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诺华、百济“割席”背后:TIGIT是一条怎样的赛道,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医曜
从百济神州引进 TIGIT 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一年半后,诺华最终决定放弃了这款潜力产品。
诺华当初为了得到欧司珀利单抗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的权益,不惜给出 3 亿美元首付款,最高 18.95 亿美元里程碑款,以及 20%-25% 分级许可费的高价。在 TIGIT 靶点这条潜力赛道上,诺华可谓是一掷千金。
在放弃欧司珀利单抗后,诺华将不再向百济神州支付后续款项,而百济神州也自然而然地收回了这款药物的海外权益。那么当时诺华为何如此看重欧司珀利单抗?它所放弃的 TIGIT 靶点又是一条怎样的赛道?
TIGIT 被视为第二个 PD-1
K 药带火了 PD-1 赛道,也让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正式成为市场主流。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主要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激活免疫系统达到攻击癌细胞的目的。
现阶段已经成药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靶点共有 PD-1、CTLA-4 和 LAG-3 三个,能够称得上是大品类的唯有 PD-1 靶点。一直以来,业界都希望能够找到第二个 PD-1 靶点,而与 PD-1 有诸多相似之处的 TIGIT 就成为最受关注的靶点:它们都在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记忆 T 细胞中表达,已经成药的 LAG-3 却不具备这个特点。
图:免疫检查点靶点,来源:西南证券
同时,TIGIT 还是一个极为年轻的靶点,它在 2009 年才被基因泰克发现。年轻的靶点意味着,任何药企都可以参与到这个赛道的竞争,大药企除了资金更充沛外,并不拥有创新型药企所无法跨越的专利壁垒。也就是说,如果有玩家能够在 TIGIT 赛道率先突围,那么其就是 first in class 产品,快速形成技术壁垒,与老靶点相比无疑更容易建立竞争护城河。
复刻 PD-1 赛道的商业奇迹,成为下一个 "PD-1",这是市场对于 TIGIT 靶点的期待。
巨头企业扎堆入局
正是基于下一个 "PD-1" 的预期,TIGIT 靶点迅速成为巨头药企们争相布局的风口赛道。
纵观 TIGIT 靶点目前的竞争格局,罗氏、吉利德、默沙东、百济神州的 TIGIT 管线均已进入临床三期,属于第一竞争梯队。阿斯利康、BMS、GSK、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复宏汉霖均进入临床二期。
图:全球在研 TIGIT 管线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
罗氏、吉利德、默沙东、阿斯利康、BMS、GSK 等国际巨头扎堆布局的情况下,百济神州的 BGB-A1217 依然能够跻身第一梯队,这足以印证其研发竞争力在全球都是很强的。能够跻身 TIGIT 靶点第一梯队,这正是诺华看中百济神州的地方。
实际上,通过授权引进方式布局 TIGIT 靶点的并非诺华一家,吉利德、阿斯利康、BMS、GSK 等公司其实均是通过授权引进方式实现快速入局的。
图:TIGIT 靶点 BD 交易一览,来源:锦缎研究院
从交易时间着眼,2021 年为 BD 交易发生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交易金额较高的时期。在那一时间段中,GSK 为引进 TIGIT 抑制剂光首付款就付了 6.25 亿美元,整个交易金额更是高达 15 亿美元,而诺华虽然仅支付了 3 亿美元的首付款,但整个 BD 交易总金额是最高的达到 18.95 亿美元。
即使耗费数亿美金也要占据一席之地,从 BD 交易中投资者很容易看出药企对于 TIGIT 靶点的期望之高。
败走肺癌大市场
TIGIT 毕竟是一个年轻的靶点,在这个赛道中没有标准答案给药企参考,因此选择怎样的研发方式,甚至能不能研发成功,都是没有确定答案的。
由于 TIGIT 抑制剂单用药效微弱,因此行业将药物联用作为主要突破口。但与谁联用?又作用于哪些适应症?这些都是需要药企不断摸索的。在摸索的过程中,各家制药巨头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放到了肺癌这个大适应症之上。
(1)罗氏
作为 TIGIT 靶点的发现者,罗氏是目前这一赛道的领军者,它选择 TIGIT 与 PD-1 联用的方案重点聚焦肺癌赛道。选择肺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 PD-1 抑制剂的必争之地,K 药和 O 药都是在拿下关键的肺癌适应症后才获得快速增长的,对于错失 PD-1 红利的罗氏而言,肺癌无疑是心中的一根刺。
然而,在肺癌适应症中,罗氏的进展却并不顺利,先后在广泛期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NSCLC)两大适应症连续失利,这甚至让行业对于 TIGIT 靶点的前景产生质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头铁的罗氏也不得不低头,在今年 ACSO 上,罗氏选择将适应症切换至肝癌,并以 42.5% 的可观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11.1%。
图:罗氏 Ib/II 期 Morpheus-Liver 研究数据
(2)默沙东
同样聚焦于肺癌适应症的还有默沙东,他们选择 K 药 +TIGIT 的给药方式希望攻克 NSCLC。尽管默沙东在 PD-1 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但却依然在这次药物联用中失败了,实验数据远不如安慰剂。
经历失败后,默沙东痛定思痛,重新调整思路,将破局方向切换至黑色素瘤,并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数据。在未来,他们大概率继续将黑色素瘤作为 TIGIT 联用方案的突破口。
(3)BMS
在 PD-1 领網域,BMS 拥有 "O 药 +Y 药 " 的杀手锏,他们同样希望将这一杀手锏复制到 TIGIT 战场。"O 药 +Y 药 +TIGIT" 联用方案集合了 PD-1、CTLA-4、TIGIT 三大免疫检查点,希望通过叠 "buff" 的方式来攻占肺癌市场。然而,在临床试验推进的过程中,BMS 公司却在药物联用时观测到毒性,因此他们最终不得不终止了肺癌适应症的研发。
与罗氏和默沙东类似,在肺癌场景失败后,BMS 并没有放弃 TIGIT 靶点,而是转而聚焦卵巢癌这一新适应症,以期能够在 TIGIT 靶点取得突破。
(4)阿斯利康
在几大巨头中,阿斯利康算得上另辟蹊径,它没有选择 TIGIT 与 PD-1 联用的方案,而是聚焦于 PD-1/TIGIT 双抗药物的研发。由于阿斯利康在 TIGIT 赛道布局较早,因此其几乎以白菜的价格从 Compugen 拿下了 TIGIT 药物。路线的差异,让阿斯利康成为第一梯队之外最受关注的 TIGIT 药物。
诺华的退出,不是 TIGIT 的失败
即使是全球巨头药企,也在 TIGIT 靶点遭遇接二连三的失败,尤其在肺癌适应症几乎全灭之后,各家药企均开始了完全不同的适应症探索。这些情况足以表明,TIGIT 靶点既充满了不确定性,又存在着极大的机会。
诺华放弃欧司珀利单抗很可能是因为 TIGIT 靶点在肺癌适应症的连续失利,这不得不是一种遗憾。毕竟从目前各家巨头公司的布局观测,TIGIT 靶点依然充满着机会。
与诺华分手后,百济神州相关 TIGIT 靶点布局实则遭遇一定的变动。此前百济神州计划在全球开展两项关于欧司珀利单抗治疗 NSCLC 的三期临床,可在诺华退出后,百济神州将只会继续之前一项试验的患者入组,而另一项试验将被停止。
不过鉴于全球医药巨头都选择暂时放弃肺癌适应症,百济神州及时止损,停止其中一项 NSCLC 试验的做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实,除肺癌适应症外,欧司珀利单抗还有其他 7 大适应症,包括肝癌、宫颈癌、食道鳞癌等热门癌种。
从 TIGIT 靶点发展轨迹看,这个赛道目前正处于路线切换阶段,由万众瞩目的肺癌切换至其他癌种。这个过程中并未有胜出者,同时也依然存在诸多机会,因此临床进度居前的百济神州依然颇具竞争力。
简单而言,作为一个新兴靶点,巨头公司的失败并没有减弱它的价值,TIGIT 靶点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发展机遇,它在肺癌之外依然有很多潜力可挖。诺华选择放弃欧司珀利单抗,这只是诺华的失败,而不是 TIGIT 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