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数字湾区”建设,又有大消息!,欢迎阅读。
作 者丨马嘉璐 , 魏彤
编 辑丨喻淑琴
数字湾区,前景广阔。9 月 14 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澳门举行。在当天下午,广东省贸促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承办的 " 以数字经济引领创新科技产业发展 " 为主题的平行专题研讨论坛上,以视频形式展示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成果。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强大的人才储备、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丰富的数据资源等优势。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成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动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粤港澳三地共同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创新科技产业的繁荣,也将为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为未来开创更加广阔的前景。
完善湾区 " 硬联通 "" 软衔接 " 机制
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 "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构建形成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 " 四梁八柱 ",为 " 十四五 " 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承上启下,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 等系列檔案,逐步探索出适用性强、特色化程度高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和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網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在政策资源持续发力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 " 硬联通 " 和规则机制 " 软衔接 " 日益完善。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累计建成 5G 基站超 28 万座,用户数超 7500 万户,光端口及用户规模全国第一;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成为全国首个通过 " 点对点 " 跨境光纤网络专线,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 200 余个港澳及海外科研用户团队提供超过 2 亿核时的超算服务。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也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率先对接港澳经济贸易规则,逐步提升大湾区对外开放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数字产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科技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环环相扣,数字产业生态体系初具雏形。有国际影响力的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初具规模,西岸的高端装备制造带正在抓紧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数据显示,2021 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 1300 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 800 家,軟體业务收入、智能终端产量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均领跑全国。截至今年 5 月,粤港澳大湾区已建成 34 家国家级和 71 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
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循环,与之相关的数据信息流通需求日渐旺盛,为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供强大驱动力。
目前,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在建 10 个外贸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运行 6 个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国际贸易 " 单一視窗 " 实现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税务、外汇等 20 多个监管部门数据共享。广东省贸促会推动成立 " 广东国际贸易数字博览馆 " 线上展会平台,为企业提供 " 云参展、云洽谈、云对接、云签约 " 等服务。金融科技联通三地金融市场,也在加快跨境服务的数字化更新步伐,不断提升跨境贸易服务效率。
" 数实融合 " 助力湾区产业数字化转型
广东佛山众陶联项目利用陶瓷行业交易数据,为陶瓷行业企业提供信用证书,有力降低上下游企业交易成本;科达制造突破瓶頸陶瓷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引领非标产品数字化生产创新更新。
众陶联班子成员、总经理助理、CTO、数据管理中心总监孔令超表示,众陶联将继续坚持从产业底层场景出发,运用数据要素构建产业信任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传统产业数字经济新模式,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香港众安银行项目引入虚拟银行,为客户提供新体验,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带领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打造数字产业化创新模範。截至 2023 年 8 月,广州数据交易所已实现累计成交总额超 16 亿元,1081 家会员进场,覆盖 23 个行业类别。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综合金融终端——南财金融终端于 2022 年 9 月重磅上线,承载高价值资讯、数据、模型和算法,为大湾区打造平台级财经数据产品,提供高水平金融信息服务。
南财资管科技部首席执行官汤懿兰表示,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政府在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等方面存在数字化需求,企业和金融机构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这两年以数据为基础,推出了城市通、理财通、资讯通、金融终端以及理财 GPT 等产品,着力解决政府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数字化发展问题,未来基于媒体超越媒体,将为更多政府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在数字经济引领带动下,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正在加速前进。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数字服务贸易平台 DSTP 通过数字化聚合贸易服务资源,打造国际贸易产业互联网新平台。
" 澳优码 " 融合区块链、标识解析等数字技术,提供一码溯源、价值反馈等多重服务,构建质量保障立体体系,实现澳门及内地商品 " 一码通用 ",开启跨境数字贸易新模式。
" 未来,澳优码将全面应用到中葡数字贸易平台,透过可信数据的自由流动,增强‘澳门监制、澳门监造、澳门设计’在国际数字贸易中的影响力,提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加速国内国际双循环。" 澳门融贯投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澳门质量品牌国际认证联盟秘书长陈祥说。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布 " 数据保护与数据跨境服务平台 ",通过 " 技术 + 服务 " 的形式,帮助企业构建数据跨境安全合规的有效路径,促进粤港澳三地数据互通。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表示,我们立足广州南沙,将致力于推动 IPv6 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打造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未来," 数字湾区 " 建设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手棋,牵引带动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21 君荐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