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努力讀書也找不到工作,歡迎閱讀。
《過春天》
教育社會學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讀書能改變命運嗎?更進一步來問,教育能促進階層流動、改善社會不平等嗎?還是固化階層差異、再生產社會不平等?
這一直是一個很有争議的問題。今天的文章,學者鄭作彧将從社會學的角度,講解該如何看待 " 教育改變命運 " 的話題。
講述 | 鄭作彧,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來源 | 看理想節目《社會學導航:迷頓人生清醒指北》
01.
力争上遊所需的 " 資本 "
在 " 教育可以促進階層流動 " 這方面,最常聽到的大概是 " 讀書是窮人翻身的唯一機會 "。
" 讀書翻身論 " 的邏輯是,在當代社會,學歷決定工作與收入,學歷則由考試成績決定,而考試不看每個人的出身背景,只看每個人的學習努力程度。所以只要努力學習,在未來就會有更大可能性獲得好的收入。
雖然會有 " 讀書無用論 " 的聲音,但只要放大到足以構成 " 社會事實 " 的整體比例,會發現名校畢業的人獲得優異工作的比例與可能性遠高于學歷較低的人。客觀來看," 讀書無用論 " 從整個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說是不成立的。
同樣,有一種聲音認為 " 教育會造就階層固化 "。各種社會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相比于排名較為普通的中後段高校,頂尖高校的确擁有數量更多或比例更高的出身上層階級的學生。這在國内外都是一樣的,已成為學界共識。
雖然 " 考試不看個人出身,只看學習成果 ",但學習不是只在學校教室,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往往能為子女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學習資源。底層家庭一般多使用 " 限制型符碼 ",但上層階級家庭更偏好使用的是和學校教育一樣的 " 精致型符碼 "。
《野馬分鬃》
但是,上述的 " 資源 " 指的是什麼?這裡,需要介紹一個在社會學和教育學,或甚至是整個社會科學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
布迪厄出生在法國偏遠農村地區的一個家庭裡,憑借個人天分進入巴黎頂尖貴族名校,成為社會學大師。但他這一路上遇過很多因出身寒微而來的挫折。
布迪厄年輕時适逢法國二戰結束後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也就是 1945-1975 年,法國史稱的 " 輝煌三十年 "。這段期間,整個法國社會都變得越來越有錢,經濟方面的貧富差距日益縮小。
布迪厄卻深刻體會到,社會階層的差異與不平等并沒有跟着貧富差距的縮小而變小,而是依然會通過其它形式來維持。
例如,巴黎貴族子弟會以高雅的口音為傲,日常生活是品紅酒、比馬術。他們一聽到布迪厄的鄉下口音,會嘲笑他土氣。布迪厄的老師雷蒙 · 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是法國知名的社會學家,他曾寫過《知識分子的鴉片》,但他也會常常嘲笑布迪厄是鄉巴佬。
這樣的經歷下,布迪厄發展出一套 " 實踐理論 "。實踐理論的基本内容是,每個人都會在某個社會領網域拼命力争上遊,在力争上遊的過程中,人們需要學習這個領網域中的競争規則,将這些規則充分内化,必須要具備某些條件,才能有更好的競争力。
02.
教育不會帶來階層流動,
而是只會鞏固階層差異?
實踐理論中,布迪厄将各個社會領網域稱為 " 場網域 ";必須學習與内化的場網域競争規則,稱為 " 慣習 ";而在場網域中進行競争時需要具備的條件,稱為 " 資本 "。其中最重要的是,布迪厄清楚區分出了幾種不同的資本類型。
第一種," 經濟資本 ";第二種," 社會資本 ",比如人脈、信用、信任、聲望等等;第三種," 文化資本 "。
關于文化資本,布迪厄詳細區分出三種類型。一種是 " 制度形式 " 的文化資本,意指各種成文的資格證明,例如學歷、證照;一種是 " 外化形式 " 的文化資本,比如名畫、古董,或是名牌奢侈品收藏;
而這類文化資本主要對應第三種,也是布迪厄非常強調的一種文化資本,即 " 内化形式 " 的文化資本,意指品味、舉止、認知觀念等等。伯恩斯坦所謂的 " 精致型符碼 " 便屬于此類文化資本。
文化資本來自于一個人從小在家庭中的耳濡目染。上流階層的小孩從小就聽高雅古典樂、看名畫,跟随父母走遍世界各地,擁有雙母語或甚至多母語,不用刻意學習就會很多種語言,所謂的 " 名牌穿搭 " 也是這些人日常的穿着習慣," 時尚 " 不是這些人要去了解與追求的,而是這些人就是時尚,是時尚要去追這些人。
《過春天》
布迪厄強調,這三種資本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換。經濟資本可以轉換成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可以轉換成文化資本,文化資本也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
簡單來說,一個人賺了大錢,可以更容易地憑借自己雄厚的身家擴展人脈。有了人脈,就更能融入上流人士的社交,從而慢慢提升自己的品味。或是一個人若有了更好的學歷,有較好的制度形式的文化資本,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提升自己的經濟資本。
經濟資本與社會資本多多少少還是可以靠個人努力累積起來,相較之下,文化資本,尤其是内化形式的文化資本,更多仰賴一個人的家庭出身。
布迪厄後來在教育體系裡成為頂尖大師,但他始終非常痛恨教育體系。他認為,教育體系是一種通過 " 象征暴力 " 來進行 " 階級再生產 " 的機構。所謂的 " 象征暴力 ",是指教育機構總是會以各種偽裝成自然而然的手段來強制将學生抽成三六九等。
例如,學校明明就是基于精致型符碼來授課與考試,對擁有文化資本的學生更為有利,但卻總是給人們灌輸 " 考試成績反映個人學習成果 " 這種宛若客觀公平的觀念。
這種強制手段不是通過身體暴力施加的,而是通過文化觀念幽微地施行下去的。在布迪厄看來,教育不會帶來階層流動,而是只會鞏固階層差異。
03.
教育的可能性對所有人開放
又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教育究竟會固化階層差異,還是可以憑借讀書翻身?這裡分享一項我的個人研究,我把它命名為 " 教育的時間緊身衣 " 現象。
一旦從 " 時間 " 的角度切入,我們就可以發現," 教育體系 " 是極少數嚴格遵守由人規定的、純粹抽象的制式時間來運作的社會領網域。我們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限制之内學習,時間到就考試,考試成績決定了學習成果的優劣。
一方面," 受教權 " 是現代人的基本權利,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權利,擁有基礎知識、獲得良好的社會化,才能讓所有人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但另一方面,每個人的學習步調都不是一致的,學好一件事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按照受教權的理念,理想的情況應該是,上學讀書,學校要把學生教會,除非學生自己棄權。然而現實情況是,學校強迫所有人年齡一到就要上學,如果跟不上,考不好,自己承擔後果。這很像發放一個統一尺寸的緊身衣,規定所有人穿上去,如果無法穿上,會成為個人的責任。
《過春天》
" 教育的時間緊身衣 " 現象會造成所有人因為學習步調差異而產生的階級分層結果。也就是說,只要教育體系還是一種制式的時間體系,必然會造成社會階層差異。" 階層固化 " 是教育的時間體制必然產生的後果。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只要現代社會存在着作為時間體制的教育體系,那麼社會就必然會有階層不平等。我們不能期待教育體系能帶來社會平等,因為它是社會不平等的其中一項起源。
但是在這個特定的社會結構中,教育作為布迪厄所謂的制度性的文化資本,其獲得的可能性的确是對所有人開放的。
社會階層差異是存在的,教育也會鞏固這種階層差異;但我們自己可以通過教育來累積各項可能自己原先并不具備的優勢,在這個既定的階層結構中力争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