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10年30个亿,“过时”的《封神》无法封神,欢迎阅读。
千呼万唤始出来,国产古装奇幻大片《封神第一部》终于露真容了。
截至 22 日 14 点前,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封神第一部》上映三天,累计票房 1.63 亿,当日票房远低于上映 15 天、排片仅有 14.2% 的《长安三万里》。
而被寄予厚望的开心麻花新作《超能一家人》排片占比 30.8%,反超《封神第一部》的 22.5%,在未来几天,票房后来者居上也有极大的可能。
从 2018 年 9 月开机,一直到今年 7 月上映,《封神》系列前后制作跨度近 5 年,其中一方面是体量庞大,采用了国内之前少见的三部曲套拍模式;另一方面则是中间遇到了疫情,原计划 2020 年暑期上映第一部,一下子延迟了 3 年。
国产古装奇幻片,曾经是国内最为吃香的电影类型,在 2012-2017 年间,有多部作品取得过惊人的票房成绩和良好的口碑。
同为乌尔善导演的《画皮 2》在 2012 年卖了 7.02 亿,许诚毅的两部《捉妖记》卖了 46 亿,周星驰的两部《西游》卖了 28 亿,徐克的三部《狄仁杰》卖了 14 亿。就连上一部登上大银幕的真人版 " 封神故事 "《封神传奇》,在豆瓣评分只有 3.0 的情况下,也卖了 2.83 亿。
但就在 2018 年,也就是《封神》开机的那一年,投资 7.5 亿的 " 史诗大片 "《阿修罗》上映三天后撤档,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 " 惨案 + 闹剧 ",自那之后,国产古装奇幻片的市场情况和路人缘急转直下。
比如,《诛仙 1》4.05 亿,豆瓣 4.5 分;《神探蒲松龄》1.6 亿,豆瓣 3.8 分;《晴雅集》4.51 亿,豆瓣 5.0 分;《赤狐书生》1.85 亿,豆瓣 4.8 分;《侍神令》2.73 亿,豆瓣 5.3 分 …
要知道这当中有多部电影都是在热门档期上映,比如春节档、暑期档、贺岁档等等,但这样的高投入与强大的卡司阵容,与换来的回报实在难成正比。国产古装奇幻片,渐渐成为了国内观众观影选择的 " 避雷区 "。
在这样的情况下,《封神第一部》的到来,显得有些暮气沉沉,也令人感到唏嘘。
「含剧透,请谨慎阅读」
————
电影《封神第一部》的副标题叫 " 朝歌风云 ",讲述了商王殷寿勾结狐妖妲己,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携 " 封神榜 " 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端倪初显 …
在第一部的结尾,放出了彩蛋,闻太师班师回朝,魔家四将及邓婵玉等新人物将现身,可见第二部的制作已经齐备,导演乌尔善在首映礼上说,如果第一部票房好的话,第二部将会在明年暑期上映。
整个系列的配置,即使放到五年后的今天来看,仍然很强劲。
" 封神 " 本身就是一个大 IP,之前改编电视剧版本较多,真人电影很少,近些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等国漫作品的火爆,更是带动了观众对于这一 IP 的热情;主创阵容也称得上是星光璀璨,其中很多人来自于乌尔善上一部作品《寻龙诀》,《寻龙诀》质量很不错,至今仍公认是最好的 " 鬼吹灯 " 电影。
我们在看完影片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影片质量整体是高于预期的,称得上是近几年最好的古装奇幻电影,故事及特效都没有大问题,能看到主创的认真与诚意。
但很多年前有人预言,《封神》将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的天花板,这一点怕是很难做到了。而且在这个暑期档,它虽然是准 10 亿 + 选手,但不一定能卖得过那些比它体量更小的电影。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详细评述一下。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影片的视效,毕竟《封神》三部曲筹备之初最大的噱头就在于盛传的高达 30 亿的投资。
在成片中确实能感觉到电影的 " 贵 ",无论是布景、服装,还是仙术、战争场景的制作,处处都能感受到经费在熊熊燃烧。
据幕后特辑称,影片共有超过 1700 个特效镜头,人物服装造型的款式则来自元明水陆画,装饰图案和纹路来自商代青铜器和玉器。十位画师绘制服装设计稿,妲己的服装参考了诸多古代典籍和古画,并吸取现当代服饰理论。
而为了打造电影中的道具,主创人员查阅了很多专业资料,包括商周古墓的发掘报告,不仅复制还原了历史上的 " 天子驾六 " 马车,更以传统工艺制作出想象中的道具,比如商王殷寿登基大典用于表演 " 玄鸟生商 " 故事的玄鸟,剧组特意找到潍坊风筝的非遗传人用竹子扎制而成。
在看片过程中,能看到包括开篇的冀州城之战、中段的修建摘星楼、结尾的姬发逃离战,和申公豹驱使石像追逐姜子牙等段落,都制作得很逼真。
还有几处主要场景的搭建。朝歌城代表权力与欲望,西岐代表人类世界理想的美好家园,而昆仑仙境的定位则是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场景不同,影片释放出的氛围感也不同。
可以说,乌尔善团队的工匠精神值得鼓励,本身商朝的文化就历史久远,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来接近史实,同时还要保证想象力的体现,着实不易。
不过平心而论,对于已经看惯了大片的观众来说,《封神第一部》略显尴尬的地方在于,似乎并没有特别燃的场景,影片厚重与史诗感有余,但燃点不足,其中很多的部分已经在预告片中有所展现,观众看到之后,虽然会觉得拍的很好很用心,但看完之后可能很难有强烈的情绪共鸣。
毕竟这一年像漫威、DC 这样的好莱坞视效大片,在国内票房表现都十分疲软,可见光靠视效已经难以打动观众。
之所以 " 视效 " 不再是王牌,是因为中国电影早已从 " 视效时代 ",进入到了 " 情绪时代 ",观众更看重一部电影的情绪价值,这方面若能给得充足,哪怕是一部没有明星、投资很小的文艺电影,同样可以创造票房奇迹,去年暑期上映的电影《隐入尘烟》就是最好的证明。
具体到这个暑期档来说,已经上映的《消失的她》和《八角笼中》票房很不错,都是靠情绪取胜,前者精准地击中了当下男女情感关系的痛点,后者则发散了草根 " 生如野草,不屈不挠 " 的精神,令下沉城市的观众格外受触动。
而在人物的塑造上,《封神第一部》也呈现出了比较分化的感觉。
电影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当属纣王、妲己、姬昌、姬发这几位,电影的主叙述视角也是从姬发切入,这是不错的视角选择,过往的 " 封神 " 故事中很少会从他的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
但其余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申公豹、姜王后、比干、伯邑考等人物,则限于时长,都比较 " 工具人 "。尤其是姜子牙、哪吒、杨戬这三位观众们的老朋友,在电影里直接成了喜剧担当,前史都予以舍去,和整体的叙事显得有几分格格不入。
能感受到,乌尔善这次想做的其实是姬发的成长线,所以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他的成长上。
整个第一部也都是在铺垫姬发从对于 " 纣王 " 式父权的迷恋,回归到 " 姬昌 " 式父权的麾下。
一边是 " 勇 ",一边是 " 仁 ",年轻人往往迷恋 " 勇 ",但 " 勇 " 往往与 " 暴 " 相关联,而真正能得天下者,还是要靠 " 仁 "。
这也是《封神》第一部核心的主题。
电影中对于纣王的塑造,也和过往的作品不一样。
之前的纣王都是昏聩无能的形象,受狐妖蛊惑,渐渐走向不归路。
而电影中能看到,纣王的残暴来自于他性格的自卑,他是先帝的第二个儿子,并不受父王待见,被派出去打最危险的仗,王位本来也和他毫无关系。狐妖只是一个导火索,点燃了他心中的欲望,商朝的覆灭并不能完全归咎到红颜祸水上。
相应地,狐妖对纣王的情感也比较复杂。原著中是女娲娘娘派她下来祸乱朝纲,而电影中变成了她意外被纣王所救,所以才会努力满足纣王的一切要求,甚至不惜帮助他弑父杀兄。
李雪健饰演的姬昌是电影中价值观输出的核心,他的很多台词意味深长,比如他对姬发说的:"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这也使得《封神第一部》这部电影在古装奇幻之外多了一些具有人情味的思考。
以姬发为代表,《封神第一部》还构建了一组青年群像,殷郊、崇应彪、姜文焕、鄂顺等,他们性格各异,没有姬发形象那么丰满,但演员们演得都不错,给电影增添了一些青春阳刚的力量。
从一部古装奇幻电影的角度来说,这些点都是不错且有新意的,但是与当下的现实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同期上映的《长安三万里》中,如何将古代的故事,和现代观众产生勾连,这是影片成败的关键。
在选角上,《封神第一部》也面临了很多的争议。
尤其是费翔饰演的纣王和娜然饰演的狐妖,两位演员虽然演得都不错,但由于都是混血,在表演上 " 异網域风情 " 有点重,费翔还好,至少有着王者的霸气,而娜然的表演自曝光以来,很多人都会拿她与温碧霞、张馨予、郭珍霓的版本做对比。
黄渤饰演的姜子牙比较难评判,一方面他与我们印象中的姜子牙很不相符,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中姜子牙回归成凡人,而且早年做过商人,身上具有很强烈的市井气息,从这个角度看,选择黄渤是不错的选择。
但这也需要观众走进影院之后才能感受到,如果从传统印象出发,可能会觉得是乱选角,对影片的兴趣可能也大打折扣。
而在戏份比例上,以姜子牙为代表的 " 昆仑山三人组 " 也确实比较少,出场也很随意,没有太强烈的逻辑,哪吒和杨戬是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不该出现的时候到处闯祸,完全为强推剧情而服务。
所以看完《封神第一部》,如果观众能受触动,更多的可能就是来自于姬昌与姬发的父子情、姬发与殷郊的兄弟情这寥寥几条感情线。
而这对有着情感宣泄出口的年轻观众来说,显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配角方面,夏雨饰演的申公豹和袁泉饰演的姜王后颇为出彩,可惜戏份太少,且没有对手戏,如果这对夫妻能在大银幕上重逢,想必会增加更多话题。
当然因为只是第一部,姜子牙等人的故事可能会在后面两部中再慢慢展开,但是观众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叙事,这三部曲和《唐人街探案》那样相对独立成章的系列电影不同,故事高度衔接,让大家等一年,然后再等一年,才能看完整个故事,是否有这样的耐心,确实要打个问号。
无可否认的是,《封神第一部》会成为国产古装奇幻电影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这座里程碑不仅仅针对于技术和体量,还在于用心打磨一部作品的程度,给了业界拍摄古典神话名著的信心。
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封神第一部》也将成为一条分界线,如果它成功,那古装奇幻片还有存续的可能,如果失败,则将预示着这一类型在电影市场的消亡。
尤其是看到现在迅猛的短视频宣发阵地,《封神第一部》主打青春与认真这两个点,而打开评论区大家仍然会提到《阿修罗》,提到会不会是第二个《封神传奇》,不由得为《封神第一部》也感到一丝悲哀。
它没有错,只是也许有点生不逢时。
回头看文章开篇我们提到的几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古装奇幻片,《画皮 2》的亮点是爱情,如果放到今天还能解读出如何维护家庭关系的意味;《捉妖记》系列则是开发了胡巴这一萌物,角色讨喜进而令大众对故事产生了兴趣;《西游》系列一方面是有着周星驰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是把喜剧与奇幻融合在一起,喜剧一直以来都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元素;《狄仁杰》系列则是强调悬疑感,到后面的作品里悬疑感越来越弱,口碑与市场反馈自然也越来越差。
可见即使是古装奇幻电影,每部电影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有迹可循的,而在这几部电影面前,《封神第一部》能够鹤立鸡群的类型点,就显得乏善可陈了。
时代的车轮无情碾过,《封神》三部曲的意义与价值,可能需要三部都上映后才能做出最终的评判。
但是,基于影片本身质量及当下市场风向的预测,《封神第一部》成为顶级爆款已再无可能。
即使在电影的背后,是无数电影人若干年的付出与心血,但在观众审美和市场取向都今非昔比的当下,《封神》已经难以收获观众的正视和青睐。
这条路,《封神》将走得无比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