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999元!閃極AI拍攝眼鏡來了,新科技落地“過渡方案”更靠譜,歡迎閱讀。
AI 智能眼鏡如何走進日常,谷歌十年前曾用 Google Glasses 給出過解答。這款智能眼鏡鼻祖結構簡單、造型前衛,但因為耗電量大、發熱嚴重、沒有明确的使用場景,且當時售價高達 1500 美元(約合人民币 10948.6 元),并未得到市場認可。
十年之後,AI 大模型爆發,讓智能頭戴產品生機勃勃。日前,非知名 3C 品牌閃極推出了一款名為 AI" 拍拍鏡 " 的拍攝眼鏡 A1,首發價格 999 元,号稱 " 國内版 Meta Ray-Ban",價格還很便宜。一家以移動電源為主業的公司造 AI 眼鏡,看起來就很不可思議——這也說明,AI 眼鏡門檻降下來了,也難怪有人在說 " 百鏡大戰 " 要開打了。
(圖片來自閃極)
抛開一系列權益不說,小雷了解了一番後發現,閃極對 AI 穿戴設備的理解,很深刻。
硬體上,閃極 AI" 拍拍鏡 " 内置了一顆 1600 萬像素攝像頭,視角為 123°,支持拍攝和 1080P 30fps 視頻錄制,同時還搭載了一組 450 毫安時的電池,容量是 Meta Ray-Ban 的三倍,二者的重量卻一致,均為 50g。
對了,得益于傳統眼鏡造型和輕量化機身,用戶可以把眼鏡的鏡片安裝到閃極 AI" 拍拍鏡 " 上長時間佩戴。
芯片方面,閃極 AI" 拍拍鏡 " 采用的是來自紫光展銳的 W517,還配備 2GB RAM 和 32GB ROM,AI 和 ISP 性能尤為突出,前者是同檔位競品的 4 倍,支持 AI 夜景增強、AI 降噪、AI 防抖等,後者還有雙 ISP 設計方案,配合低功耗表現,可以說很适合 AI 眼鏡這樣的 " 輕 AI" 智能穿戴設備。
顧名思義,閃極 AI" 拍拍鏡 " 的核心就是以第一人稱拍攝記錄,可以理解為 " 頭上長個相機 ",更接近小米前年發布的眼鏡相機,只不過前者的智能化更突出。
閃極 AI 眼鏡智能的地方在于其内置的行業首款 "AI 記憶系統 ",根據小雷的了解,其核心功能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合語音和拍攝内容做圖聲記錄,另一種這是借用 AI 大模型的視覺理解能力,對鏡頭前的物體進行識别并生成答案。
另外,眼鏡的運作不依賴手機更新,可以通過雲端 AI 中心接入 Kimi、豆包、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多個主流大模型,用戶甚至可以把私有的 AI 大模型用到產品中。
類似的輕量化 AI 穿戴設備,Rokid、小度、Meta、谷歌等品牌都有涉足,例如小度在 2024 百度世界大會上推出的小度 AI 眼鏡、Rokid Glasses、Meta Ray-Ban、雷鳥 V3 等。目前正式上市的產品不多,大多要等到 2025 年後。
輕量化 AI 眼鏡總體來說有兩條細分賽道,一條是結合了顯示技術,支持即時信息呈現的,如 Rokid Glasses、谷歌 Glasses Enterprise Edition 2;另一條則是小度、閃極、Meta 這樣的拍攝眼鏡,只負責畫面記錄和語音輸出。
(圖片來自 Rokid)
小雷更加認可後者,功能組成簡單直白,價格更親民,沒什麼畫餅的地方,不用考慮 AR 顯示的适配性,同時适合長期佩戴。正因 " 輕 AI" 特性,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有更直觀的優勢,上手難度低,日常生活中也有場景可以落地。
舉個例子,小雷記性不好容易忘事,關鍵信息經常過目就忘,因為忘記密碼這件事,之前吃過不少虧。還有城市大型商超地下停車場構造復雜,停車位不好找,只能靠記住車位編号縮短找車的時間。對許多人而言,這種瑣碎的日常記錄很有必要,但掏手機的效率有限,這就成了一種痛點。這些的場景下,AI 眼鏡的确能做到 " 對症下藥 "。
坦率來講,閃極 AI" 拍拍鏡 " 的創新含量在小雷看來并不算很高,還是 Meta Ray-Ban 的 " 追随者 " 之一,只是作為一個搭載前沿技術的設備,如何用盡量親民的價格和盡量簡單的功能構成,去引導消費者養成使用 AI 能力的習慣,給市場提供一個足夠入門的選擇,才是更值得企業考慮的方向。
消費者需要的從來都不是前沿尖端的產品,而是買得起且有實用場景的產品。
面對新興行業,企業的第一反應都會是 " 搶占先機一步到位 "。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的确有裡程碑的意義,但因為當下缺乏使用場景和周邊生态适配,體驗往往和廠商設想的概念有很大出入。
核心原因還是產品步子邁得太大,甩開了普通消費者,目前來看還只是一個活在理想狀态的產品。
行業已經有諸多迹象證明了這個結論:混合動力車型取代純電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主力;高階智能輔助駕駛進度快于自動駕駛公司,這些不太激進的保守方案快速占領市場,潛移默化中改變消費者的觀念和使用習慣。
AI 智能眼鏡也是一樣的道理,從創新角度看閃極 AI" 拍拍鏡 " 這樣的產品沒有什麼驚喜,但因為最大限度保留了傳統眼鏡的佩戴體驗,結合輕度的 AI 大模型能力,再加上價格親民,普通消費者更有消費和使用的意願,長期來看更能培養用戶對 AI 功能的粘性。
(圖片來自蘋果)
被寄予厚望的 Vision Pro 搭載了蘋果的一系列的尖端技術,也拿出了革命性的空間互動解決方案,在行業當中影響力不小。現實是,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2024 年前三季度的 Vision Pro 銷量約為 37 萬台,專業分析師預測,到年底還将再售出約 5 萬台。
作為對比,2023 年第二代 Meta Ray-Ban 上市後,一個季度的銷量就超過了第一代全生命周期的出貨量。三個季度的時間,Ray-Ban 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 100 萬台。雖說二者根本不在一條賽道,價格存在巨大差異,但更親民的 Ray-Ban 讓更多人體驗到 AI 功能也是不争的事實。
Vision Pro 等特殊的智能眼鏡設備更加依賴優質内容,對存儲、顯示的要求更高,價格、重量、續航、體驗大幅限制了其使用場景和閱聽人人群。相比之下智能 AI 眼鏡在佩戴體驗和功能性上更适合日常使用,價格具備普适屬性,适用的群體更寬泛,更有在市場中流行的潛力。
稱霸市場的會是 Vision Pro 這樣的 " 重 AI" 智能眼鏡,還是閃極 A1 這一類的 " 輕 AI" 設備?小雷更支持後者。
誠然," 輕 AI" 智能眼鏡也有自己的局限,比如計算能力較弱、内容較少、在融合現實上存在許多挑戰。從形态上來說,閃極 A1 智能眼鏡不失為一個好的拍攝形态,只是受限于體積和成本控制,拍攝質量和防抖效果都會是妥協點。
同時輕量級 AI 眼鏡作為長期佩戴的產品,難免會頻繁出現在公共場所,因偷拍等侵犯個人隐私的問題引發的争議,會是制約這一類產品普及的另一大因素。
這不妨礙 " 輕 AI" 智能設備快速占領市場,便宜、輕便賦予了它這樣的能力,也的确是最适合普羅大眾的入門級 AI 產品。不依賴内容和顯示技術,軟體适配難度較低,廠商更容易在這些小型產品領網域當中積累經驗,為更沉浸的頭戴設備打好技術和用戶基礎。終點和起點之間,閃極選擇了後者。
類似 Vision Pro 等產品體系更復雜,設計更多領網域,顯示技術、計算能力、輕量化三者之間難以取得平衡,更關鍵的是,軟體生态還不完整。Meta、雷鳥等公司對 AI 眼鏡的研發也變得冷靜,2025 年上市的產品,都集中在輕量級 AI 眼鏡上。
從社交平台的一些投票結果也能看出,大家對這種便宜有趣的 " 輕 AI" 設備更感興趣,并表示出需求,可以預見的是,以閃極 AI" 拍拍鏡 " 為代表的輕量級智能設備,會是明年的重頭戲。
(圖片來自小紅書)
小雷不是在給 Vision Pro 們潑冷水,只是在現階段看來,消費市場還沒有創造出一個适合它們的殺手級場景,嘗鮮成本又過高,舞台應該還在更遠的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