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巴伦周刊:外资重返中国股票,欢迎阅读。
在特朗普政府掀起贸易战,搅得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之际,中国股票却一片火热景象。知名财经媒体《巴伦周刊》最新撰文称,投资中国的乐观情绪已经重新被点燃,外国投资者不再回避中国股票,反而是在积极寻找买入机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3 月 7 日,MSCI 中国指数飙升了 20%,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与此同时,由于投资者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变动感到不安,纳指已跌入回调区網域,标普 500 指数本周创下了 9 月 6 日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在中国股票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巴伦周刊》指出,空头开始重新为中国股票估值。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其团队在最新研报中,已将 MSCI 中国指数的评级上调至了标配 ( Equal-weight )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 2025 年底,MSCI 中国指数将达到 77 点,较之前 63 点的目标位预测大幅上调;并将恒生指数的年底目标位从 19400 点上调至 24000 点,对沪深 300 指数的目标位预期则维持在 4200 点。
《巴伦周刊》表示,虽然中国股票已经上涨了不少,但价格依旧便宜。MSCI 中国指数未来 12 个月市盈率为 12 倍,相比之下,标普 500 未来 12 月市盈率为 22 倍。
市场可能会继续因为关税问题而出现波动,但中国有足够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来应对不确定因素,这也是中国股票上涨的最大推动力。
此外,中国在战略领網域的积极投资正在带来回报,全球大部分地区将用到中国科技,无论是新能源、5G、汽车还是 DeepSeek,都有望为中国科技公司的广阔生态系统带来利润和估值的增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 的横空出世是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对全球投资者的震撼。在全球资金的追捧下,恒生科技指数今年已经累计上涨 35%。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系列技术进展正在给美国科技股带来压力,即使是积极的业绩也未能提振信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对美国市场高估值的担忧,正在助长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泡沫破裂的前景。
看涨中国
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外资机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高盛分析师预计,随着全球基金加大对中国的敞口,目前港股可能仍是投资者的首选,不过近期 A 股的动能也可能有所改善。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其团队表示,MSCI 中国指数在未来 12 个月内将达到 85 点,高于他们之前设定的目标位 75 点;并将沪深 300 指数未来 12 个月的目标位从 4600 点上调至了 4700 点,上行空间达到了 19%。
英仕曼集团多策略股票业务主管 Edward Cole 表示,他预计股价触底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将给中国股票带来的新升值,将推动投资回升," 中国股票是 2025 年最确信的交易之一 "。
Wedbush 分析师 Dan Ives 表示,投资者们正在试图押注中国科技市场,这是一个明智之举。正是由于在人工智能领網域取得成功,全球投资者都看好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