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樊振東看了場黴黴的演唱會,咋就崇洋媚外了?,歡迎閲讀。
當下公共語境中 " 辱華 " 的标準在一些人的嘴裏越來越模糊,甚至沒有标準,即便邏輯牽強附會,甚至事實無中生有。
撰文丨張同
3 月 12 日,乒乓國手樊振東 1 ∶ 3 爆冷輸給了隊友林詩棟。輸球之後又有人唱衰樊振東—— " 看黴黴的演唱會誤了訓練 "、" 去看演唱會的時候,我就猜到了心思不在打球上 "。
此前的 3 月 8 日,樊振東在社交平台上曬出一段在美國歌手泰勒 · 斯威夫特(昵稱 " 黴黴 ")新加坡演唱會上的跟唱視頻後,不久就登上了國内熱搜。
圖 / 視頻截圖
其中有網友鋭評:" 一個代表 gj(國家)的知名運動員,公開喜歡國外明星是不是不太好啊?國内他沒有喜歡的明星嗎?"
看演唱會本是一件不能再正常的追星活動,樊振東卻被網民因此而指責 " 崇洋媚外 ",實在是出人意料。
要知道,那只是一段一分多鍾的唱歌視頻,甚至都涉及不到什麼觀點表達,樊振東并沒有説什麼 " 我沒有喜歡的中國歌手,我只喜歡黴黴 " 之類的實錘歧視觀點,如此都能夠被某些人上綱上線、扣上 " 崇洋媚外 " 的帽子,實在是魔幻。
仔細掰扯起來,中國有不少歌迷前往國外參加黴黴的演唱會,甚至也不乏明星,但這位博主精準撇開其他歌迷,定位到樊振東這個歌迷的 " 國家運動員 " 身份和黴黴的 " 國外明星 " 标籤對比,其背後的用意也不言而喻。
圖 / 網絡
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指責的 " 雙标 " 之處," 外國人喜歡中國明星=走出國際、國際大咖;中國人喜歡外國明星=崇洋媚外 "。
當然,大多數人都能夠識别出這種指責背後的 " 其心可誅 ",也沒有給運動員造成大面積的負面輿論,但這種 " 扣帽子 " 的态勢在輿論場的擴大化,值得整個社會警惕。此個案多多少少也能折射出來在當下輿論場中,國内一些網民在 " 華 " 與 " 外 " 互動時對 " 華 " 呈現出來的惡意。
在讨論 " 辱 " 之前,我們要先看到底有沒有 " 崇 "。
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the Eras tour)呈現了黴黴音樂生涯 10 張專輯内 40 餘首歌曲。雖然在國内的讨論聲勢不大,但過去整整一年在全球的熱度都居高不下。
2023 年首輪全球巡演(共 66 場),其北美區 53 場巡演帶動了全美近 50 億經濟增長,也吸引了不少北美政商娛各界名人到場打卡。
從純粹商業的角度來看,時代巡回演唱會确實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商業產品,而且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無論是舞台設計,還是燈光服裝舞美,或是換衣服、轉場這些流暢的細節,其成品都代表了北美頂尖音樂工業的水準。
因為演唱會的大獲成功,黴黴也發行了《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大電影,在全球上映。截至 2024 年 3 月 7 日,全球票房超過 2.6 億美元,該大電影也成為了全球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演唱會電影。無論是演唱會的商業價值,還是演唱會大電影的票房收入,都可以看到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成就的實至名歸。
▲大電影《泰勒 · 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劇照(圖 / 豆瓣)
而從國人的記憶來看,在 21 世紀初全球化的背景下,歐美娛樂、日韓娛樂的文化產品也相繼進入中國,音樂產品、影視產品深刻地影響一批 90 後觀眾。
不止是泰勒 · 斯威夫特,同一時期在中國頗有影響力的北美青少年歌手還有艾薇兒、賈斯汀 · 比伯、賽琳娜 · 戈麥斯等,這裏面有迪士尼童星,也有純粹的歌手,和當時的國内歌手一樣受到國内觀眾的喜愛,相當一批周傑倫的粉絲,也是黴黴的粉絲。
黴黴 2010 年之前的大熱單曲是很多 90 後的童年回憶,如今,能夠在演唱會現場再次聽到現場版的演唱,和其他粉絲一起合唱,倒是成了很多人的 " 爺青回 " 系列,這怎能用一句 " 崇洋 " 就簡單地蓋棺定論呢?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 " 崇洋媚外 ",還是 " 辱華媚外 ",網民在使用這些詞語時,本身就暗含了比較 " 華 " 與 " 外 " 優劣的意思。而既然有比較的意思存在,自然也避免不了 " 歧視 " 和 " 反歧視 " 的争議。
需要明确的是," 反歧視 " 一詞也來自西方的多元文化主義,經常在種族議題上被使用,比如眾所周知的 " 黑人的命也是命 " ( BLM ) 運動。但他們在探讨這個問題時有一個判定标準," 陣營外的人做有罪推論,陣營内的人是疑罪從無 "。黑人對于黑人群體内部的探讨,甚至開黑人群體的玩笑,也不會被其他黑人稱之為 " 辱黑 " 了,進而在社會議題的讨論上會更深刻,而不是反復在道義上糾結。
但在國内的反歧視語境下,出發點都是 " 我覺得你辱華了 "" 我覺得你崇洋媚外了 " 的有罪推定,以至于到現在崇洋、媚外、辱華被一些網友正當化一方對另一方的敵意,目标是把對方消滅或打倒。
圖 / 圖蟲創意
在一些網民的出發點是 " 我覺得 " 的情況下,揪鬥 " 辱華 " 不免要擴大化。從中國電影拍展示國内勞動人民生活的片子在國外獲獎,被一些人認為是 " 媚外 ";到如今 " 看了場外國人的演唱會 " 就被指責 " 媚外 ",也足以可見這個标準在這 30 多年的變化。
特别是近幾年," 辱華 " 的大炮倒是越來越多地對準了中國本土企業、中國人。國產動畫電影《雄獅少年》" 眯眯眼 " 問題一度引發 " 辱華 " 争議;國產運動品牌李寧冬裝外套因軍綠色配色和錘帽設計引發 " 媚日辱華 " 争議;中國的小眼睛模特因 " 眯眯眼 " 争議而失去工作機會,甚至還要承受來自網絡的人身霸凌,乃至要承受 " 長得醜就不要出來吓人了 " 等人身攻擊。
需要看到的是,當下公共語境中 " 辱華 " 的标準在一些人的嘴裏越來越模糊,甚至沒有标準,即便邏輯牽強附會,甚至事實無中生有。
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商場的元旦貼紙也好,還是企業產品的包裝也罷," 辱華 " 已經成為了底線性标準,一旦被指責為 " 辱華 ",就會被 " 一票否決 "。
當然,這些指責企業的主體并不真的關心 " 反歧視 " 的實際主體,也不想做更高級的、更復雜的探讨,他們只是瞅準了這個 " 一票否決 ",一心一意做 " 愛國賊 " 的生意罷了。既然 " 辱華 " 有流量,那就繼續在網絡中揪鬥 " 辱華 " —— " 不辱也要讓你辱 "" 中國人只打中國人 "。
在 " 崇洋 "" 辱華 " 等标準越來越 " 我覺得 " 的情況下,受損失的主體也在擴大化。可能會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也可能會是一個苦心經營的產品,甚至還可能是一家深耕多年的公司,可到最後一瞧,卻發現:人是中國人,產品是中國人生產的產品,就連公司產業鏈的上下遊也全都在中國。
相信那些在嚴肅讨論中真正可能會涉及 " 辱華 " 問題的外國人和外國企業也是一頭霧水。畢竟," 辱華 " 的問題本就不是中國人的問題,這些網友説到底只是借 " 辱華媚外 " 的幌子,虛空打靶——打靶的對象還是同胞。這也是不少人覺得 "7-11" 下架農夫山泉水的不對勁之處。
至于結果," 鬧劇 " 往往成為 " 悲劇 ",2012 年的 " 西安 U 型鎖 " 事件就是前車之鑑。一名日系車車主被一個 21 歲的小夥用摩托車 U 型鎖砸成重傷,小夥最後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而這些代價的起因,也是小夥要 " 反日 "。
是不是很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