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财务顾问旧账,渤海证券遭罚,去年来已有五家券商被罚,欢迎阅读。
财联社 2 月 23 日讯(记者 陈俊兰)因历史财务顾问未勤勉尽责,渤海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公告内容,中国证监会对渤海证券历史上担任的有关财务顾问未勤勉尽责案进行了立案调查,现已调查终结。
具体来看,2 月 14 日,渤海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原因为,渤海证券在历史上担任财务顾问期间,渤海证券在开展财务顾问核查工作中,存在对资金来源及实际控制人核查未勤勉尽责的情况,导致所出具的相关核查意见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存在虚假记载,违反了多项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中国证监会责令渤海证券改正,没收业务收入 56.60 万元,并处以 169.81 万元罚款,罚没金额合计 226.41 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渤海证券的上市之路或因这次立案调查受到影响。从时间脉络上看,早在 2016 年 9 月,渤海证券便启动 A 股 IPO 准备工作,2023 年 3 月 17 日接受上交所问询之后,截至目前,距离上次接受问询已过去近一年半,IPO 申请仍无新进展。在资本市场愈发注重合规经营的当下,此次行政处罚不仅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与声誉影响,也让渤海证券的上市之路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因历史财务顾问业务违规被没一罚三
此次渤海证券收到的处罚决定是在 2024 年 4 月被立案调查后的最终处理结果。证监会认为公司在开展财务顾问核查工作中,存在未勤勉尽责的情况,采取责令改正的同时,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三倍罚款。
尽管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未对涉及的具体业务展开详细说明,但透过所提及的违规情形,或指向历史并购重组业务。其中,处罚决定中提到渤海证券违反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项和 2005 年《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相关条例显示,财务顾问应当建立尽职调查制度和具体工作规程,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进行充分、广泛、合理的调查,核查委托人提供的为出具专业意见所需的资料,对委托人披露的内容进行独立判断,并有充分理由确信所作的判断与委托人披露的内容不存在实质性差异。
此外,证券服务机构为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制作、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财务顾问报告、资信评级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檔案,应当勤勉尽责,对所依据的檔案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其制作、出具的檔案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对于此次处罚,渤海证券表示,公司诚恳接受上述问题及处罚,并深刻反思,汲取教训,认真落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坚持举一反三,依法合规、稳慎推进公司各项业务。公司将坚持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指引,坚定践行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切实贯彻落实新 " 国九条 " 要求,不断提升投行执业质量。
渤海证券还提到,目前公司经营状况正常,该事项对公司偿债能力无不利影响。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监管再强调 " 看门人 " 责任
记者留意到,渤海证券来说并不是首次因为财务顾问业务被罚,2020 年 12 月,渤海证券就因财务顾问业务被监管采取出具警示函。易董数据显示,除渤海证券外,2024 年以来,至少有中航证券、光大证券、华创证券、招商证券等 4 家券商因担任财务顾问涉及违反相关条例被罚。
近期,监管部门再次强调压实 " 看门人 " 责任,以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2 月 21 日,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召开 " 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 新闻发布会。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发布会上指出,证监会通过监管执法有效压实了相关各方法律责任,包括大股东、实控人的信义义务," 董监高 " 人员的忠实勤勉义务,中介机构的 " 看门人 " 义务等。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草案)》,明确要求发挥中介机构的 " 看门人 " 作用,防止其与发行人不当利益捆绑,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此外,财政部和证监会还修订了《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完善全流程监管,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