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7000人大裁员后,德国汽车零部件和轮胎制造商大陆集团宣布:再裁3000人!,欢迎阅读。
>据新华社报道,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和轮胎制造商大陆集团 2 月 18 日宣布,计划在 2026 年年底前再裁减约 3000 个工作岗位,这些岗位集中在研发部门,其中德国本土岗位占比将低于一半。
本次是大陆集团一年多以来第二次宣布裁员,上次裁员规模超过 7000 人。去年 2 月 14 日,大陆集团宣布正在实施其 2023 年 12 月宣布的全球措施,以提高汽车部门的研发效率,这将影响全球约 1750 个工作岗位。此外,大陆集团正在分析莱茵 - 美茵地区的地点合并问题,约 5400 个工作岗位将受到行政精简措施的影响。
实际上,大陆集团的不断裁员,正是德国经济现如今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自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从农业国迅速崛起为工业强国,从煤炭到钢铁,从化工到电气,各领網域的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蓬勃发展。
然而,近几年德国这一传统优势的衰落迹象越发明显,大众汽车、巴斯夫集团、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等多家工业巨头减产、关厂、裁员,企业外迁步伐加快,本国净投资额连年为负值 ……
德国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
大陆集团还表示,计划在 2027 年前将研发投入占比降至 10% 以内。该集团表示,这些措施是公司在面对行业转型和市场挑战时,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目前,大陆集团汽车部门拥有约 9.2 万名员工,其中约 3.1 万人从事研发工作。
大陆集团此前称,汽车子集团计划从 2025 年起每年大幅降低 4 亿欧元成本,例如缩减行政结构、界面、层级和复杂性,简化决策结构与流程。此外,汽车子集团还计划降低研发费用比重,目标短期内将研发净支出降至销售额的 11% 左右(预计 2023 年为 12%),中期降至 10% 以下。
大陆集团正在推动汽车子集团拆分,该计划预计将于今年 3 月获得监事会批准,并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提交至年度股东大会进行决议。正式拆分计划将于 2025 年底完成,预计所有准备工作将在同年第三季度末完成。
大陆集团发布的 2024 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销售额为 98 亿欧元,同比减少 4.0%;调整后的经营性利润增加到 8.73 亿欧元,同比增加 36.0%,对应的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为 8.9%;净利润为 4.86 亿欧元,同比增加 62.8%;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为 3.23 亿欧元,同比减少 30.6%。
大陆集团预计 2024 财年集团销售额约为 395 亿欧元至 420 亿欧元(此前为 400 亿欧元至 425 亿欧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预计约为 6% 至 7%。
德国汽车行业近期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受全球需求波动以及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影响,包括大众、博世、采埃孚等多个德国汽车企业已相继宣布裁员或调整业务结构。
当地时间 2 月 13 日,保时捷人力资源主管 Andreas Haffner 和工会称,保时捷将在德国斯图加特祖文豪森和魏斯阿赫工厂裁员约 1900 人,预计 2029 年前完成。
据了解,保时捷在全球拥有约 42000 名员工,该公司去年已开始通过让临时合同到期的方式在德国裁员。该公司近日还开始谈判,以提前终止首席财务官(CFO)Lutz Meschke 和销售主管 Detlev von Platen 的合同。
据不完全统计,德国汽车产业 2024 年宣布的未来几年裁员总人数超过 7 万人,仅大众汽车一家便计划在 2030 年之前在德裁员 3.5 万人。
除大众外,工业巨头巴斯夫集团在德工厂因亏损严重不得不部分关闭;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决定出售一半钢铁业务,并裁员 1 万多人;采埃孚集团等多家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大规模裁员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彭斐 摄
" 一艘开始进水的船 "
德国经济遇困境
据参考消息网,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 1 月 31 日报道,德国经济历来被比作拉动欧洲经济这趟列车的火车头。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比喻却是 " 一艘开始进水的船 ",没有人知道如何将水排出去。
2024 年,德国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约 3%,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几大行业均陷入谷底,进而拖累了德国 2024 年出口罕见下降 0.8%。
如果说 15 年前,德国还是欧洲的 " 优等生 ",那么现在,德国经济的长期停滞和工业部门,尤其是真正的 " 皇冠上的明珠 " ——汽车行业的不断动荡,已经成为头条新闻。改革和投资迟迟不见踪影,而衰退势头却愈演愈烈。
截至目前,德国工业生产仍低于疫情前 10%。德国工商总会(DIHK)一项调查进一步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公司中有 18% 表示计划迁往国外或减少生产,工业企业中这一比例从 2022 年的 21% 增加到 2024 年的 37%,在能源密集型企业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45%。
这一严峻现实反映在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上。如果不考虑新冠疫情持续了几年,这种情况在和平时期几乎前所未有。
迄今为止发表的数百份分析报告中,没有一份能像 1 月 30 日公布的宏观数据那样清晰。德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倒退了近 10 年。欧盟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人的人均收入在 2024 年降至 36130 欧元,这是自 2016 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水平。
据经济日报,德媒近日报道,2025 年初,德国的失业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2025 年 1 月德国失业人数增加 1.1 万人,达到 288 万人,虽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测的 1.4 万人增幅,但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率升至 6.2%,为 4 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德国失业率的上升反映出德国经济的深度疲软状态。德国经济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明显的下滑,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经价格调整后,2024 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实际下降 0.2%,连续第二年负增长。
2 月 23 日,德国将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随着大选日期临近,失业率的状况无疑将成为各党派竞选的核心议题。选民将通过选票表达对经济政策的期望,而新政府将需要在保持德国经济稳定性与推动必要改革之间找到平衡,以应对当前的就业挑战。
未来,德国需要在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方面作出更大努力,才能扭转失业率上升的趋势。同时,政策制定者必须意识到,解决失业问题不只是通过短期的经济刺激措施,更需长远的战略规划,包括教育改革、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更积极的经济外交等。这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对德国来说,也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一次机遇。
编辑|孙志成 盖源源 杜恒峰
校对 |何小桃
封面图自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界面 · 新闻、经济日报、参考消息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