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民企座谈会那些重要事,欢迎阅读。
作者:陶川 邵翔 钟渝梅
来源:川阅全球宏观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在中美科技竞争前沿一线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出自民企之手的、以 DeepSeek 和《哪吒 2》为代表的现象级产品,无疑是扭转此前宏观叙事主线、振作市场信心的直接 " 导火索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民企已经是国内越来越重要的创新源泉。从有效发明专利的占比来看,上一次民企的加速是在 2018 年,而谈到 2018 和民企这两个关键词,绕不开的一定是当年总书记主持的民营企业座谈会。
2025 年,面临类似的中美竞争环境,民营企业引领的科技创新可能成为破局的重要抓手,政策上的支持也会 " 更上一层楼 "。从这些年民企座谈会的发展变化能看出一些端倪:
2018 年具有 " 里程碑 " 意义的民企座谈会。十九大以来的首次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是 2018 年 11 月由习总书记 " 领衔 " 的,会议共召集了来自计算机、机械、医药、人工智能等领網域的 54 家企业。这一时点也恰逢中美贸易摩擦之际,总书记提出 "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给予了民营企业勇往直前的信心,也给了市场底气。此后,有关于 " 企业 " 的座谈会时常有(多由总理主持召开),但只聚焦于 " 民营企业 " 的座谈会比较少。
2023 年复苏和转型是民企的轉捩點。2022 年 4 月起,私营企业利润累计同比持续处于负增长区间,民企发展面临压力。2023 年 7 月《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提出 " 民营企业家要积极主动与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沟通交流 ",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发改委开始加强与民企的 " 互动 ",7-8 月光是由发改委主任主持的民企座谈会就有五场。2023 年 9 月总书记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 " 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的诉求明显上升。
自此之后,对于民营经济的重视呈现出三个特点:
从全国工商联到民营局,从 " 自己人 " 到 " 娘家人 "。2018 年 11 月总书记在民企座谈会上提出 "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不过在实践中,与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分散在各个部门,民营经济的诉求主要是通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简称 " 全国工商联 "),但后者在性质上是更偏统战性和民间性。2023 年 9 月发改委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简称 " 民营局 "),在顶层设计、统筹全局、协调部分和推动落地上,为民企提供更多的便利,做好民企的 " 娘家人 "。
从行政到法制," 民营经济促进法 " 加速推进。2024 年开始,此前已有颇多宣传的 " 民营经济促进法 " 的立法工作进入 " 快车道 ",从 2024 年 2 月开启起草,到 12 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制化的加速凸显了政策层支持民营经济的决心,希望从制度层面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提振经济和市场的信心。
参会企业:既有 " 新质导向 ",也有 " 因地、因时制宜 "。从历次 " 重量级 " 民企座谈会的参会企业来看,与 " 新质 " 挂钩的企业并不少,大多聚焦于信息技术、机械、汽车制造等领網域,而最近一两年从高端制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未来产业倾斜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当然,哪些企业会参会,其实也看 " 时机 ",比如 2024 年 4-5 月就召开了两场与 " 两新 " 相关的民企座谈会,分别邀请了与消费品、装备设备紧密度较高的企业前来 " 赴约 "。
从地方上,我们也能看出类似的迹象。选取作为 " 民企优等生 " 的江苏、广东、浙江这三个科技大省作为样本,我们发现它们均在与民营企业家的沟通上 " 用心良苦 ",而且近年来也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速度上,2018 年总书记召开民企座谈会后不久,广东、江苏也即刻跟随步伐、召开了省级的民企座谈会。
频率上,浙江在 2023 年 8 月发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后,便开始学习国家发改委、与当地民企进行常态化沟通。
对象上,企业名单 " 含科技量 " 不低,但却并非局限在科技领網域,企业散布在各行各业,浙江省甚至还会与专攻于金融信托、钢结构、管道产品这些细小领網域的企业举行座谈会。在 " 重科技 " 的同时,改善民企信心的关键还要看政策是否 " 全面铺开 "。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