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新车降价又增配,被割了韭菜的老车主却感侥幸?,欢迎阅读。
听说自己刚提的车降价又增配了,老王赶紧跑去 4S 店看了看新车。本想着他会一脸沮丧地走出店门口,没想到他却回了我一句:" 还好,不算被割了韭菜。"
" 新车降了好几万,还增加了那么多配置 ...... 这你都受得了?"
" 本来是受不了的,但今天跑去体验了下新款,感觉还是老款的好。一坐进新款里头,一股难以言状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很不舒服。" 老王说," 新车味道太重了!我买老款的时候也看过展车,一点味道也闻不到,看来新款应该是用了更劣质的材料。"
" 不管打多么惨烈的价格战,车企也还是要考虑盈利的,说不定就在一些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减配了。" 老王最后补了一句。
01 价格战,伤筋动骨!
去年价格战的硝烟,不但没有被龙年的烟花爆竹冲淡,反而更加呛鼻。
当大家都还没从龙年的喜庆中抽身出来的时候,比亚迪就祭出 " 荣耀版 " 这一大招,想要通过 " 电比油低 " 这一战略,去抢占燃油车市场的份额,扩大自己的版图。截至目前,比亚迪几乎全系车型都上了荣耀版,且每一款的价格都足够震撼。
比亚迪之后,其他厂家也都陆续跟进。最近上市的新车,价格都足够震撼。例如预售价本来要去到 12.98 万的奇瑞 iCAR 03,在正式上市的时候就直接把价格下探到了 10.98 万;老款起步要 30 多万的极氪 001,现在只要 26.9 万,并且全系 800V 平台,标配激光雷达;还有很多品牌都推出了不少购车权益,变相参与这场价格战。
" 以前打价格战,大家都还只是用利润来打,不会涉及到生死,无非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已。" 去年,Dearauto 跟某中国品牌的销售老总交流时,对方说道," 现在的价格战许多都已经在用成本打,所以打也死,不打也死。"
这一后果,其实就是让汽车行业变得更加不赚钱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 年汽车行业收入为 10.09 万亿,同比增加了 12%;成本为 8.76 万亿,同比增加了 13%,而利润却只同比增加了 5.9%, 为 0.508 万亿元。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 5.0%,比整个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还要低 0.8 个百分点。
是的,你怎么会想到,被视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国内第二大支柱产业,也已经半只脚踏入科技领網域的汽车行业,不但没有为制造业制造半点溢价,反倒拖了整个制造业盈利水平的后腿。
估计更让你想不到的是,现在价格战打得最是响亮的新能源市场,盈利能力反而是最差的。目前行业内只有三家新能源车企有盈利能力,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和理想,其他车企的新能源业务基本上都是亏损的。
就好比目前已经公布 2023 年财务信息的赛力斯和北汽蓝谷,前者虽然预计的营业收入相较去年有 4.09%-7.02% 的增幅,预计达到 355-365 亿元,但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却还是有 21 亿元 -27 亿元;而后者 2023 年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52 亿元到 -57 亿元,已经连续四年亏损超过 50 亿元。
能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尚且可以为了追求规模而舍弃利润,吹响价格战的号角。但那些还赚不上钱的车企去跟风打价格战,简直就是 " 割肉赔款 ",如果熬不过阵痛期,那最终很可能就会走上末路。
" ‘反商业的价格战’不仅让生产厂家在恶性竞争中难以生存,大量投资者的投资被烧掉,投资上岸遥遥无期。" 北京奔驰的销售老总段建军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说道," 在供应链层面,产品价格被压榨,成本、质量偏向缩减,同时还要面临主机厂倒闭风险。"
02" 品质标准也不是不可以降的。"
为了避免关门倒闭,车企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毫无疑问就是降低成本。就如很多车企老大在价格战打响之后,都呼吁大家别卷价格了,更应该去卷价值,去卷技术,去卷体验,去卷体系能力 ....... 可惜的是,价格战一旦开打,就没有谁能逃避。
" 价格战让企业很被动,如果不应战,可能就要失去这部分市场了。"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 现在,我们每天都围着工程车转,就看看哪里还能降低成本。" 在某汽车研究院做品质管理的小赵跟我们说," 之前网上有一个梗很火,叫什么‘ 100 块钱都不给我’。我们控制成本的时候,100 块都不是小数目。十几块、几块,甚至几毛钱的投入,都是需要斟酌的。"
" 一台车能省 10 块钱,如果每月销量一万台,那一个月就能省 10 万元,一年能省 120 万元。小数总是怕长计的。" 小赵告诉我们,成本管理在汽车行业向来都是严格的,但现在要打价格战,要求就要更高一些了。
" 就像后排的 USB 充电接口,以前我们说要在后排配两个,让左右乘客各一个,到后来,我们就只能配一个。现在,我们直接就配一个点烟器插头。这让每台车都能节省十几二十块。" 小赵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充电接口这配置,很多用户只在乎有没有,可能不太在乎有多少个。
" 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我们讲匠心,要为用户着想,所以能给用户配上的都尽量配上,但现在连自己都生死攸关了,还怎么照顾别人。" 小赵说," 只要不影响消费者买车决策的成本,我们能省就省。"
什么是影响消费者买车决策的成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了解一个概念——感知质量。所谓的感知质量,就是用户所感知到一台车设计和制造的精心程度,是用户对车辆的多重感官印象的综合表现。
我们试车的时候经常会提到的用料、配置、设计、动力等等都属于感知质量的一部分。这当中有容易感知的,例如外观设计、内饰用料、做工、配置和驾驶质感等等;也有一些不易感知的质量,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刚刚提到的新车气味。
高温暴晒之后,成绩最差的甲醛含量是最好的 5.6 倍。
新车的味道是非常容易感知的,就像上文提到的老王,一上车就感知得到优劣了。但是暴晒之后高温状态的味道,以及空调净化这些气味的能力,消费者一般是没机会了解的。车企自然就有机会在这些地方去动手脚了。
某媒体也曾经做过这两方面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常温下大家的成绩大差不差,都是及格的,但在高温暴晒之后,各家成绩天差之别。这就是汽车市场之于消费者的一些信息不对称的地方,也让车企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可操作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对 NVH 性能有决定性因素的隔音棉可以用多也可以用少;防撞梁的厚度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排气管上方的隔热瓦片,可以全覆盖也可以半覆盖,甚至可以没有 ...... 所有这些,别说消费者能不能感知出来,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这玩意。
" 其实每家车企都有他们自己的感知质量标准,只要能在标准之上就行。例如某一项指标它有 1-10 分,及格线是 6 分,以前车企可以力求做到 8 分、9 分,但现在成本有限,可能争取及格就行。" 小赵说," 当然,这个标准也是可以调的,及格线是可以往下降的。"
上图有隔热瓦片,下图没有。有跟没有,在新车感知质量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会影响老车的品质。
03 车企降完,供应商降
价格战的寒气,当然不能只有车企自己承受。汽车这一制造业的特点在于有着非常冗长的上下游供应链,可以将降本的压力分摊到每一个环节,主打一个 " 有难同当 "。
就如前不久召开的供应商大会上,许多中国汽车品牌就提出了要将零部件的采购价格降低 20%。这一番要求引起了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的强烈不满:" 我们关门不做了,可能都要比降 20% 更好。"
不光是上游,连下游的经销商都受到牵连。图:永奥集团倒闭,新车连夜被拖走。
" 汽车是一个规模行业,你生产越多,你的成本越低。" 在广州花都某供应商的品控岗位供职多年的小陈跟 Dearauto 说," 所以我们这些供应商每年都会收到主机厂降价的要求,平均每年 5% 左右。去年打价格战的时候,主机厂对降本的要求就越来越离谱。"
小陈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说明这有多离谱,但徐大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去年车企们打价格战的时候,博世收到的平均降价要求是 15%。按照小陈的说法,这可是要比往常多出超过 10 个百分点。
多出 10 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由德国 Berylls 咨询公司出版的 " 全球 TOP100 零部件供应商榜单 " 显示,2022 年大多数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率只有个位数,只有 15 家的利润率超过 10%,其中博世虽然营收排名第一,但是利润率只有 3.4%。
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降本曲线来走的话,那多出来的 10 个百分点,很可能就让许多零部件供应商由盈转亏。如果还要再下探 5%,那也就如徐大全所说的,关门不做可能更好。
" 关门不做显然不现实。毕竟一家工厂养着这么多人,挂靠着这么多家庭。" 小陈说," 规模降本达不到要求,那就只能降低标准了。我们的客户也是默许的。以前我们的某个客户对螺丝的要求非常高,稍微有点瑕疵都不行,但现在只要没有大问题都可以接受。"
" 唇亡齿寒的道理,主机厂都懂,所以会努力保障我们的利润空间。" 在佛山狮山某零部件供应商工作的小周也提到," 对于我们这些比较小的供应商,主机厂一般都会派工程师下来和我们一起寻找降本的方案。"
" 通常的做法就是原料能降级就降级,工艺可做可不做的就不做。" 小周说道," 例如,以前是用进口原料的,现在都改用国产的原料了;工艺优化喷漆,过去是要做的,现在就不做了。当然,前提是要不影响实际使用。"
座椅生锈的话题时不时就冲上汽车行业的热搜,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就是不美观。
04 那价格战之下,还能买车吗?
按照往常的经验,只要价格足够低,总是能吸引消费者买单。所以汽车市场打起如此惨烈的价格战,我相信在所有人看来,都会觉得势必能刺激消费。
但事实好似并非如此。
麦肯锡最近发布的《2024 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价格战对于市场的刺激非常有限。例如对于 10 万以下的消费市场,只有 20.5% 的消费者认为有刺激作用,有 57.6% 的人觉得没啥效果,而有 21.9% 的人甚至认为有抑制作用。
认为有抑制作用的人里头,当然有持币观望的,觉得未来可能还能降,不着急买,反正也很难涨回去了;当然也有认为 " 便宜没好货 " 的人,认为羊毛出自羊身上,看到价格 " 啪 " 一声直接降了好几万,反而不敢买了。
这心理一点不奇怪。就像是在路边看到有小贩卖着 30 块钱一斤的牛肉干,你第一时间不是冲过去买,而是怀疑—— " 会不会是假牛肉?会不会缺斤少两?" 毕竟,新鲜牛肉市场价也去到了四五十一斤,牛肉干怎么能更便宜。
" 自从降价之后,进店量确实有明显提升,但成交量没有明显增加。" 在佛山海八路从事汽车销售的小巫跟我们说," 有些人可能还在观望,觉得可能还能降。而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新车的质量问题,觉得会有猫腻。"
" 你觉得会有猫腻吗?" 我问他。
" 哪能有什么猫腻!?我们是国企,别的不敢说,起码品控不成问题。" 小巫说," 我们降价的那几款车,虽然说是什么新款,但其实只有铭牌、物料是新的,车还是以前的车,现在卖的也是以前的库存。"
现在有想法买车的人,其实还是可以出手的,但是要注意有两种厂家的车是不能买的。
其一就是销量不高,同时背景也不厚的车企。就类似于威马这种造车新势力,没啥销量也融资不成功,最后就很有可能死在价格战之中。和威马类似的车企有哪些,我们在这就不点名了。反正现在已经传出倒闭信息的,消费者都是要谨慎的。
其二就是自主研发实力不够的车企。其实降本也是一种研发实力。如果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那就知道怎么降本有效且不影响用户体验。但如果只是一些零部件的整合方,那降本的任务很有可能就会落在供应商头上,由他们牵着鼻子走,那砍起成本来自然就没谱了。
另外,研发实力强的,通常也都是规模比较大的车企。产量规模大,成本分摊广,自然就更有底气在不伤害用户体验、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去打价格战。
有两种厂家的车是可以大胆买的。
首先就是你能清楚知道它降价的底气是什么的车企。例如它的规模在最近几年大幅提升,自然也就更有底气去降价。例如比亚迪,年销量规模从三四十万辆,到七八十万辆,到现在 300 万辆,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就让它有了打价格战的底气。
其次就是在品控上一直很有口碑的车企。我不敢保证在如此极端的价格战中,好人不会变成坏人。但是如果他一直对品质很在意,那起码也会比其他人有更大的概率去保证品质,不会让品质太打折扣。
所以,别看价格战之下,车都变便宜了,可以放心冲。相反,买车的时候,除了要看产品力以外,还得看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判断它有没有活下去的资本。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