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一位中年高管的頓悟: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機會位,歡迎閱讀。
内容來源:嚴復初(小鋤頭創始人)對話前拼多多全國生鮮行業負責人吳可。
責編 | 金木研
第 7634 篇深度好文:6410 字 | 15 分鍾閱讀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前一段時間,很多大廠批量裁撤或縮編業務線,很多人被迫 " 畢業 "。
大家紛紛到脈脈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個叫吳可的帖子火了,他談到:" 想不到中年危機能發生在我身上,失業了,被逼退休在家 ",并将自己 4 頁半的簡歷公布出來:" 找不到好的項目,大家看看簡歷,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翻開吳可的簡歷,他有一個 " 開挂 " 的前半生。
2005 年,吳可從安徽農業大學畢業後,一直在農業領網域工作。2011 年,他開始在生鮮行業創業,公司做到了 " 安徽第一生鮮宅配 "。折騰幾年後,2016 年,他加入阿裡巴巴淘鮮達。
2017 年 12 月,吳可操盤騰訊和今日資本投資的誼品生鮮,擔任新零售全國總經理。項目失敗後,在 2019 年 10 月,他重回阿裡巴巴,任職高級運營專家 ( P8 ) ,全國半小時達生鮮菜場負責人,但 1 個月後因家庭原因離職。2020 年 10 月,吳可入職另一家電商巨頭,兩年後離職。
4 頁半的簡歷,讓我們看到的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上正确的賽道,還有時代的風口,完成了人生逆襲的故事。
如今,吳可走到了人生的中場,成績、經驗、教訓都很多。為此,我們将嚴復初(小鋤頭創始人)與吳可的對話進行了整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一、一直在失敗,
但從未偏離成長主線
1. 找工作:基于優勢随機疊加
回看我的履歷,從一開始剛畢業,就是圍繞農業,然後是食品安全,接着是采購供應鏈,再到前端的營銷、運營、品牌,還有線上線下的聯動,整個是貫穿成一條線的。
當時,每一段經歷,都有若幹個機會,但是我不會只看薪資,而是有自己的選項依據。我在去阿裡之前做的事情,和我去阿裡之後做的事情不完全相同,當時的 HRD 就問:你對職業有什麼發展規劃?
我跟他說了一個方法,我覺得不僅對我自己有用,對大家都可以做一個參考。
我當時說,我選工作機會,有三種選項:
第一種,因為我會 A,讓我去做 B 的事情;
第二種,因為我會 A,讓我去做 A;
第三種,不管我會不會 A,都讓我去做 B。
我會選擇第一種。為什麼?因為它是基于我之前的優勢,給了一個新的疊加,這個疊加就有可能重新沉澱到我這個 A 的主要支柱上。
這樣,我的 A(優勢)就像竹子一樣越長越大。但不會很亂,而是沿着一個行業從頭做到尾,我的核心競争力一直在變強。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看我的簡歷,有的工作時間很短,而且失敗的次數也很多,但最終借着互聯網的風口,不影響我能抓住新的機會。
對于我自己來說,我選的每一段工作經歷基本上都不重復,但是它們的内在邏輯是連在一起的,這形成了我整個人生的職業規劃。
其實,很早的時候,别人就問我——你到底未來想做什麼?我一直都是說," 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做什麼,我是沒有規劃的 "。但這麼多年下來,發現我的規劃就是 " 基于優勢随機疊加 " 這八個字。
2. 戰略定位:在弱者裡當老大
實際上,我為什麼會選擇安徽農業大學?
我當時高考的分數雖然不是特别高,但是也還行,而安徽農業大學的農學系在當時可能是最低分數線的學校專業。我選這個是因為家裡有個親戚,他在很多年前就是復旦大學的本碩連讀,一直是做全球投資。
他當時就告訴我" 你這個腦袋比較笨,你不要去報特别熱門的專業,你競争不過那些人。如果你以後想要發展得好,你就要在比較弱的競争對手裡做老大。"
當時,農學這個專業大家不看好,而我這個親戚跟我說 " 農學這個專業現在不看好,但是未來恰巧又是各種資本進入的大方向、大趨勢,所以你就去報類似這種專業,對于你這個腦袋來說可能是最适合的。"
我當時不太懂,但事後返回去復盤這件事,我覺得我這個親戚真的是把我的一生都直接定好了。
這就是一個最重要的戰略規劃,戰略不是火拼,而是揚長避短。
而我自己本身發展得比較快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我的能力多強,而是我的這個親戚可能很早就幫我做好了戰略定位。
3. 做長期可沉澱的事
我周圍的朋友,經常會盲目地做一些選擇,最大的坑在哪裡?
在商業裡,很多人是哪裡掙錢,就往哪裡跑。表面上看,你每一次都在掙錢,但你如果沒有在抓紅利的過程中形成長期沉澱,就失去了 35 歲以後用自己的沉澱優勢來掙錢的機會。這是一個最大的坑。
就像遊牧業和農業,農業就是找到一個根據地深耕,遊牧業就是逐水草而居,哪裡水草豐美就往哪裡去遷移,最後沒有根據地。
所以有一個大佬說過一句話——只要是長期沒有價值的事情,短期再掙錢都不要去做。只要是長期有價值的事,短期無論多不掙錢都應該去做。
二、所謂成熟,
就是熬過一個個痛苦事件
有一年,我遭遇到幾個非常大的變故。首先,我的一個項目失敗了,我當時年齡也不小了,我本來以為這個事情可以做一輩子,但是沒做好,只能離開。同時,家裡人生病,幾件事情壓在我身上,讓我覺得整個人生很黯淡。
雖然相對于其他更辛苦或者遇到更極端情況的人來說,這個不算什麼事,但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很極端的事情。
也是在那一年,我變得更加成熟,使得我之後做很多事情變得更平和。
我覺得很多事情不應該去盲目地追求,我很喜歡一句話,是《次第花開》這本書寫的一句話:有些人居無定所地過着安寧的日子,有些人一輩子在豪宅裡逃亡。
這句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我在遇到變故之年之後,看了大量宗教的書。我用這些書來清理我的内心。
我覺得人活到一定年齡之後,整個人身體裡、思想裡充滿了糟粕,在佛教裡叫 " 業力 ",因為某種欲望帶來的各種負向反饋,積累在身體裡,進而形成路徑依賴,導致自己的下一步行為、思想、心情被嚴重影響。
很多到了一定年齡的人,比如四五十歲、五六十歲,他們總是唉聲嘆氣的,但還有一些人依然每天很開心。這兩種人的區别,可能就是在人生的過程中,前者沒有去清理,後者一直在清理。
我希望我每時每刻像一個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最終的結果,它只是一個結果而已。
就像叔本華說的 " 人永遠都是在無聊和痛苦之中徘徊 ",你沒有追求到這個東西,你就痛苦,追求到了,你就開始進入無聊,然後你又開始給自己設立新的目标,繼續進入痛苦循環。
最終,我發現這些東西都不重要,都不是人生真正的產品,人生真正的產品應該是破除我執。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開心,但是沒想到我們在追求開心的過程中,反而把自己變得更痛苦。
但是如果我用各種眼前的事,或者用各種外在的痛苦來修煉自己的内心,修煉自己的思緒,讓自己能在任何情況下處變不驚,都保持一個平和寧靜的态度,這才是達到了開心平靜的狀态。
三、沒有機會位,再努力也沒用
大家可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做很好的產品才能掙到錢,認真工作就能得到提拔。
我們過去覺得這兩句話是對的。但我後來發現不對,比如,我們大學門口的飯店沒有市區飯店做得好吃,但是大學門口的飯店每年能掙 30 萬,而市區比較好吃的飯店可能很快就關門了,沒有人去吃。
再比如,很多領導其實沒有他的部下能力強,但卻做了領導。
這兩件事情,我思考了很多年,我最終發現這是一套商業邏輯——你必須在細分場景當中做到第一名,你就可以借着這個風口一直往上升,而後來者即使比你強一點點,他們都只能在你之下。
剛才講的產品也是在這個類型中,產品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不好,而是在那個場景下,用戶考慮到他的支出多少,加上用戶的需求合在一起能達到的第一名,用戶就會覺得好。
所以,大學門口的飯店雖然相對于市區的不太好吃,但是按照那個人群收入,它就是性價比最高的。在市區的飯店味道雖然好一些,但是它可能并不是市區生活的人群覺得性價比最高的。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我們去追尋事業的時候,不要只看努力,不要只看能力,而是學會把握風口。
我前段時間拍了一個小視頻,我說,我們跟學習好的人比有一個非常大的劣勢——沒有機會拿到一個好機會。
這個社會上, 99% 的工作都不難。但是如果學校不太好,我們就沒有機會拿到那個機會,而清華、北大、復旦或者常春藤的學生,很容易拿到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他們就能掙到更多的錢。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不好、學習不好的人,機會到底在哪裡?
我跟大家透露一下,當一些機會剛起步時,那些學校好、學歷好或者級别高的人,他們看不上,而這個剛冒頭的機會就是我們普通人能順利成長、順利晉升的一個法寶。
舉個例子,大家都說找工作是金三銀四,因為大家都是拿過年終獎之後再去跳槽。我有一個朋友,他之前在京東工作,後來去了阿裡,他說找工作最好的機會不是 3 月和 4 月,而是過年前。
這個同學出身不是太好,但他一直發展得不錯。他說 "3 月 4 月不好,是因為所有的人都在拿過年終獎之後去找機會,競争很激烈 "。
所以,他在 12 月份之前去找,不要那個年終獎,這樣的話,他就能拿到非常多的跳槽機會,他也是用這個方法一步一步抓到了很多風口。
大家不要相信絕對實力、絕對能力這兩個詞,而是要明白什麼叫相對的機會。
你必須通過一步一步抓機會的能力,再結合你的能力,最終才能達到一個頂峰,而不是像我們小時候傻乎乎的硬拼考試成績。這依然是一個戰略和戰術的問題。
四、人的痛苦,
來源于人生觀、價值觀的模糊
1. 學會活在當下
人的痛苦是怎麼造成的?
當人的大腦形成時間軸的時候,就會產生痛苦。如果人的大腦當中沒有時間軸,只有這一秒,他就沒有痛苦。比如看電影、打籃球的時候,你都是聚焦在這一秒,很舒服。
但你只要想到明天還有一個什麼事情沒弄好,你就會擔心那個事情,就會痛苦。或者是昨天有個什麼事情沒幹好,有什麼後果,你又會痛苦。
但當你把時間軸全删掉,只留這一秒,你就進入了禅定的狀态。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看一場比賽的直播,你不知道結局如何的時候,你會投入極大的專注力去看。但是,很多人去看錄播的時候,有人就會在彈幕上提醒 " 進度條已經告訴你結果了 ",可能你就沒有多少興趣往下看了。
2. 人生觀、價值觀的四個境界
再往上說,這個問題就變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
我的價值觀是四個詞——體驗、探索、創造、奉獻。這四個詞是一個遞進關系。
很多人覺得活着不知道追求什麼,到底什麼有價值。其實,你只要做了第一個詞——體驗,你就已經非常有價值了。
因為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你能拿到來到這個世界的門票,所以你只要能正常地體驗一遍酸甜苦辣,你就已經超過了更多沒有來到這個世界的人。
在體驗的基礎上,如果你有些好奇心,你就去探索,你可以學習各種東西,你可以去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學各種技能,這是一個遞進關系。
再往下,你發現眾生有一些痛苦,你就想創造一些產品、解決方案為他們服務,這是第三個境界。
再往下到第四個境界,你完全是為了奉獻自己,幫助别人,幫助眾生。
我覺得這四個是由多到少、由低到高的遞進關系,這個就是我的價值觀。圍繞這四點,我也形成了我的人生時間規劃表,按照這個時間表來安排每一天。
3. 人生時間規劃表
我這個時間表是這樣的,首先有一個人生總綱的說明,然後有一些注意要點,再往下是每天的時間分配。
① 人生總綱
人生總綱裡面有一句話,就是我剛才說的 "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着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 ",這個是給我的一個警鍾。
下面一句是盧梭說的 " 一旦到了 40 歲,無論我處境如何,我都決心順其自然地過好每一天,不再為擺脫困境而掙扎,也絕不再為未來操心。"
心态方面,要做到無私、無執和無亢。這樣,你每天才能平和。長期來說,要做基于優勢随機疊加實踐的事情。
② 注意要點
不過,要注意這五點:
第一,成功都是少數人,堅持不跟風和逆行,只要資產配置好了,收益自然會來。
第二,競争只會卷,我們一定要圍繞自己的核心優勢構建長期的護城河,深化自己的定位。
第三,基于優勢縮小場景,增加客群密度。
第四,如何安排時間是個人最重要的戰略選擇,想一想,你會把未來的 1 萬個小時用在哪裡?
第五,隐形知識是核心,是要親自下場,看現場,看細節。一般人通過表達無法傳遞的信息,才是你核心競争力的組成模塊。
③ 時間分配
在這個價值觀下,我将每天的時間分為四個模塊:
第一個模塊叫基本保障。
第一個模塊只要做完了,就達到了剛才說的體驗過程。這個基本保障每天大概需要用到 4~5 個小時時間。
第一個子模塊是我的健康,我需要用 1~2 個小時來鍛煉身體。
第二個子模塊是關系,我要用兩個小時左右來陪家人、陪孩子。
第三個子模塊是保險,我要把我全家人和我自己的各種保險買齊。
為什麼我把它稱為基本保障,是因為這三點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杠杆。
你想一想,你健康了,是不是就開心了?你跟大家關系好,是不是就開心了?你把大家的保險買齊,你是不是這輩子就不太會被一些意外的風險打破生活?所以,這三點是所有人都應該去做的,每天都應該去做好。
第二個大模塊是成長閉環,這裡主要分為工作、學習、觀察、思考和表達,大概每天 5 個小時。
第三個大模塊是找增量。我們要創造一個產品,在這個社會上去滲透,最終形成一個自己的商業模式和品牌。
第四個大模塊是再投資,你需要用你的錢去做一些資產配置。
五、高手,都有完整的知識樹
有些人,你問他問題,他很難回答出來,但還有些人就能很系統、很結構化地告訴你。
他們的區别是什麼?
是這個人心裡是否有一棵知識樹。如果沒有這個樹,你學任何東西都記不住它,就像在海面上漂一樣,風一吹就走了。
只有從底層構建一棵大樹,将你看到的每個知識都安裝到某一個模塊,才能深刻的記住它。
具體怎麼建立呢?
第一,增加你的視角,也就是增加閱讀量。因為别人寫的書,别人寫的文章就是不同的視角,所以你要去擴大你的閱讀量,你不一定要讀得那麼精,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視角。
第二,在這些視角當中,尋找自己想研究的,把這些書找出來,去精讀。
第三,保持表達和輸出。當你每天保持輸出的習慣,你就會發現你的素材不夠,倒逼你養成一個輸入和思考的習慣,這會讓你的知識樹比别人長得更大、更完整。
六、無論是創業還是打工,
都要明白這兩點
第一,打工和創業區别不大,本質上都是風險收益比。
比如,你特别擅長寫作,你既可以是一個公司的老板,也可以是某一個公司的合作夥伴。但你還是你,你只是選擇了自己做或者跟别人合作。
形态不一樣,風險也不一樣,你自己做風險就高,你跟别人做,風險低,收益也略低。
但如果你沒有核心競争力,選擇打工還是選擇創業,只是風險大小的區别。
第二,在人生的競争當中,永遠保持高增長和高效率。
如何保證自己有長足的競争力?核心在于戰略,而不是戰術。
你千萬不要去想 " 我很努力就有競争力 ",因為别人可能比你更努力。你一定要去看平均數,大家的體力是差不多的,而且你年紀越大,你體力越差。
所以,你不能去比大家都差不多的事,你一定要在某個方向上有絕對的壁壘,絕對的競争力,你才能掙到錢。
戰略這個詞聽起來很空,是因為大家不知道戰略是什麼東西。戰略的核心非常簡單,就是揚長避短。
為什麼?如果你的資源跟别人一樣,别人已經在某個方向上很強了,你作為後來者,你再去做,肯定是幹不過他的。
那應該怎麼做?
縮小競争範圍。比如大家都在做手機,你去做手機的作業系統,競争對手都是一些很弱的玩家,你可能投個 1000 萬或者 500 萬進去,别人跟你根本沒法比,所以你在這一點就做到了戰略上的揚長避短。
我們在打工的過程當中,也是這樣,千萬不要看到什麼熱門就去做什麼。
大家一定記住:所有的利潤來自于競争的終結。你只要做到揚長避短,就終結了競争,利潤就來了。
簡單來說,要麼是成本有優勢,要麼是產品有差異化。核心點是競争對手幹不過你。
那麼,怎麼保證競争對手幹不過你?找更弱的競争對手。
怎麼找更弱的競争對手?找更小的場景,因為場景越小,份額越小,競争對手就越少。因為人都是貪心的,能力越強的人越想做大的事情。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做一個品類,那個品類全國的份額也就一兩個億。所以,基本上沒有競争對手,他随便做,大概就是做了将近一個億,每年毛利大概 40%。
這就是我想說的,一定要記住選弱的競争對手,去找更小的場景,找相對優勢而不是絕對份額。
七、總結
一個人的成長,與企業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
你要學會做戰略定位,找到發力點;
你要學會找到小場景,用大的資源降維打擊;
你要學會找到較弱的對手,用相對優勢來 PK。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識樹,讓自己的底層認知比别人更系統、更完整。
找準自己的機會位,一切努力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9 月 16 日,筆記俠 "AI 新視野,增長新勢能 " 第二屆新商業智能大會,将在杭州寶盛水博園大酒店舉辦。
眾多行業大咖、一線企業、初創公司在這裡聚集,分享彼此對 AI 的認知和經驗,幫你發現 AI 帶來的增長勢能,看到未來,融入未來,成為未來!
餘票不多,先到先得。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