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民企座談會那些重要事,歡迎閱讀。
作者:陶川 邵翔 鍾渝梅
來源:川閱全球宏觀
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在中美科技競争前沿一線的重要性再度凸顯。出自民企之手的、以 DeepSeek 和《哪吒 2》為代表的現象級產品,無疑是扭轉此前宏觀叙事主線、振作市場信心的直接 " 導火索 ",這背後的重要原因是民企已經是國内越來越重要的創新源泉。從有效發明專利的占比來看,上一次民企的加速是在 2018 年,而談到 2018 和民企這兩個關鍵詞,繞不開的一定是當年總書記主持的民營企業座談會。
2025 年,面臨類似的中美競争環境,民營企業引領的科技創新可能成為破局的重要抓手,政策上的支持也會 " 更上一層樓 "。從這些年民企座談會的發展變化能看出一些端倪:
2018 年具有 " 裡程碑 " 意義的民企座談會。十九大以來的首次高規格民營企業座談會,是 2018 年 11 月由習總書記 " 領銜 " 的,會議共召集了來自計算機、機械、醫藥、人工智能等領網域的 54 家企業。這一時點也恰逢中美貿易摩擦之際,總書記提出 " 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給予了民營企業勇往直前的信心,也給了市場底氣。此後,有關于 " 企業 " 的座談會時常有(多由總理主持召開),但只聚焦于 " 民營企業 " 的座談會比較少。
2023 年復蘇和轉型是民企的轉捩點。2022 年 4 月起,私營企業利潤累計同比持續處于負增長區間,民企發展面臨壓力。2023 年 7 月《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提出 " 民營企業家要積極主動與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溝通交流 ",創造了更好的政策環境,發改委開始加強與民企的 " 互動 ",7-8 月光是由發改委主任主持的民企座談會就有五場。2023 年 9 月總書記在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提出 " 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動能,加快產業轉型的訴求明顯上升。
自此之後,對于民營經濟的重視呈現出三個特點:
從全國工商聯到民營局,從 " 自己人 " 到 " 娘家人 "。2018 年 11 月總書記在民企座談會上提出 "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不過在實踐中,與民營經濟相關的政策分散在各個部門,民營經濟的訴求主要是通過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簡稱 " 全國工商聯 "),但後者在性質上是更偏統戰性和民間性。2023 年 9 月發改委正式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簡稱 " 民營局 "),在頂層設計、統籌全局、協調部分和推動落地上,為民企提供更多的便利,做好民企的 " 娘家人 "。
從行政到法制," 民營經濟促進法 " 加速推進。2024 年開始,此前已有頗多宣傳的 " 民營經濟促進法 " 的立法工作進入 " 快車道 ",從 2024 年 2 月開啟起草,到 12 月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制化的加速凸顯了政策層支持民營經濟的決心,希望從制度層面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提振經濟和市場的信心。
參會企業:既有 " 新質導向 ",也有 " 因地、因時制宜 "。從歷次 " 重量級 " 民企座談會的參會企業來看,與 " 新質 " 挂鉤的企業并不少,大多聚焦于信息技術、機械、汽車制造等領網域,而最近一兩年從高端制造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甚至未來產業傾斜的迹象越來越明顯。當然,哪些企業會參會,其實也看 " 時機 ",比如 2024 年 4-5 月就召開了兩場與 " 兩新 " 相關的民企座談會,分别邀請了與消費品、裝備設備緊密度較高的企業前來 " 赴約 "。
從地方上,我們也能看出類似的迹象。選取作為 " 民企優等生 " 的江蘇、廣東、浙江這三個科技大省作為樣本,我們發現它們均在與民營企業家的溝通上 " 用心良苦 ",而且近年來也充分體現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速度上,2018 年總書記召開民企座談會後不久,廣東、江蘇也即刻跟随步伐、召開了省級的民企座談會。
頻率上,浙江在 2023 年 8 月發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後,便開始學習國家發改委、與當地民企進行常态化溝通。
對象上,企業名單 " 含科技量 " 不低,但卻并非局限在科技領網域,企業散布在各行各業,浙江省甚至還會與專攻于金融信托、鋼結構、管道產品這些細小領網域的企業舉行座談會。在 " 重科技 " 的同時,改善民企信心的關鍵還要看政策是否 " 全面鋪開 "。
風險提示:未來政策不及預期;國内經濟形勢變化超預期;出口變動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