鹏汽车交付量均突破万辆,8 月交付量约 1.37 万辆。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G9 上市后第二周即可开启交付,交付加速加快保障订单持续稳健增长。
此外,小鹏汽车开始走向技术出海。今年 7 月,大众汽车宣布向小鹏汽车增资约 7 亿美元,收购 4.99% 的股权。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将联合开发两款基于小鹏 G9 的电动车型。
据悉,在欧洲四国陆续实现交付后,小鹏 G9 还将在明年进军德国市场。新款 G9 将开辟小鹏汽车西进海外之路。
对于销量,何小鹏也定下了新的目标。何小鹏希望 G9 能够在 25 万 -30 万元高端智能 SUV 市场中成为中国第一。" 小鹏汽车第四季度的产能会提升,G6 月交付有望过万辆,小鹏汽车四季度将冲击月交付 2 万辆的目标。"
一年的调整与阵痛后,这一次,目标能否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