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华为营收逼近9000亿顶点!智能汽车业务当年盈利,余承东承诺提前兑现,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营收逼近 9000 亿元的历史顶点,华为终于回到巅峰。
3 月 31 日下午,华为交出了 2024 年的 " 成绩单 "。其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8620.72 亿元,同比增长 22.4%;净利润 626 亿元,同比减少 28%。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华为时隔 4 年之后,营收再度回到 8000 亿元量级。
2020 年,华为年收入曾一度达到 8913.68 亿元的顶点,但随着美国全面展开对华为的技术制裁,包括手机在内的华为业务遭受打击。2021 年其营收一度降至 6000 亿元量级,只有最高时期的七成左右。华为自此踏上了缓慢复苏之路,直到 2024 年迎来爆发,实现超 20% 的增长。
对于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评价称,2024 年华为全体员工努力应对各种外部挑战,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经营质量和运作效率,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 联接产业克服行业投资周期谷底,经营结果保持稳健;计算产业得益于提前十年的布局,抓住 AI 机会取得较大增长;终端重回增长快车道,鸿蒙生态正在取得历史性突破;华为云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数字能源坚持质量优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次实现当年盈利。" 孟晚舟表示。
终端业务凶猛,增收近千亿元
具体来看,华为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终端业务的恢复。2024 年,华为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3390.06 亿元,相较 2023 年的 2451.34 亿元,增加超过 938 亿元,涨幅达到 38.3%,成为绝对数字上增长最多的业务。
在这背后,是过去一年华为手机的亮眼表现。得益于包括麒麟芯片、鸿蒙作業系統在内的技术突破,华为终于走出技术钳制,回归正常产品发布的节奏。过去一年,华为发布了包括 Pura 70 系列、Mate 70 系列、Mate X6 系列、nova 12 系列以及 Mate XT 三折叠在内的多款手机。
丰富的产品开始帮助华为抢下此前失去的市场。调研机构 IDC 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2.86 亿台,同比增长 5.6%。其中,华为以 16.6% 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二,同比增长 50.1%;另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4 四季度,华为以 18.1% 的市场占比重回中国智能机市场份额榜首。
" 随着国产芯片供应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覆盖更多用户群体的 nova 和畅享系列有望帮助 Huawei 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而 HarmonyOS Next 系统将正式成为智能手机,乃至多终端系统生态的重要力量。"IDC 表示。
过去几年,以手机为代表的华为终端业务受外界影响较大,其在整体营收当中的占比,也逐渐从 2020 年的超过 54%,缩减至 2023 年的 35% 左右。但随着 2024 年手机业务的恢复,终端业务的营收占比也已回升至 40% 左右,逐步逼近华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ICT 基础设施业务。
今年 3 月,华为发布了首款搭载原生鸿蒙作業系統的阔折叠手机 Pura X,并同步透露计划于今年 5 月正式发布鸿蒙电腦,想要用持续扩张的鸿蒙生态撬动 Windows 的铜墙铁壁。在此背景下,华为的终端业务能否在 2025 年再度成为第一大业务,值得关注。
余承东承诺提前实现
除终端业务之外,另一个表现亮眼的业务是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实现收入 263.53 亿元,同比增长 474.4%。
而据孟晚舟透露,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经首次实现当年盈利。这比华为车 BU 董事长余承东此前承诺的,还要早上一年。在这背后,是备受关注的华为汽车业务的不断扩张。
华为将旗下汽车业务分为两个部分,即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和华为终端 BG 智选车业务部。目前,华为和车企的合作沿着 3 条路径展开:垂直的零部件模式;HuaweiInside(HI)模式,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智选车模式,即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各个环节,后于 2023 年 11 月改名鸿蒙智行。
前两者均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相关。华为在财报中透露,2024 年初,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了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乾崑品牌。该品牌随之进入高速增长期,2024 年。华为智能部件发货量超过 2300 万件,同比增长了近 7 倍。
华为智能汽车还与 600 多家产业链伙伴达成合作,截至 2024 年底,已经有 15 款合作车型上市,车型覆盖了增程、纯电和混动所有畅销的动力类型,以及轿车、SUV、MPV、硬派越野多种品类。
不过最受市场关注的,仍是鸿蒙智行。目前,鸿蒙智行包含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与北汽蓝谷合作的享界,以及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尊界等四大品牌,以此实现从中高端到超高端市场的全面覆盖。
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鸿蒙智行全年交付量超 43 万辆,连续 5 个月蝉联中国汽车高端市场成交均价第一,取得中国市场 30 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车销售份额第一。
与此同时,鸿蒙智行生态仍在不断扩充。今年 2 月 21 日,上汽集团与华为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協定。協定称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網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有声音认为,这是双方将联合打造鸿蒙智行第 5 界的信号。
但问题是,不断扩充的鸿蒙智行生态,并没能复制此前问界一枝独秀时的成功。尤其进入 2025 年,尽管鸿蒙智行车型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销量并无显著增长。鸿蒙智行整体在今年 2 月交付 21517 辆,低于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和零跑汽车同期数据。而在 2024 年同期,仅问界品牌就交付了 21142 辆汽车。
当合作车企开始增多,华为要如何为它们提供足够的支持,避免体系内耗,成为这家不造车的科技巨头面临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