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樊振东看了场霉霉的演唱会,咋就崇洋媚外了?,欢迎阅读。
当下公共语境中 " 辱华 " 的标准在一些人的嘴里越来越模糊,甚至没有标准,即便逻辑牵强附会,甚至事实无中生有。
撰文丨张同
3 月 12 日,乒乓国手樊振东 1 ∶ 3 爆冷输给了队友林诗栋。输球之后又有人唱衰樊振东—— " 看霉霉的演唱会误了训练 "、" 去看演唱会的时候,我就猜到了心思不在打球上 "。
此前的 3 月 8 日,樊振东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段在美国歌手泰勒 · 斯威夫特(昵称 " 霉霉 ")新加坡演唱会上的跟唱视频后,不久就登上了国内热搜。
图 / 视频截图
其中有网友锐评:" 一个代表 gj(国家)的知名运动员,公开喜欢国外明星是不是不太好啊?国内他没有喜欢的明星吗?"
看演唱会本是一件不能再正常的追星活动,樊振东却被网民因此而指责 " 崇洋媚外 ",实在是出人意料。
要知道,那只是一段一分多钟的唱歌视频,甚至都涉及不到什么观点表达,樊振东并没有说什么 " 我没有喜欢的中国歌手,我只喜欢霉霉 " 之类的实锤歧视观点,如此都能够被某些人上纲上线、扣上 " 崇洋媚外 " 的帽子,实在是魔幻。
仔细掰扯起来,中国有不少歌迷前往国外参加霉霉的演唱会,甚至也不乏明星,但这位博主精准撇开其他歌迷,定位到樊振东这个歌迷的 " 国家运动员 " 身份和霉霉的 " 国外明星 " 标签对比,其背后的用意也不言而喻。
图 / 网络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指责的 " 双标 " 之处," 外国人喜欢中国明星=走出国际、国际大咖;中国人喜欢外国明星=崇洋媚外 "。
当然,大多数人都能够识别出这种指责背后的 " 其心可诛 ",也没有给运动员造成大面积的负面舆论,但这种 " 扣帽子 " 的态势在舆论场的扩大化,值得整个社会警惕。此个案多多少少也能折射出来在当下舆论场中,国内一些网民在 " 华 " 与 " 外 " 互动时对 " 华 " 呈现出来的恶意。
在讨论 " 辱 " 之前,我们要先看到底有没有 " 崇 "。
泰勒 · 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the Eras tour)呈现了霉霉音乐生涯 10 张专辑内 40 余首歌曲。虽然在国内的讨论声势不大,但过去整整一年在全球的热度都居高不下。
2023 年首轮全球巡演(共 66 场),其北美区 53 场巡演带动了全美近 50 亿经济增长,也吸引了不少北美政商娱各界名人到场打卡。
从纯粹商业的角度来看,时代巡回演唱会确实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产品,而且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灯光服装舞美,或是换衣服、转场这些流畅的细节,其成品都代表了北美顶尖音乐工业的水准。
因为演唱会的大获成功,霉霉也发行了《泰勒 · 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大电影,在全球上映。截至 2024 年 3 月 7 日,全球票房超过 2.6 亿美元,该大电影也成为了全球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演唱会电影。无论是演唱会的商业价值,还是演唱会大电影的票房收入,都可以看到泰勒 · 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成就的实至名归。
▲大电影《泰勒 · 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剧照(图 / 豆瓣)
而从国人的记忆来看,在 21 世纪初全球化的背景下,欧美娱乐、日韩娱乐的文化产品也相继进入中国,音乐产品、影视产品深刻地影响一批 90 后观众。
不止是泰勒 · 斯威夫特,同一时期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北美青少年歌手还有艾薇儿、贾斯汀 · 比伯、赛琳娜 · 戈麦斯等,这里面有迪士尼童星,也有纯粹的歌手,和当时的国内歌手一样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相当一批周杰伦的粉丝,也是霉霉的粉丝。
霉霉 2010 年之前的大热单曲是很多 90 后的童年回忆,如今,能够在演唱会现场再次听到现场版的演唱,和其他粉丝一起合唱,倒是成了很多人的 " 爷青回 " 系列,这怎能用一句 " 崇洋 " 就简单地盖棺定论呢?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 " 崇洋媚外 ",还是 " 辱华媚外 ",网民在使用这些词语时,本身就暗含了比较 " 华 " 与 " 外 " 优劣的意思。而既然有比较的意思存在,自然也避免不了 " 歧视 " 和 " 反歧视 " 的争议。
需要明确的是," 反歧视 " 一词也来自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经常在种族议题上被使用,比如众所周知的 " 黑人的命也是命 " ( BLM ) 运动。但他们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判定标准," 阵营外的人做有罪推论,阵营内的人是疑罪从无 "。黑人对于黑人群体内部的探讨,甚至开黑人群体的玩笑,也不会被其他黑人称之为 " 辱黑 " 了,进而在社会议题的讨论上会更深刻,而不是反复在道义上纠结。
但在国内的反歧视语境下,出发点都是 " 我觉得你辱华了 "" 我觉得你崇洋媚外了 " 的有罪推定,以至于到现在崇洋、媚外、辱华被一些网友正当化一方对另一方的敌意,目标是把对方消灭或打倒。
图 / 图虫创意
在一些网民的出发点是 " 我觉得 " 的情况下,揪斗 " 辱华 " 不免要扩大化。从中国电影拍展示国内劳动人民生活的片子在国外获奖,被一些人认为是 " 媚外 ";到如今 " 看了场外国人的演唱会 " 就被指责 " 媚外 ",也足以可见这个标准在这 30 多年的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 辱华 " 的大炮倒是越来越多地对准了中国本土企业、中国人。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 眯眯眼 " 问题一度引发 " 辱华 " 争议;国产运动品牌李宁冬装外套因军绿色配色和锤帽设计引发 " 媚日辱华 " 争议;中国的小眼睛模特因 " 眯眯眼 " 争议而失去工作机会,甚至还要承受来自网络的人身霸凌,乃至要承受 " 长得丑就不要出来吓人了 " 等人身攻击。
需要看到的是,当下公共语境中 " 辱华 " 的标准在一些人的嘴里越来越模糊,甚至没有标准,即便逻辑牵强附会,甚至事实无中生有。
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商场的元旦贴纸也好,还是企业产品的包装也罢," 辱华 " 已经成为了底线性标准,一旦被指责为 " 辱华 ",就会被 " 一票否决 "。
当然,这些指责企业的主体并不真的关心 " 反歧视 " 的实际主体,也不想做更高级的、更复杂的探讨,他们只是瞅准了这个 " 一票否决 ",一心一意做 " 爱国贼 " 的生意罢了。既然 " 辱华 " 有流量,那就继续在网络中揪斗 " 辱华 " —— " 不辱也要让你辱 "" 中国人只打中国人 "。
在 " 崇洋 "" 辱华 " 等标准越来越 " 我觉得 " 的情况下,受损失的主体也在扩大化。可能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可能会是一个苦心经营的产品,甚至还可能是一家深耕多年的公司,可到最后一瞧,却发现:人是中国人,产品是中国人生产的产品,就连公司产业链的上下游也全都在中国。
相信那些在严肃讨论中真正可能会涉及 " 辱华 " 问题的外国人和外国企业也是一头雾水。毕竟," 辱华 " 的问题本就不是中国人的问题,这些网友说到底只是借 " 辱华媚外 " 的幌子,虚空打靶——打靶的对象还是同胞。这也是不少人觉得 "7-11" 下架农夫山泉水的不对劲之处。
至于结果," 闹剧 " 往往成为 " 悲剧 ",2012 年的 " 西安 U 型锁 " 事件就是前车之鉴。一名日系车车主被一个 21 岁的小伙用摩托车 U 型锁砸成重伤,小伙最后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而这些代价的起因,也是小伙要 " 反日 "。
是不是很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