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諾華、百濟“割席”背後:TIGIT是一條怎樣的賽道,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醫曜
從百濟神州引進 TIGIT 抑制劑歐司珀利單抗一年半後,諾華最終決定放棄了這款潛力產品。
諾華當初為了得到歐司珀利單抗在北美、歐洲和日本的權益,不惜給出 3 億美元首付款,最高 18.95 億美元裏程碑款,以及 20%-25% 分級許可費的高價。在 TIGIT 靶點這條潛力賽道上,諾華可謂是一擲千金。
在放棄歐司珀利單抗後,諾華将不再向百濟神州支付後續款項,而百濟神州也自然而然地收回了這款藥物的海外權益。那麼當時諾華為何如此看重歐司珀利單抗?它所放棄的 TIGIT 靶點又是一條怎樣的賽道?
TIGIT 被視為第二個 PD-1
K 藥帶火了 PD-1 賽道,也讓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正式成為市場主流。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主要通過阻斷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信号傳導通路,從而激活免疫系統達到攻擊癌細胞的目的。
現階段已經成藥的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的靶點共有 PD-1、CTLA-4 和 LAG-3 三個,能夠稱得上是大品類的唯有 PD-1 靶點。一直以來,業界都希望能夠找到第二個 PD-1 靶點,而與 PD-1 有諸多相似之處的 TIGIT 就成為最受關注的靶點:它們都在具有幹細胞特征的記憶 T 細胞中表達,已經成藥的 LAG-3 卻不具備這個特點。
圖:免疫檢查點靶點,來源:西南證券
同時,TIGIT 還是一個極為年輕的靶點,它在 2009 年才被基因泰克發現。年輕的靶點意味着,任何藥企都可以參與到這個賽道的競争,大藥企除了資金更充沛外,并不擁有創新型藥企所無法跨越的專利壁壘。也就是説,如果有玩家能夠在 TIGIT 賽道率先突圍,那麼其就是 first in class 產品,快速形成技術壁壘,與老靶點相比無疑更容易建立競争護城河。
復刻 PD-1 賽道的商業奇迹,成為下一個 "PD-1",這是市場對于 TIGIT 靶點的期待。
巨頭企業扎堆入局
正是基于下一個 "PD-1" 的預期,TIGIT 靶點迅速成為巨頭藥企們争相布局的風口賽道。
縱觀 TIGIT 靶點目前的競争格局,羅氏、吉利德、默沙東、百濟神州的 TIGIT 管線均已進入臨床三期,屬于第一競争梯隊。阿斯利康、BMS、GSK、澤璟制藥、君實生物、復宏漢霖均進入臨床二期。
圖:全球在研 TIGIT 管線一覽,來源:錦緞研究院
羅氏、吉利德、默沙東、阿斯利康、BMS、GSK 等國際巨頭扎堆布局的情況下,百濟神州的 BGB-A1217 依然能夠跻身第一梯隊,這足以印證其研發競争力在全球都是很強的。能夠跻身 TIGIT 靶點第一梯隊,這正是諾華看中百濟神州的地方。
實際上,通過授權引進方式布局 TIGIT 靶點的并非諾華一家,吉利德、阿斯利康、BMS、GSK 等公司其實均是通過授權引進方式實現快速入局的。
圖:TIGIT 靶點 BD 交易一覽,來源:錦緞研究院
從交易時間着眼,2021 年為 BD 交易發生的高峰期,同時也是交易金額較高的時期。在那一時間段中,GSK 為引進 TIGIT 抑制劑光首付款就付了 6.25 億美元,整個交易金額更是高達 15 億美元,而諾華雖然僅支付了 3 億美元的首付款,但整個 BD 交易總金額是最高的達到 18.95 億美元。
即使耗費數億美金也要占據一席之地,從 BD 交易中投資者很容易看出藥企對于 TIGIT 靶點的期望之高。
敗走肺癌大市場
TIGIT 畢竟是一個年輕的靶點,在這個賽道中沒有标準答案給藥企參考,因此選擇怎樣的研發方式,甚至能不能研發成功,都是沒有确定答案的。
由于 TIGIT 抑制劑單用藥效微弱,因此行業将藥物聯用作為主要突破口。但與誰聯用?又作用于哪些适應症?這些都是需要藥企不斷摸索的。在摸索的過程中,各家制藥巨頭不約而同地将注意力放到了肺癌這個大适應症之上。
(1)羅氏
作為 TIGIT 靶點的發現者,羅氏是目前這一賽道的領軍者,它選擇 TIGIT 與 PD-1 聯用的方案重點聚焦肺癌賽道。選擇肺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 PD-1 抑制劑的必争之地,K 藥和 O 藥都是在拿下關鍵的肺癌适應症後才獲得快速增長的,對于錯失 PD-1 紅利的羅氏而言,肺癌無疑是心中的一根刺。
然而,在肺癌适應症中,羅氏的進展卻并不順利,先後在廣泛期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NSCLC)兩大适應症連續失利,這甚至讓行業對于 TIGIT 靶點的前景產生質疑。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頭鐵的羅氏也不得不低頭,在今年 ACSO 上,羅氏選擇将适應症切換至肝癌,并以 42.5% 的可觀緩解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 11.1%。
圖:羅氏 Ib/II 期 Morpheus-Liver 研究數據
(2)默沙東
同樣聚焦于肺癌适應症的還有默沙東,他們選擇 K 藥 +TIGIT 的給藥方式希望攻克 NSCLC。盡管默沙東在 PD-1 擁有豐富的成功經驗,但卻依然在這次藥物聯用中失敗了,實驗數據遠不如安慰劑。
經歷失敗後,默沙東痛定思痛,重新調整思路,将破局方向切換至黑色素瘤,并同樣取得了不錯的數據。在未來,他們大概率繼續将黑色素瘤作為 TIGIT 聯用方案的突破口。
(3)BMS
在 PD-1 領網域,BMS 擁有 "O 藥 +Y 藥 " 的殺手锏,他們同樣希望将這一殺手锏復制到 TIGIT 戰場。"O 藥 +Y 藥 +TIGIT" 聯用方案集合了 PD-1、CTLA-4、TIGIT 三大免疫檢查點,希望通過疊 "buff" 的方式來攻占肺癌市場。然而,在臨床試驗推進的過程中,BMS 公司卻在藥物聯用時觀測到毒性,因此他們最終不得不終止了肺癌适應症的研發。
與羅氏和默沙東類似,在肺癌場景失敗後,BMS 并沒有放棄 TIGIT 靶點,而是轉而聚焦卵巢癌這一新适應症,以期能夠在 TIGIT 靶點取得突破。
(4)阿斯利康
在幾大巨頭中,阿斯利康算得上另辟蹊徑,它沒有選擇 TIGIT 與 PD-1 聯用的方案,而是聚焦于 PD-1/TIGIT 雙抗藥物的研發。由于阿斯利康在 TIGIT 賽道布局較早,因此其幾乎以白菜的價格從 Compugen 拿下了 TIGIT 藥物。路線的差異,讓阿斯利康成為第一梯隊之外最受關注的 TIGIT 藥物。
諾華的退出,不是 TIGIT 的失敗
即使是全球巨頭藥企,也在 TIGIT 靶點遭遇接二連三的失敗,尤其在肺癌适應症幾乎全滅之後,各家藥企均開始了完全不同的适應症探索。這些情況足以表明,TIGIT 靶點既充滿了不确定性,又存在着極大的機會。
諾華放棄歐司珀利單抗很可能是因為 TIGIT 靶點在肺癌适應症的連續失利,這不得不是一種遺憾。畢竟從目前各家巨頭公司的布局觀測,TIGIT 靶點依然充滿着機會。
與諾華分手後,百濟神州相關 TIGIT 靶點布局實則遭遇一定的變動。此前百濟神州計劃在全球開展兩項關于歐司珀利單抗治療 NSCLC 的三期臨床,可在諾華退出後,百濟神州将只會繼續之前一項試驗的患者入組,而另一項試驗将被停止。
不過鑑于全球醫藥巨頭都選擇暫時放棄肺癌适應症,百濟神州及時止損,停止其中一項 NSCLC 試驗的做法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其實,除肺癌适應症外,歐司珀利單抗還有其他 7 大适應症,包括肝癌、宮頸癌、食道鱗癌等熱門癌種。
從 TIGIT 靶點發展軌迹看,這個賽道目前正處于路線切換階段,由萬眾矚目的肺癌切換至其他癌種。這個過程中并未有勝出者,同時也依然存在諸多機會,因此臨床進度居前的百濟神州依然頗具競争力。
簡單而言,作為一個新興靶點,巨頭公司的失敗并沒有減弱它的價值,TIGIT 靶點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發展機遇,它在肺癌之外依然有很多潛力可挖。諾華選擇放棄歐司珀利單抗,這只是諾華的失敗,而不是 TIGIT 的。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