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999元!闪极AI拍摄眼镜来了,新科技落地“过渡方案”更靠谱,欢迎阅读。
AI 智能眼镜如何走进日常,谷歌十年前曾用 Google Glasses 给出过解答。这款智能眼镜鼻祖结构简单、造型前卫,但因为耗电量大、发热严重、没有明确的使用场景,且当时售价高达 15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0948.6 元),并未得到市场认可。
十年之后,AI 大模型爆发,让智能头戴产品生机勃勃。日前,非知名 3C 品牌闪极推出了一款名为 AI" 拍拍镜 " 的拍摄眼镜 A1,首发价格 999 元,号称 " 国内版 Meta Ray-Ban",价格还很便宜。一家以移动电源为主业的公司造 AI 眼镜,看起来就很不可思议——这也说明,AI 眼镜门槛降下来了,也难怪有人在说 " 百镜大战 " 要开打了。
(图片来自闪极)
抛开一系列权益不说,小雷了解了一番后发现,闪极对 AI 穿戴设备的理解,很深刻。
硬體上,闪极 AI" 拍拍镜 " 内置了一颗 1600 万像素摄像头,视角为 123°,支持拍摄和 1080P 30fps 视频录制,同时还搭载了一组 450 毫安时的电池,容量是 Meta Ray-Ban 的三倍,二者的重量却一致,均为 50g。
对了,得益于传统眼镜造型和轻量化机身,用户可以把眼镜的镜片安装到闪极 AI" 拍拍镜 " 上长时间佩戴。
芯片方面,闪极 AI" 拍拍镜 " 采用的是来自紫光展锐的 W517,还配备 2GB RAM 和 32GB ROM,AI 和 ISP 性能尤为突出,前者是同档位竞品的 4 倍,支持 AI 夜景增强、AI 降噪、AI 防抖等,后者还有双 ISP 设计方案,配合低功耗表现,可以说很适合 AI 眼镜这样的 " 轻 AI" 智能穿戴设备。
顾名思义,闪极 AI" 拍拍镜 " 的核心就是以第一人称拍摄记录,可以理解为 " 头上长个相机 ",更接近小米前年发布的眼镜相机,只不过前者的智能化更突出。
闪极 AI 眼镜智能的地方在于其内置的行业首款 "AI 记忆系统 ",根据小雷的了解,其核心功能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结合语音和拍摄内容做图声记录,另一种这是借用 AI 大模型的视觉理解能力,对镜头前的物体进行识别并生成答案。
另外,眼镜的运作不依赖手机更新,可以通过云端 AI 中心接入 Kimi、豆包、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多个主流大模型,用户甚至可以把私有的 AI 大模型用到产品中。
类似的轻量化 AI 穿戴设备,Rokid、小度、Meta、谷歌等品牌都有涉足,例如小度在 2024 百度世界大会上推出的小度 AI 眼镜、Rokid Glasses、Meta Ray-Ban、雷鸟 V3 等。目前正式上市的产品不多,大多要等到 2025 年后。
轻量化 AI 眼镜总体来说有两条细分赛道,一条是结合了显示技术,支持即时信息呈现的,如 Rokid Glasses、谷歌 Glasses Enterprise Edition 2;另一条则是小度、闪极、Meta 这样的拍摄眼镜,只负责画面记录和语音输出。
(图片来自 Rokid)
小雷更加认可后者,功能组成简单直白,价格更亲民,没什么画饼的地方,不用考虑 AR 显示的适配性,同时适合长期佩戴。正因 " 轻 AI" 特性,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有更直观的优势,上手难度低,日常生活中也有场景可以落地。
举个例子,小雷记性不好容易忘事,关键信息经常过目就忘,因为忘记密码这件事,之前吃过不少亏。还有城市大型商超地下停车场构造复杂,停车位不好找,只能靠记住车位编号缩短找车的时间。对许多人而言,这种琐碎的日常记录很有必要,但掏手机的效率有限,这就成了一种痛点。这些的场景下,AI 眼镜的确能做到 " 对症下药 "。
坦率来讲,闪极 AI" 拍拍镜 " 的创新含量在小雷看来并不算很高,还是 Meta Ray-Ban 的 " 追随者 " 之一,只是作为一个搭载前沿技术的设备,如何用尽量亲民的价格和尽量简单的功能构成,去引导消费者养成使用 AI 能力的习惯,给市场提供一个足够入门的选择,才是更值得企业考虑的方向。
消费者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前沿尖端的产品,而是买得起且有实用场景的产品。
面对新兴行业,企业的第一反应都会是 " 抢占先机一步到位 "。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案的确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因为当下缺乏使用场景和周边生态适配,体验往往和厂商设想的概念有很大出入。
核心原因还是产品步子迈得太大,甩开了普通消费者,目前来看还只是一个活在理想状态的产品。
行业已经有诸多迹象证明了这个结论:混合动力车型取代纯电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进度快于自动驾驶公司,这些不太激进的保守方案快速占领市场,潜移默化中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和使用习惯。
AI 智能眼镜也是一样的道理,从创新角度看闪极 AI" 拍拍镜 " 这样的产品没有什么惊喜,但因为最大限度保留了传统眼镜的佩戴体验,结合轻度的 AI 大模型能力,再加上价格亲民,普通消费者更有消费和使用的意愿,长期来看更能培养用户对 AI 功能的粘性。
(图片来自苹果)
被寄予厚望的 Vision Pro 搭载了苹果的一系列的尖端技术,也拿出了革命性的空间互動解决方案,在行业当中影响力不小。现实是,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2024 年前三季度的 Vision Pro 销量约为 37 万台,专业分析师预测,到年底还将再售出约 5 万台。
作为对比,2023 年第二代 Meta Ray-Ban 上市后,一个季度的销量就超过了第一代全生命周期的出货量。三个季度的时间,Ray-Ban 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 100 万台。虽说二者根本不在一条赛道,价格存在巨大差异,但更亲民的 Ray-Ban 让更多人体验到 AI 功能也是不争的事实。
Vision Pro 等特殊的智能眼镜设备更加依赖优质内容,对存储、显示的要求更高,价格、重量、续航、体验大幅限制了其使用场景和閱聽人人群。相比之下智能 AI 眼镜在佩戴体验和功能性上更适合日常使用,价格具备普适属性,适用的群体更宽泛,更有在市场中流行的潜力。
称霸市场的会是 Vision Pro 这样的 " 重 AI" 智能眼镜,还是闪极 A1 这一类的 " 轻 AI" 设备?小雷更支持后者。
诚然," 轻 AI" 智能眼镜也有自己的局限,比如计算能力较弱、内容较少、在融合现实上存在许多挑战。从形态上来说,闪极 A1 智能眼镜不失为一个好的拍摄形态,只是受限于体积和成本控制,拍摄质量和防抖效果都会是妥协点。
同时轻量级 AI 眼镜作为长期佩戴的产品,难免会频繁出现在公共场所,因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引发的争议,会是制约这一类产品普及的另一大因素。
这不妨碍 " 轻 AI" 智能设备快速占领市场,便宜、轻便赋予了它这样的能力,也的确是最适合普罗大众的入门级 AI 产品。不依赖内容和显示技术,軟體适配难度较低,厂商更容易在这些小型产品领網域当中积累经验,为更沉浸的头戴设备打好技术和用户基础。终点和起点之间,闪极选择了后者。
类似 Vision Pro 等产品体系更复杂,设计更多领網域,显示技术、计算能力、轻量化三者之间难以取得平衡,更关键的是,軟體生态还不完整。Meta、雷鸟等公司对 AI 眼镜的研发也变得冷静,2025 年上市的产品,都集中在轻量级 AI 眼镜上。
从社交平台的一些投票结果也能看出,大家对这种便宜有趣的 " 轻 AI" 设备更感兴趣,并表示出需求,可以预见的是,以闪极 AI" 拍拍镜 " 为代表的轻量级智能设备,会是明年的重头戏。
(图片来自小红书)
小雷不是在给 Vision Pro 们泼冷水,只是在现阶段看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创造出一个适合它们的杀手级场景,尝鲜成本又过高,舞台应该还在更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