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华为乾崑,向最难处攻坚,欢迎阅读。
25/04/27
导语
乾崑智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和理念。
作者丨赛佳彤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何增荣
" 和老款比,这款车有什么改进?"
" 这款新车是纯电驱动,续航里程达到……智能化方面也有很大改动,搭载了自研的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
上海车展某合资品牌展位上,销售员在介绍某款经典油车的新能源版本时,辅助驾驶成为最大宣传点。
作为 " 汽车行业风向标 ",一直以来,上海车展都如多棱镜般折射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进化轨迹。从合资主导到自主崛起,从燃油时代到新能源革命,市场周期律动中上演着残酷的优胜劣汰。而在本届车展,最大的趋势和看点,无疑是智能化汽车占比的节节攀升。
无论是 BBA 为首的传统豪华品牌还是蔚小理等新势力,不管是日系、美系、合资还是自主品牌,搭载最先进辅助驾驶的汽车无一不被放在车展 C 位。在时长普遍被压缩至 30 分钟内的新车发布会,智能辅助驾驶照旧是一众车企的宣传重点,是技术军备竞赛的关键战场。
这种营销策略的集体转向,映射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智能化正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并成为购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根据《2024 大陆集团未来出行趋势调研报告》报告,超 9 成的中国受访者赞同自动驾驶是一项有用的先进技术,88% 中国受访者认为 L2 级辅助驾驶是购车的必要条件或希望下一辆新车具备这一功能。
而在这其中,自轿车、SUV 到 MPV 乃至越野,有一个辅助驾驶体系无所不包;从国企旗下的自主品牌到老牌合资、传统豪华代表,有一个辅助驾驶系统随处可见。
它,就是华为乾崑。
0
1
华为乾崑,车企智能化的金字招牌
" 岚图 FREE+ 首搭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 东风猛士 M817,首次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与天元架构。"
" 传祺向往 S9,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最新 ADS 4。"
……
无一例外,华为乾崑在上海车展开展前一天发布的新一代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华为乾崑智驾 ADS 4,成为所有合作车型宣传时的核心卖点。
甚至不用过多更为细节的解释,只需甩出华为乾崑的名号,便能轻松斩获消费者的绝对信任。毫无疑问,华为乾崑,已经成为车企智能化的金字招牌。
究其原因,一方面,从乾崑智驾 ADS 1.0 到现如今的 ADS 4,华为乾崑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智能辅助驾驶的前列。
2022 年,华为乾崑首个推出城区智能辅助驾驶领航功能(ADS 1.0);2023 年,率先推出无图智能辅助驾驶版本(ADS 2.0);2024 年,ADS 3.0 发布,华为乾崑首个提出车位到车位;而在今年,华为乾崑 ADS 4 重磅亮相,再次将智能辅助驾驶高度推向新的顶点——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技术架构更新到全新 WEWA 架构,也推出了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0;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的高速 L3 商用解决方案,则为高速 L3 正式商用做好了准备。
如果说身为第三者的评定难免有失偏颇,那友商的肯定,则无疑是更为中肯的认可。
" 我们的座舱绝对是行业顶尖,可以说是做得最好。但辅助驾驶的话,和智界相比,我们确实比不过,华为这方面确实是更领先。"
在车展体验某风头无两的新势力高性能轿跑时,其销售抛出了上述一段话。
另一方面,在商业转化维度,华为乾崑对品牌的赋能效应堪称现象级。
问界品牌的爆发式增长最具说服力——问界新 M7 以 19.59 万辆年度交付量登顶 2024 年新势力销冠,今年 3 月上市的问界 M8 更以 4 天狂揽 5 万大定的战绩,刷新智能汽车市场的爆发力认知。
从北汽、上汽、广汽三大国字牌车企,到赛力斯、奇瑞等自主先锋,从阿维塔、岚图、猛士、极狐等新势力标杆,到奥迪为代表的百年豪华品牌,华为乾崑丰富的 " 朋友圈 ",不仅带来了终端市场的销量跃升,更以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了产业的智能升维。
用户的认可,则是车企与华为乾崑合作的助推剂。根据《华为乾崑智 3 月出行报告》,乾崑智能辅助驾驶活跃用户突破 55.84 万人,截止 3 月 31 日,华为乾崑累计智能辅助驾驶总里程超 25 亿公里,智能辅助泊车总使用超 1.64 亿次。
庞大的数据体量表明,华为乾崑不仅实现了对终端潜在用户心智与认知层面的占领,还与老用户保持着频率极高、黏性极强的互动。华为乾崑,自带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合作中可以为车企带来更强的品牌赋能和更多的品牌溢价。
此外,这组数据还明晰了华为乾崑行业标杆的地位,昭示着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已突破规模化应用临界点,迈入了 L3 有条件无人驾驶的前夜。
这恰好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的判断相吻合:"2025 年智能辅助驾驶发展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广度,将有更多车型搭载智能辅助驾驶,全民都可以用上智能辅助驾驶;二是高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将向 L3/L4 无人驾驶发展,带给用户更智能、更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而伴随华为乾崑智驾 ADS 4 的落地,华为乾崑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在高速 L3 商用解决方案的发布中展露无遗。这一前瞻布局,不仅将继续为车企智能化提供领先于行业的方案,还将助推智能化浪潮的大势,带领一众车企迈上 L3 的台阶。
2
攻克复杂用车场景,智驾的更新之道
为何先从高速 L3 开始?业内一致认为,高速路况相对城区而言更加简单,从技术及政策法规等角度出发,应循序渐进,优先从高速 L3 开始。
虽然更加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很多现实的难题需要攻克。为此,华为乾崑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面对可能性只有 1%的长尾难例场景,如对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特殊车辆的识别与避让,对交警及交警手势的识别等,为了高安全性,华为选择义无反顾地投入 99%的精力去突破瓶頸。
与所有科技一样,智能辅助驾驶的最终目的,一是以迅速全面的计算规避潜在风险,保护乘车人的安全,二是以极致的技术,突破限制,将人从单调的机械运动中解放。前者对应的是对安全底线的守护,后者则意味着对技术天花板的突破。
然而,无论是向下扎根,还是向上延展,技术攻坚双重维度的思路别无二致:
那就是对复杂用车场景的攻克。而这,正是华为乾崑 ADS 4 给出的最优解题思路。
" 华为的辅助驾驶,突然要我说比其他品牌哪里好,我还真有点说不出来。但是我也开过其他的车,就这么说吧,只要用了华为,就再回不去了,方方面面的体验实在是没什么话说。" 在与购买新问界 M7 的车主朋友交流后,得到如此反馈。
除却车主的口碑宣传,每一个小长假都是智能辅助驾驶向潜在消费者渗透的大好时机。不妨以即将到来的五一长途出行的全流程体验为例,探讨下华为乾崑 ADS 4 如何突破复杂用车场景,以技术改善用户出游体验。
从弥合 " 体验断点 " 到泊车细节优化,从动态风险预警到紧急状态处置,华为乾崑 ADS 4 既锚定着用户细微但强烈的痛点,又铲除了巨大且极具威胁的危险。
关注用户最细微的需求,是华为乾崑一以贯之的准则。针对车主反馈的高速收费站接管干预,造成高速 " 断点 " 的问题,华为乾崑 ADS 4 更新的车位到车位 P2P 2.0,能够实现畅行高速 ETC,跨城通勤 "0" 干预,完全弥合用户的 " 体验断点 "。
而对于假期出游停车位难寻且极耗时耗力的难题,泊车代驾 VPD 2.0 可自行泊车,且支持跨层停车场,还可代客充电,这对于不会停车的新手司机和迫切想要下车休息的乘客而言尤其友好。
在细节的优化之外,向最难最复杂处攻坚才是华为乾崑这位行业引领者的决胜所在。据了解,华为乾崑 ADS 4 还进行了全维的主动安全更新,搭载了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等功能。
其中,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为华为乾崑首发,实现了小于 200 毫秒的极短检测时延,同时全维协同控制模型,稳控全局。在高速直行、弯道、湿滑路面等场景下,无论前轮或后轮爆胎,都可以保持稳定。
而当驾驶员因假期长途驾驶而疲劳或身体出现意外状况无法掌控车辆时,驾驶员失能辅助则能结合 DMS 摄像头的多模态检测手段 ( 手、眼、头 ) ,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先靠边安全停车,并可以用灯语打出求援信号,将危险降到最低。
华为乾崑对 " 安全长尾 " 的执着,本质上重构了智能驾驶的价值坐标系。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进化法则,实际上是一场关于行业底线的拉升:决定产业高度的并非企业技术长板的耀眼程度,而是整个生态体系中最薄弱环节的突破深度。那些被多数玩家选择性忽视的 1% 极端场景,恰恰构成了智能驾驶安全体系的绝对基准线。
对复杂场景的攻克和对隐性风险的预见性,这二者既是行业集体面临的认知盲點,更是检验技术成色的终极试金石。唯有将研发利刃精准刺入这些技术褶皱的企业,才能穿透智能驾驶的表象繁荣,构建起真正不可逾越的技术护城河。
当行业还沉迷于功能参数的军备竞赛时,华为乾崑已在向安全底线的扎根和向技术瓶颈的突破中,悄然重塑着人类移动生活的安全范式。
华为乾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与理念。
赛佳彤
身体健康,认真努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