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巴倫周刊:外資重返中國股票,歡迎閱讀。
在特朗普政府掀起貿易戰,攪得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安之際,中國股票卻一片火熱景象。知名财經媒體《巴倫周刊》最新撰文稱,投資中國的樂觀情緒已經重新被點燃,外國投資者不再回避中國股票,反而是在積極尋找買入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3 月 7 日,MSCI 中國指數飙升了 20%,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與此同時,由于投資者對特朗普關稅政策反復變動感到不安,納指已跌入回調區網域,标普 500 指數本周創下了 9 月 6 日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在中國股票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巴倫周刊》指出,空頭開始重新為中國股票估值。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滢及其團隊在最新研報中,已将 MSCI 中國指數的評級上調至了标配 ( Equal-weight ) 。
摩根士丹利預計,到 2025 年底,MSCI 中國指數将達到 77 點,較之前 63 點的目标位預測大幅上調;并将恒生指數的年底目标位從 19400 點上調至 24000 點,對滬深 300 指數的目标位預期則維持在 4200 點。
《巴倫周刊》表示,雖然中國股票已經上漲了不少,但價格依舊便宜。MSCI 中國指數未來 12 個月市盈率為 12 倍,相比之下,标普 500 未來 12 月市盈率為 22 倍。
市場可能會繼續因為關稅問題而出現波動,但中國有足夠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來應對不确定因素,這也是中國股票上漲的最大推動力。
此外,中國在戰略領網域的積極投資正在帶來回報,全球大部分地區将用到中國科技,無論是新能源、5G、汽車還是 DeepSeek,都有望為中國科技公司的廣闊生态系統帶來利潤和估值的增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 的橫空出世是世界人工智能發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對全球投資者的震撼。在全球資金的追捧下,恒生科技指數今年已經累計上漲 35%。
與此同時,中國的一系列技術進展正在給美國科技股帶來壓力,即使是積極的業績也未能提振信心。宏觀經濟的不确定性和對美國市場高估值的擔憂,正在助長人工智能驅動的科技泡沫破裂的前景。
看漲中國
而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外資機構持續看好中國市場。高盛分析師預計,随着全球基金加大對中國的敞口,目前港股可能仍是投資者的首選,不過近期 A 股的動能也可能有所改善。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及其團隊表示,MSCI 中國指數在未來 12 個月内将達到 85 點,高于他們之前設定的目标位 75 點;并将滬深 300 指數未來 12 個月的目标位從 4600 點上調至了 4700 點,上行空間達到了 19%。
英仕曼集團多策略股票業務主管 Edward Cole 表示,他預計股價觸底以及中國人工智能創新将給中國股票帶來的新升值,将推動投資回升," 中國股票是 2025 年最确信的交易之一 "。
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表示,投資者們正在試圖押注中國科技市場,這是一個明智之舉。正是由于在人工智能領網域取得成功,全球投資者都看好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