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1G只要1分钱?随身WiFi流量为何那么便宜,欢迎阅读。
内卷的随身 WiFi 市场
100G/0.5 元、1500G/1.9 元、3000G/2.9 元……谁能想到不到 10 元还包邮的随身 WiFi 竟还能搭配如此便宜的流量套餐,从硬體到流量价格,随身 WiFi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似乎陷入了无限内卷的旋涡中,更有品牌为吸引消费者,直接搬出 3000G 试用流量,并承诺 " 效果不满意、网速不快、信号不稳!" 都可以免费退货。
随身 WiFi 流量售价极低
当随身 WiFi 硬體设备已经趋于赠送时,如此低价的流量,让不少消费者疑惑,这些随身 WiFi 厂商究竟靠啥挣钱,毕竟商家如果长期亏损,产品后续服务、质保这些也是极麻烦的事儿。
虽然顾虑不少,但 U 盘大小的随身 WiFi 加上极低价格的流量价格依旧让不少人心动,毕竟户外踏青、自驾甚至出差时,随身 WiFi 本身就是刚需。因此,在真正入手之前,弄清楚随身 WiFi 价格原理、猫腻乃至后续玩法还是相当必要的。
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
随身 WiFi 给人超低价的感觉很多时候同其文字表述和电商价格套餐有一定关系,之所以能做到 10 元内的价格,往往是限定用户选择所谓 " 基础班 +1 个月 10G 流量 " 套餐的,大部分随身 WiFi 很多时候都会提供 " 性能版 "" 旗舰版 "" 顶配版 " 等多个选项让用户在购买时挑选。
以一款 " 基础班(单核双天线、2100 毫安电池)+1 个月 10G 流量 " 套餐仅 6.4 元的随身 WiFi 为例,如果将硬體选择更新为 " 顶配版(3000 毫安、八核八天线)" 后,价格直接从 6.4 元跳升至 106.14 元。
同样的,从基础版、更新版到增强版、性能版、旗舰版,不同版本间的硬體售价差就在二三十元,而流量方面,10G/ 月的流量显然有些捉襟见肘,好在出厂包含的 1 个月流量无论用户如何选择,其价差也就 2 元左右,并不会对整体购买价格产生太大影响,但这一个月本身也不是随身 WiFi 厂商的目标,后期的包月、包年套餐才是这些 WiFi 厂商的目标。
随身 WiFi 后续购买流量价格有所上涨,但比 5G 流量加油包依旧便宜不少
购买硬體时配送的 1 个月流量到期后,用户往往需要单独购买流量,以笔者手上的新讯阿里云套餐为例,300GB/ 月 × 6 个月的流量套餐合计需要 133.4 元,算下来每个月需要 22.2 元,相较中国移动 10 元 15GB 的流量周包而言还是便宜不少。
不过这里需要多留一个心眼的是当下不少随身 WiFi 厂商在电商平台产品选购单或产品详情页中,均取消了流量套餐的详细介绍,用户需要单独联系电商客服,才能以对话的形式了解,但大多数客服也仅告知用户收到随身 WiFi 后扫机身二维码了解确切的流量套餐,多少有些藏着掖着的味道。
03 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
流量低价迷局之本就不贵的流量
这里的 " 本就不贵 " 并不是说当前人们手机使用的 5G 流量不贵,而是大多数低价随身 WiFi 使用的 4G 物联网卡,这类卡是三大运营商为物联网服务企业提供用于智能终端设备联网的卡,仅面对企业用户进行批量销售,普遍用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智能城市、自动售卖机等领網域。
不面向个人用户销售。但目前很多物联企业通过技术手段让手机、平板、随身 WiFi 等设备也可使用,并且流量资费较正常通讯卡相比会有很大优势,加上代理模式的销售推广,从而很多客户为性价比而选择去购买物联卡进行上网。
物联网卡的流量套餐本身就比正常流量套餐便宜,一般代理商的套餐成本价 100G 可能是 20 左右,卖给客户订购 39.9,这中间就产生了近 20 的利润,同时还存在用户激活奖励等返利,代理商正常经营的话也是可以赚钱的,而用户使用这类互联网套餐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网速慢许多。
对于习惯手机 5G 网络的用户而言,4G 物联网卡的上传下载速度多少有些 " 龟速 " 了,不过从解决网络有无的角度看,这样的网速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不过并非所有的商家都愿意赚细水长流的流量钱,不少想赚快钱的随身 WiFi 品牌还是对流量动起了歪腦筋,最常见的就是流量虚标。承诺每个月 100G、300G 的流量可能实际提供不到 50%,类似流量虚跑都是小问题,不少黑心商家直接在流量查询后台动手脚,也许用户实际使用流量仅 5G,后台直接显示使用了 10G、15G 都可以,个人用户几乎不可能查看到 4G 物联网卡的流量详单,可即便用户甘心忍受到手流量减半的不公,WiFi 厂商依旧会玩限速那套把戏,当用户感觉前几个月网速不错,充值年套餐后,就越用越慢、越用越卡。
此外,大流量卡恐怕很大程度上是虚标,以电信的卡为例,运营商规定,单卡单月最高 300G(实量 300G,超过后限速),所以 WiFi 厂商承诺的 1000G、3000G 到手流量究竟有多少呢?
04 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流量低价迷局之文字游戏
流量低价迷局之消失的 SIM 卡插槽
硬體配置是随身 WiFi 产品宣传的重点,不少品牌标榜旗下产品搭载双核、四核甚至八核芯片以强调产品性能,可实际上对于一款售价一二十元的产品而言,以散热为主的稳定性才是性能参数中关键的元素。在大规模使用塑料件的随身 WiFi 产品领網域中,散热栅孔的设计、内部空气流通渠道的设计才是消费者购买随身 WiFi 时应当格外关注的元素。
与此同时,是否留有单独的 SIM 卡插槽,让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 SIM 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支持移动 / 联通 / 电信三网 5G 网络的随身 WiFi 而言,用户选择插入自己的 SIM 卡会极大打开产品使用场景,毕竟一些校园 SIM 卡的流量套餐也相当优惠,性能又远超 4G 物联网卡。
大部分随身 WiFi 产品从利益出发,基本会搭载嵌入式 SIM 物联网卡,而不提供独立的 SIM 插槽,对于这类随身 WiFi 产品,用户如果想要使用自己的 SIM 卡,就需要单独焊 SIM 卡插槽接并刷机才能实现,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用户而言,不如直接在电商平台上淘明确标注产品提供独立 SIM 卡插槽的产品实际,毕竟硬體购买成本并不高。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停用或更换随身 WiFi 绑定 SIM 卡时,一定要对原卡进行注销操作,毕竟每一张 4G 物联网卡在使用之前都有实名注册环节,为避免将来出现麻烦,决定停用或者弃用随身 WiFi 时,建议用户联系物联网平台运营商提交注销信息。
总体而言,随身 WiFi 产品虽然陷阱不少,但其出色的便携性和极低的流量价格,的确能够满足部分场景下网络购物的需要,用户在了解清楚后可决定是否需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