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一位中年高管的顿悟: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机会位,欢迎阅读。
内容来源:严复初(小锄头创始人)对话前拼多多全国生鲜行业负责人吴可。
责编 | 金木研
第 7634 篇深度好文:6410 字 | 15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前一段时间,很多大厂批量裁撤或缩编业务线,很多人被迫 " 毕业 "。
大家纷纷到脉脉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个叫吴可的帖子火了,他谈到:" 想不到中年危机能发生在我身上,失业了,被逼退休在家 ",并将自己 4 页半的简历公布出来:" 找不到好的项目,大家看看简历,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翻开吴可的简历,他有一个 " 开挂 " 的前半生。
2005 年,吴可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农业领網域工作。2011 年,他开始在生鲜行业创业,公司做到了 " 安徽第一生鲜宅配 "。折腾几年后,2016 年,他加入阿里巴巴淘鲜达。
2017 年 12 月,吴可操盘腾讯和今日资本投资的谊品生鲜,担任新零售全国总经理。项目失败后,在 2019 年 10 月,他重回阿里巴巴,任职高级运营专家 ( P8 ) ,全国半小时达生鲜菜场负责人,但 1 个月后因家庭原因离职。2020 年 10 月,吴可入职另一家电商巨头,两年后离职。
4 页半的简历,让我们看到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正确的赛道,还有时代的风口,完成了人生逆袭的故事。
如今,吴可走到了人生的中场,成绩、经验、教训都很多。为此,我们将严复初(小锄头创始人)与吴可的对话进行了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一、一直在失败,
但从未偏离成长主线
1. 找工作:基于优势随机叠加
回看我的履历,从一开始刚毕业,就是围绕农业,然后是食品安全,接着是采购供应链,再到前端的营销、运营、品牌,还有线上线下的联动,整个是贯穿成一条线的。
当时,每一段经历,都有若干个机会,但是我不会只看薪资,而是有自己的选项依据。我在去阿里之前做的事情,和我去阿里之后做的事情不完全相同,当时的 HRD 就问:你对职业有什么发展规划?
我跟他说了一个方法,我觉得不仅对我自己有用,对大家都可以做一个参考。
我当时说,我选工作机会,有三种选项:
第一种,因为我会 A,让我去做 B 的事情;
第二种,因为我会 A,让我去做 A;
第三种,不管我会不会 A,都让我去做 B。
我会选择第一种。为什么?因为它是基于我之前的优势,给了一个新的叠加,这个叠加就有可能重新沉淀到我这个 A 的主要支柱上。
这样,我的 A(优势)就像竹子一样越长越大。但不会很乱,而是沿着一个行业从头做到尾,我的核心竞争力一直在变强。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我的简历,有的工作时间很短,而且失败的次数也很多,但最终借着互联网的风口,不影响我能抓住新的机会。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选的每一段工作经历基本上都不重复,但是它们的内在逻辑是连在一起的,这形成了我整个人生的职业规划。
其实,很早的时候,别人就问我——你到底未来想做什么?我一直都是说," 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是没有规划的 "。但这么多年下来,发现我的规划就是 " 基于优势随机叠加 " 这八个字。
2. 战略定位:在弱者里当老大
实际上,我为什么会选择安徽农业大学?
我当时高考的分数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也还行,而安徽农业大学的农学系在当时可能是最低分数线的学校专业。我选这个是因为家里有个亲戚,他在很多年前就是复旦大学的本硕连读,一直是做全球投资。
他当时就告诉我" 你这个腦袋比较笨,你不要去报特别热门的专业,你竞争不过那些人。如果你以后想要发展得好,你就要在比较弱的竞争对手里做老大。"
当时,农学这个专业大家不看好,而我这个亲戚跟我说 " 农学这个专业现在不看好,但是未来恰巧又是各种资本进入的大方向、大趋势,所以你就去报类似这种专业,对于你这个腦袋来说可能是最适合的。"
我当时不太懂,但事后返回去复盘这件事,我觉得我这个亲戚真的是把我的一生都直接定好了。
这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战略规划,战略不是火拼,而是扬长避短。
而我自己本身发展得比较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多强,而是我的这个亲戚可能很早就帮我做好了战略定位。
3. 做长期可沉淀的事
我周围的朋友,经常会盲目地做一些选择,最大的坑在哪里?
在商业里,很多人是哪里挣钱,就往哪里跑。表面上看,你每一次都在挣钱,但你如果没有在抓红利的过程中形成长期沉淀,就失去了 35 岁以后用自己的沉淀优势来挣钱的机会。这是一个最大的坑。
就像游牧业和农业,农业就是找到一个根据地深耕,游牧业就是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美就往哪里去迁移,最后没有根据地。
所以有一个大佬说过一句话——只要是长期没有价值的事情,短期再挣钱都不要去做。只要是长期有价值的事,短期无论多不挣钱都应该去做。
二、所谓成熟,
就是熬过一个个痛苦事件
有一年,我遭遇到几个非常大的变故。首先,我的一个项目失败了,我当时年龄也不小了,我本来以为这个事情可以做一辈子,但是没做好,只能离开。同时,家里人生病,几件事情压在我身上,让我觉得整个人生很黯淡。
虽然相对于其他更辛苦或者遇到更极端情况的人来说,这个不算什么事,但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极端的事情。
也是在那一年,我变得更加成熟,使得我之后做很多事情变得更平和。
我觉得很多事情不应该去盲目地追求,我很喜欢一句话,是《次第花开》这本书写的一句话:有些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些人一辈子在豪宅里逃亡。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在遇到变故之年之后,看了大量宗教的书。我用这些书来清理我的内心。
我觉得人活到一定年龄之后,整个人身体里、思想里充满了糟粕,在佛教里叫 " 业力 ",因为某种欲望带来的各种负向反馈,积累在身体里,进而形成路径依赖,导致自己的下一步行为、思想、心情被严重影响。
很多到了一定年龄的人,比如四五十岁、五六十岁,他们总是唉声叹气的,但还有一些人依然每天很开心。这两种人的区别,可能就是在人生的过程中,前者没有去清理,后者一直在清理。
我希望我每时每刻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最终的结果,它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就像叔本华说的 " 人永远都是在无聊和痛苦之中徘徊 ",你没有追求到这个东西,你就痛苦,追求到了,你就开始进入无聊,然后你又开始给自己设立新的目标,继续进入痛苦循环。
最终,我发现这些东西都不重要,都不是人生真正的产品,人生真正的产品应该是破除我执。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开心,但是没想到我们在追求开心的过程中,反而把自己变得更痛苦。
但是如果我用各种眼前的事,或者用各种外在的痛苦来修炼自己的内心,修炼自己的思绪,让自己能在任何情况下处变不惊,都保持一个平和宁静的态度,这才是达到了开心平静的状态。
三、没有机会位,再努力也没用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做很好的产品才能挣到钱,认真工作就能得到提拔。
我们过去觉得这两句话是对的。但我后来发现不对,比如,我们大学门口的饭店没有市区饭店做得好吃,但是大学门口的饭店每年能挣 30 万,而市区比较好吃的饭店可能很快就关门了,没有人去吃。
再比如,很多领导其实没有他的部下能力强,但却做了领导。
这两件事情,我思考了很多年,我最终发现这是一套商业逻辑——你必须在细分场景当中做到第一名,你就可以借着这个风口一直往上升,而后来者即使比你强一点点,他们都只能在你之下。
刚才讲的产品也是在这个类型中,产品没有绝对的好或绝对不好,而是在那个场景下,用户考虑到他的支出多少,加上用户的需求合在一起能达到的第一名,用户就会觉得好。
所以,大学门口的饭店虽然相对于市区的不太好吃,但是按照那个人群收入,它就是性价比最高的。在市区的饭店味道虽然好一些,但是它可能并不是市区生活的人群觉得性价比最高的。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我们去追寻事业的时候,不要只看努力,不要只看能力,而是学会把握风口。
我前段时间拍了一个小视频,我说,我们跟学习好的人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没有机会拿到一个好机会。
这个社会上, 99% 的工作都不难。但是如果学校不太好,我们就没有机会拿到那个机会,而清华、北大、复旦或者常春藤的学生,很容易拿到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他们就能挣到更多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好、学习不好的人,机会到底在哪里?
我跟大家透露一下,当一些机会刚起步时,那些学校好、学历好或者级别高的人,他们看不上,而这个刚冒头的机会就是我们普通人能顺利成长、顺利晋升的一个法宝。
举个例子,大家都说找工作是金三银四,因为大家都是拿过年终奖之后再去跳槽。我有一个朋友,他之前在京东工作,后来去了阿里,他说找工作最好的机会不是 3 月和 4 月,而是过年前。
这个同学出身不是太好,但他一直发展得不错。他说 "3 月 4 月不好,是因为所有的人都在拿过年终奖之后去找机会,竞争很激烈 "。
所以,他在 12 月份之前去找,不要那个年终奖,这样的话,他就能拿到非常多的跳槽机会,他也是用这个方法一步一步抓到了很多风口。
大家不要相信绝对实力、绝对能力这两个词,而是要明白什么叫相对的机会。
你必须通过一步一步抓机会的能力,再结合你的能力,最终才能达到一个顶峰,而不是像我们小时候傻乎乎的硬拼考试成绩。这依然是一个战略和战术的问题。
四、人的痛苦,
来源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
1. 学会活在当下
人的痛苦是怎么造成的?
当人的大腦形成时间轴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如果人的大腦当中没有时间轴,只有这一秒,他就没有痛苦。比如看电影、打篮球的时候,你都是聚焦在这一秒,很舒服。
但你只要想到明天还有一个什么事情没弄好,你就会担心那个事情,就会痛苦。或者是昨天有个什么事情没干好,有什么后果,你又会痛苦。
但当你把时间轴全删掉,只留这一秒,你就进入了禅定的状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看一场比赛的直播,你不知道结局如何的时候,你会投入极大的专注力去看。但是,很多人去看录播的时候,有人就会在弹幕上提醒 " 进度条已经告诉你结果了 ",可能你就没有多少兴趣往下看了。
2. 人生观、价值观的四个境界
再往上说,这个问题就变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我的价值观是四个词——体验、探索、创造、奉献。这四个词是一个递进关系。
很多人觉得活着不知道追求什么,到底什么有价值。其实,你只要做了第一个词——体验,你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
因为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你能拿到来到这个世界的门票,所以你只要能正常地体验一遍酸甜苦辣,你就已经超过了更多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人。
在体验的基础上,如果你有些好奇心,你就去探索,你可以学习各种东西,你可以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学各种技能,这是一个递进关系。
再往下,你发现众生有一些痛苦,你就想创造一些产品、解决方案为他们服务,这是第三个境界。
再往下到第四个境界,你完全是为了奉献自己,帮助别人,帮助众生。
我觉得这四个是由多到少、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这个就是我的价值观。围绕这四点,我也形成了我的人生时间规划表,按照这个时间表来安排每一天。
3. 人生时间规划表
我这个时间表是这样的,首先有一个人生总纲的说明,然后有一些注意要点,再往下是每天的时间分配。
① 人生总纲
人生总纲里面有一句话,就是我刚才说的 "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这个是给我的一个警钟。
下面一句是卢梭说的 " 一旦到了 40 岁,无论我处境如何,我都决心顺其自然地过好每一天,不再为摆脱困境而挣扎,也绝不再为未来操心。"
心态方面,要做到无私、无执和无亢。这样,你每天才能平和。长期来说,要做基于优势随机叠加实践的事情。
② 注意要点
不过,要注意这五点:
第一,成功都是少数人,坚持不跟风和逆行,只要资产配置好了,收益自然会来。
第二,竞争只会卷,我们一定要围绕自己的核心优势构建长期的护城河,深化自己的定位。
第三,基于优势缩小场景,增加客群密度。
第四,如何安排时间是个人最重要的战略选择,想一想,你会把未来的 1 万个小时用在哪里?
第五,隐形知识是核心,是要亲自下场,看现场,看细节。一般人通过表达无法传递的信息,才是你核心竞争力的组成模块。
③ 时间分配
在这个价值观下,我将每天的时间分为四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叫基本保障。
第一个模块只要做完了,就达到了刚才说的体验过程。这个基本保障每天大概需要用到 4~5 个小时时间。
第一个子模块是我的健康,我需要用 1~2 个小时来锻炼身体。
第二个子模块是关系,我要用两个小时左右来陪家人、陪孩子。
第三个子模块是保险,我要把我全家人和我自己的各种保险买齐。
为什么我把它称为基本保障,是因为这三点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杠杆。
你想一想,你健康了,是不是就开心了?你跟大家关系好,是不是就开心了?你把大家的保险买齐,你是不是这辈子就不太会被一些意外的风险打破生活?所以,这三点是所有人都应该去做的,每天都应该去做好。
第二个大模块是成长闭环,这里主要分为工作、学习、观察、思考和表达,大概每天 5 个小时。
第三个大模块是找增量。我们要创造一个产品,在这个社会上去渗透,最终形成一个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品牌。
第四个大模块是再投资,你需要用你的钱去做一些资产配置。
五、高手,都有完整的知识树
有些人,你问他问题,他很难回答出来,但还有些人就能很系统、很结构化地告诉你。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是这个人心里是否有一棵知识树。如果没有这个树,你学任何东西都记不住它,就像在海面上漂一样,风一吹就走了。
只有从底层构建一棵大树,将你看到的每个知识都安装到某一个模块,才能深刻的记住它。
具体怎么建立呢?
第一,增加你的视角,也就是增加阅读量。因为别人写的书,别人写的文章就是不同的视角,所以你要去扩大你的阅读量,你不一定要读得那么精,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视角。
第二,在这些视角当中,寻找自己想研究的,把这些书找出来,去精读。
第三,保持表达和输出。当你每天保持输出的习惯,你就会发现你的素材不够,倒逼你养成一个输入和思考的习惯,这会让你的知识树比别人长得更大、更完整。
六、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
都要明白这两点
第一,打工和创业区别不大,本质上都是风险收益比。
比如,你特别擅长写作,你既可以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也可以是某一个公司的合作伙伴。但你还是你,你只是选择了自己做或者跟别人合作。
形态不一样,风险也不一样,你自己做风险就高,你跟别人做,风险低,收益也略低。
但如果你没有核心竞争力,选择打工还是选择创业,只是风险大小的区别。
第二,在人生的竞争当中,永远保持高增长和高效率。
如何保证自己有长足的竞争力?核心在于战略,而不是战术。
你千万不要去想 " 我很努力就有竞争力 ",因为别人可能比你更努力。你一定要去看平均数,大家的体力是差不多的,而且你年纪越大,你体力越差。
所以,你不能去比大家都差不多的事,你一定要在某个方向上有绝对的壁垒,绝对的竞争力,你才能挣到钱。
战略这个词听起来很空,是因为大家不知道战略是什么东西。战略的核心非常简单,就是扬长避短。
为什么?如果你的资源跟别人一样,别人已经在某个方向上很强了,你作为后来者,你再去做,肯定是干不过他的。
那应该怎么做?
缩小竞争范围。比如大家都在做手机,你去做手机的作業系統,竞争对手都是一些很弱的玩家,你可能投个 1000 万或者 500 万进去,别人跟你根本没法比,所以你在这一点就做到了战略上的扬长避短。
我们在打工的过程当中,也是这样,千万不要看到什么热门就去做什么。
大家一定记住:所有的利润来自于竞争的终结。你只要做到扬长避短,就终结了竞争,利润就来了。
简单来说,要么是成本有优势,要么是产品有差异化。核心点是竞争对手干不过你。
那么,怎么保证竞争对手干不过你?找更弱的竞争对手。
怎么找更弱的竞争对手?找更小的场景,因为场景越小,份额越小,竞争对手就越少。因为人都是贪心的,能力越强的人越想做大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做一个品类,那个品类全国的份额也就一两个亿。所以,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他随便做,大概就是做了将近一个亿,每年毛利大概 40%。
这就是我想说的,一定要记住选弱的竞争对手,去找更小的场景,找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份额。
七、总结
一个人的成长,与企业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要学会做战略定位,找到发力点;
你要学会找到小场景,用大的资源降维打击;
你要学会找到较弱的对手,用相对优势来 PK。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识树,让自己的底层认知比别人更系统、更完整。
找准自己的机会位,一切努力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9 月 16 日,笔记侠 "AI 新视野,增长新势能 " 第二届新商业智能大会,将在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举办。
众多行业大咖、一线企业、初创公司在这里聚集,分享彼此对 AI 的认知和经验,帮你发现 AI 带来的增长势能,看到未来,融入未来,成为未来!
余票不多,先到先得。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