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華為乾崑,向最難處攻堅,歡迎閱讀。
25/04/27
導語
乾崑智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出行方式和理念。
作者丨賽佳彤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何增榮
" 和老款比,這款車有什麼改進?"
" 這款新車是純電驅動,續航裡程達到……智能化方面也有很大改動,搭載了自研的 L2 級智能輔助駕駛……。"
上海車展某合資品牌展位上,銷售員在介紹某款經典油車的新能源版本時,輔助駕駛成為最大宣傳點。
作為 " 汽車行業風向标 ",一直以來,上海車展都如多棱鏡般折射着中國汽車工業的進化軌迹。從合資主導到自主崛起,從燃油時代到新能源革命,市場周期律動中上演着殘酷的優勝劣汰。而在本屆車展,最大的趨勢和看點,無疑是智能化汽車占比的節節攀升。
無論是 BBA 為首的傳統豪華品牌還是蔚小理等新勢力,不管是日系、美系、合資還是自主品牌,搭載最先進輔助駕駛的汽車無一不被放在車展 C 位。在時長普遍被壓縮至 30 分鍾内的新車發布會,智能輔助駕駛照舊是一眾車企的宣傳重點,是技術軍備競賽的關鍵戰場。
這種營銷策略的集體轉向,映射出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深層變革:智能化正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睐,并成為購車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根據《2024 大陸集團未來出行趨勢調研報告》報告,超 9 成的中國受訪者贊同自動駕駛是一項有用的先進技術,88% 中國受訪者認為 L2 級輔助駕駛是購車的必要條件或希望下一輛新車具備這一功能。
而在這其中,自轎車、SUV 到 MPV 乃至越野,有一個輔助駕駛體系無所不包;從國企旗下的自主品牌到老牌合資、傳統豪華代表,有一個輔助駕駛系統随處可見。
它,就是華為乾崑。
0
1
華為乾崑,車企智能化的金字招牌
" 岚圖 FREE+ 首搭華為乾崑智駕 ADS 4。"
" 東風猛士 M817,首次搭載華為乾崑智駕 ADS 4 與天元架構。"
" 傳祺向往 S9,首批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最新 ADS 4。"
……
無一例外,華為乾崑在上海車展開展前一天發布的新一代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華為乾崑智駕 ADS 4,成為所有合作車型宣傳時的核心賣點。
甚至不用過多更為細節的解釋,只需甩出華為乾崑的名号,便能輕松斬獲消費者的絕對信任。毫無疑問,華為乾崑,已經成為車企智能化的金字招牌。
究其原因,一方面,從乾崑智駕 ADS 1.0 到現如今的 ADS 4,華為乾崑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智能輔助駕駛的前列。
2022 年,華為乾崑首個推出城區智能輔助駕駛領航功能(ADS 1.0);2023 年,率先推出無圖智能輔助駕駛版本(ADS 2.0);2024 年,ADS 3.0 發布,華為乾崑首個提出車位到車位;而在今年,華為乾崑 ADS 4 重磅亮相,再次将智能輔助駕駛高度推向新的頂點——華為乾崑智駕 ADS 4 技術架構更新到全新 WEWA 架構,也推出了全維防碰撞系統 CAS 4.0;華為乾崑智駕 ADS 4 的高速 L3 商用解決方案,則為高速 L3 正式商用做好了準備。
如果說身為第三者的評定難免有失偏頗,那友商的肯定,則無疑是更為中肯的認可。
" 我們的座艙絕對是行業頂尖,可以說是做得最好。但輔助駕駛的話,和智界相比,我們确實比不過,華為這方面确實是更領先。"
在車展體驗某風頭無兩的新勢力高性能轎跑時,其銷售抛出了上述一段話。
另一方面,在商業轉化維度,華為乾崑對品牌的賦能效應堪稱現象級。
問界品牌的爆發式增長最具說服力——問界新 M7 以 19.59 萬輛年度交付量登頂 2024 年新勢力銷冠,今年 3 月上市的問界 M8 更以 4 天狂攬 5 萬大定的戰績,刷新智能汽車市場的爆發力認知。
從北汽、上汽、廣汽三大國字牌車企,到賽力斯、奇瑞等自主先鋒,從阿維塔、岚圖、猛士、極狐等新勢力标杆,到奧迪為代表的百年豪華品牌,華為乾崑豐富的 " 朋友圈 ",不僅帶來了終端市場的銷量躍升,更以颠覆性技術創新驅動了產業的智能升維。
用戶的認可,則是車企與華為乾崑合作的助推劑。根據《華為乾崑智 3 月出行報告》,乾崑智能輔助駕駛活躍用戶突破 55.84 萬人,截止 3 月 31 日,華為乾崑累計智能輔助駕駛總裡程超 25 億公裡,智能輔助泊車總使用超 1.64 億次。
龐大的數據體量表明,華為乾崑不僅實現了對終端潛在用戶心智與認知層面的占領,還與老用戶保持着頻率極高、黏性極強的互動。華為乾崑,自帶強大的品牌号召力,在合作中可以為車企帶來更強的品牌賦能和更多的品牌溢價。
此外,這組數據還明晰了華為乾崑行業标杆的地位,昭示着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已突破規模化應用臨界點,邁入了 L3 有條件無人駕駛的前夜。
這恰好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靳玉志的判斷相吻合:"2025 年智能輔助駕駛發展主要有兩個趨勢,一是廣度,将有更多車型搭載智能輔助駕駛,全民都可以用上智能輔助駕駛;二是高度,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将向 L3/L4 無人駕駛發展,帶給用戶更智能、更安全的智能輔助駕駛體驗。"
而伴随華為乾崑智駕 ADS 4 的落地,華為乾崑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在高速 L3 商用解決方案的發布中展露無遺。這一前瞻布局,不僅将繼續為車企智能化提供領先于行業的方案,還将助推智能化浪潮的大勢,帶領一眾車企邁上 L3 的台階。
2
攻克復雜用車場景,智駕的更新之道
為何先從高速 L3 開始?業内一致認為,高速路況相對城區而言更加簡單,從技術及政策法規等角度出發,應循序漸進,優先從高速 L3 開始。
雖然更加簡單,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有很多現實的難題需要攻克。為此,華為乾崑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面對可能性只有 1%的長尾難例場景,如對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等特殊車輛的識别與避讓,對交警及交警手勢的識别等,為了高安全性,華為選擇義無反顧地投入 99%的精力去突破瓶頸。
與所有科技一樣,智能輔助駕駛的最終目的,一是以迅速全面的計算規避潛在風險,保護乘車人的安全,二是以極致的技術,突破限制,将人從單調的機械運動中解放。前者對應的是對安全底線的守護,後者則意味着對技術天花板的突破。
然而,無論是向下扎根,還是向上延展,技術攻堅雙重維度的思路别無二致:
那就是對復雜用車場景的攻克。而這,正是華為乾崑 ADS 4 給出的最優解題思路。
" 華為的輔助駕駛,突然要我說比其他品牌哪裡好,我還真有點說不出來。但是我也開過其他的車,就這麼說吧,只要用了華為,就再回不去了,方方面面的體驗實在是沒什麼話說。" 在與購買新問界 M7 的車主朋友交流後,得到如此反饋。
除卻車主的口碑宣傳,每一個小長假都是智能輔助駕駛向潛在消費者滲透的大好時機。不妨以即将到來的五一長途出行的全流程體驗為例,探讨下華為乾崑 ADS 4 如何突破復雜用車場景,以技術改善用戶出遊體驗。
從彌合 " 體驗斷點 " 到泊車細節優化,從動态風險預警到緊急狀态處置,華為乾崑 ADS 4 既錨定着用戶細微但強烈的痛點,又鏟除了巨大且極具威脅的危險。
關注用戶最細微的需求,是華為乾崑一以貫之的準則。針對車主反饋的高速收費站接管幹預,造成高速 " 斷點 " 的問題,華為乾崑 ADS 4 更新的車位到車位 P2P 2.0,能夠實現暢行高速 ETC,跨城通勤 "0" 幹預,完全彌合用戶的 " 體驗斷點 "。
而對于假期出遊停車位難尋且極耗時耗力的難題,泊車代駕 VPD 2.0 可自行泊車,且支持跨層停車場,還可代客充電,這對于不會停車的新手司機和迫切想要下車休息的乘客而言尤其友好。
在細節的優化之外,向最難最復雜處攻堅才是華為乾崑這位行業引領者的決勝所在。據了解,華為乾崑 ADS 4 還進行了全維的主動安全更新,搭載了智駕爆胎穩定控制輔助、駕駛員失能輔助等功能。
其中,智駕爆胎穩定控制輔助為華為乾崑首發,實現了小于 200 毫秒的極短檢測時延,同時全維協同控制模型,穩控全局。在高速直行、彎道、溼滑路面等場景下,無論前輪或後輪爆胎,都可以保持穩定。
而當駕駛員因假期長途駕駛而疲勞或身體出現意外狀況無法掌控車輛時,駕駛員失能輔助則能結合 DMS 攝像頭的多模态檢測手段 ( 手、眼、頭 ) ,采取必要的措施,優先靠邊安全停車,并可以用燈語打出求援信号,将危險降到最低。
華為乾崑對 " 安全長尾 " 的執着,本質上重構了智能駕駛的價值坐标系。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的進化法則,實際上是一場關于行業底線的拉升:決定產業高度的并非企業技術長板的耀眼程度,而是整個生态體系中最薄弱環節的突破深度。那些被多數玩家選擇性忽視的 1% 極端場景,恰恰構成了智能駕駛安全體系的絕對基準線。
對復雜場景的攻克和對隐性風險的預見性,這二者既是行業集體面臨的認知盲點,更是檢驗技術成色的終極試金石。唯有将研發利刃精準刺入這些技術褶皺的企業,才能穿透智能駕駛的表象繁榮,構建起真正不可逾越的技術護城河。
當行業還沉迷于功能參數的軍備競賽時,華為乾崑已在向安全底線的扎根和向技術瓶頸的突破中,悄然重塑着人類移動生活的安全範式。
華為乾崑,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出行方式與理念。
賽佳彤
身體健康,認真努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