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努力读书也找不到工作,欢迎阅读。
《过春天》
教育社会学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读书能改变命运吗?更进一步来问,教育能促进阶层流动、改善社会不平等吗?还是固化阶层差异、再生产社会不平等?
这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今天的文章,学者郑作彧将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解该如何看待 " 教育改变命运 " 的话题。
讲述 | 郑作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来源 | 看理想节目《社会学导航:迷顿人生清醒指北》
01.
力争上游所需的 " 资本 "
在 " 教育可以促进阶层流动 " 这方面,最常听到的大概是 " 读书是穷人翻身的唯一机会 "。
" 读书翻身论 " 的逻辑是,在当代社会,学历决定工作与收入,学历则由考试成绩决定,而考试不看每个人的出身背景,只看每个人的学习努力程度。所以只要努力学习,在未来就会有更大可能性获得好的收入。
虽然会有 " 读书无用论 " 的声音,但只要放大到足以构成 " 社会事实 " 的整体比例,会发现名校毕业的人获得优异工作的比例与可能性远高于学历较低的人。客观来看," 读书无用论 " 从整个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说是不成立的。
同样,有一种声音认为 " 教育会造就阶层固化 "。各种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相比于排名较为普通的中后段高校,顶尖高校的确拥有数量更多或比例更高的出身上层阶级的学生。这在国内外都是一样的,已成为学界共识。
虽然 " 考试不看个人出身,只看学习成果 ",但学习不是只在学校教室,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往往能为子女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学习资源。底层家庭一般多使用 " 限制型符码 ",但上层阶级家庭更偏好使用的是和学校教育一样的 " 精致型符码 "。
《野马分鬃》
但是,上述的 " 资源 " 指的是什么?这里,需要介绍一个在社会学和教育学,或甚至是整个社会科学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
布迪厄出生在法国偏远农村地区的一个家庭里,凭借个人天分进入巴黎顶尖贵族名校,成为社会学大师。但他这一路上遇过很多因出身寒微而来的挫折。
布迪厄年轻时适逢法国二战结束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就是 1945-1975 年,法国史称的 " 辉煌三十年 "。这段期间,整个法国社会都变得越来越有钱,经济方面的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布迪厄却深刻体会到,社会阶层的差异与不平等并没有跟着贫富差距的缩小而变小,而是依然会通过其它形式来维持。
例如,巴黎贵族子弟会以高雅的口音为傲,日常生活是品红酒、比马术。他们一听到布迪厄的乡下口音,会嘲笑他土气。布迪厄的老师雷蒙 · 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是法国知名的社会学家,他曾写过《知识分子的鸦片》,但他也会常常嘲笑布迪厄是乡巴佬。
这样的经历下,布迪厄发展出一套 " 实践理论 "。实践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社会领網域拼命力争上游,在力争上游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学习这个领網域中的竞争规则,将这些规则充分内化,必须要具备某些条件,才能有更好的竞争力。
02.
教育不会带来阶层流动,
而是只会巩固阶层差异?
实践理论中,布迪厄将各个社会领網域称为 " 场網域 ";必须学习与内化的场網域竞争规则,称为 " 惯习 ";而在场網域中进行竞争时需要具备的条件,称为 " 资本 "。其中最重要的是,布迪厄清楚区分出了几种不同的资本类型。
第一种," 经济资本 ";第二种," 社会资本 ",比如人脉、信用、信任、声望等等;第三种," 文化资本 "。
关于文化资本,布迪厄详细区分出三种类型。一种是 " 制度形式 " 的文化资本,意指各种成文的资格证明,例如学历、证照;一种是 " 外化形式 " 的文化资本,比如名画、古董,或是名牌奢侈品收藏;
而这类文化资本主要对应第三种,也是布迪厄非常强调的一种文化资本,即 " 内化形式 " 的文化资本,意指品味、举止、认知观念等等。伯恩斯坦所谓的 " 精致型符码 " 便属于此类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来自于一个人从小在家庭中的耳濡目染。上流阶层的小孩从小就听高雅古典乐、看名画,跟随父母走遍世界各地,拥有双母语或甚至多母语,不用刻意学习就会很多种语言,所谓的 " 名牌穿搭 " 也是这些人日常的穿着习惯," 时尚 " 不是这些人要去了解与追求的,而是这些人就是时尚,是时尚要去追这些人。
《过春天》
布迪厄强调,这三种资本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经济资本可以转换成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以转换成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
简单来说,一个人赚了大钱,可以更容易地凭借自己雄厚的身家扩展人脉。有了人脉,就更能融入上流人士的社交,从而慢慢提升自己的品味。或是一个人若有了更好的学历,有较好的制度形式的文化资本,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提升自己的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多多少少还是可以靠个人努力累积起来,相较之下,文化资本,尤其是内化形式的文化资本,更多仰赖一个人的家庭出身。
布迪厄后来在教育体系里成为顶尖大师,但他始终非常痛恨教育体系。他认为,教育体系是一种通过 " 象征暴力 " 来进行 " 阶级再生产 " 的机构。所谓的 " 象征暴力 ",是指教育机构总是会以各种伪装成自然而然的手段来强制将学生抽成三六九等。
例如,学校明明就是基于精致型符码来授课与考试,对拥有文化资本的学生更为有利,但却总是给人们灌输 " 考试成绩反映个人学习成果 " 这种宛若客观公平的观念。
这种强制手段不是通过身体暴力施加的,而是通过文化观念幽微地施行下去的。在布迪厄看来,教育不会带来阶层流动,而是只会巩固阶层差异。
03.
教育的可能性对所有人开放
又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教育究竟会固化阶层差异,还是可以凭借读书翻身?这里分享一项我的个人研究,我把它命名为 " 教育的时间紧身衣 " 现象。
一旦从 " 时间 " 的角度切入,我们就可以发现," 教育体系 " 是极少数严格遵守由人规定的、纯粹抽象的制式时间来运作的社会领網域。我们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限制之内学习,时间到就考试,考试成绩决定了学习成果的优劣。
一方面," 受教权 " 是现代人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拥有基础知识、获得良好的社会化,才能让所有人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但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学习步调都不是一致的,学好一件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按照受教权的理念,理想的情况应该是,上学读书,学校要把学生教会,除非学生自己弃权。然而现实情况是,学校强迫所有人年龄一到就要上学,如果跟不上,考不好,自己承担后果。这很像发放一个统一尺寸的紧身衣,规定所有人穿上去,如果无法穿上,会成为个人的责任。
《过春天》
" 教育的时间紧身衣 " 现象会造成所有人因为学习步调差异而产生的阶级分层结果。也就是说,只要教育体系还是一种制式的时间体系,必然会造成社会阶层差异。" 阶层固化 " 是教育的时间体制必然产生的后果。
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只要现代社会存在着作为时间体制的教育体系,那么社会就必然会有阶层不平等。我们不能期待教育体系能带来社会平等,因为它是社会不平等的其中一项起源。
但是在这个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教育作为布迪厄所谓的制度性的文化资本,其获得的可能性的确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社会阶层差异是存在的,教育也会巩固这种阶层差异;但我们自己可以通过教育来累积各项可能自己原先并不具备的优势,在这个既定的阶层结构中力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