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华为前太子”造车不顺,小牛电动失速!打法失灵,还是战略漂移?,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贺
曾经的电动两轮车明星企业小牛电动,正在掉队。
2022 年,小牛电动(NIU.NASDAQ)全年实现营收 31.69 亿元,同比下滑超 14%。当年,它的净亏损为 4950 万元。2021 年,小牛电动的净利润尚且高达 2.26 亿元。2022 年全年,小牛电动只在一季度实现了增长,营收规模为 5.75 亿元,同比增幅为 5.1%。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小牛电动持续下滑,营收分别减少 12.4%、6%、37.9%。
营收下滑的小牛电动,2022 年营业费用增长明显,当年营业费用为 7.75 亿元,大涨 27.3%。
2023 年,小牛电动依然难挽颓势。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 4.17 亿元,同比下降 27.5%;净亏损 6030 万元,2022 年同期净亏损为 2960 万元。对此,小牛电动书面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这主要原因是国内销量下降以及锂电池成本暴涨。
" 从去年 3 季度开始,我们更聚焦中高端市场,发布了包括全新 UQi+ 和 SQi 等在内的新车型,新品有极强创新性与个性化属性。我们的单车 ASP(平均售价)和毛利率得到改善提升。" 小牛电动称。
小牛电动成立九年,一出生就自带光环。创始人李一男出生于 1970 年,曾在华为工作多年,27 岁升任华为副总裁,被誉为 " 天才少年 "。外界一度将他视作任正非的接班人," 华为太子 " 之名由此而来。
2014 年,李一男和胡依林携手完成团队架构搭建。同年,李一男就因涉嫌内幕交易,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2017 年出狱,2018 年 8 月卸任小牛电动法定代表人职务。这一年的 10 月,成立才四年的小牛电动就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登陆纳斯达克。
小牛电动上市后的次月,李一男就将事业重心倾移,启动造车项目。李一男之外,胡依林也被外界视为是赋予小牛电动部分灵魂的之一。创办牛电科技前,他一直从事设计相关工作。2009 年,胡依林花费一年时间改装了一台本田祖玛电动踏板车,改装案例备受肯定。
小牛电动早期三大标签——锂电化、智能化、⾼颜值,都和胡依林有极强关联。不过,胡依林在 2022 年 10 月不再担任小牛的研发副总裁,留任董事,并担任公司顾问。
小牛是最早以互联网思维切入电动两轮车的企业之一。图源:小牛电动官网
小牛电动现任董事会主席、CEO 为李彦。李彦也是技术背景出身,获斯坦福大学电机相关专业博士。不过,他并未长期从事技术研发工作,而是转向投资领網域,曾在股权投资机构多年,2009 年至 2015 年供职于 KKR 私募股权基金,担任运营副总裁,2016 年 4 月加盟牛电科技。
上市后的小牛电动也曾一路高歌猛进,2018 年全年净营收总额 14.78 亿元,比 2017 大涨超过 92%。2019 年,小牛电动营收增长至 20.76 亿元,同比大增超 40%;实现净利润 1.90 亿,一举逆转 2018 年亏损 3.49 亿元的局面。
2020 年,小牛电动尽管盈利能力有所下挫,净利润为 1.69 亿元,同比下降 11%;但营收继续保持增长,增至 24.44 亿元,同比增幅 17.7%。2021 年,小牛电动收入和盈利能力保持大幅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是 37.05 亿元、2.26 亿元,增幅分别为 51.6%、33.8%。
小牛电动渐有掉队之势,但电动两轮车的市场热度不减。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22 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约为 5000 万辆,同比增长 15.2%,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研究机构 Research And Markets 预测,该市场规模 2027 年将增至 661 亿美元,2021 年至 2027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 13.15%。
小牛电动的直接竞争对手九号公司(689009.SH),2022 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增幅超 10%;净利润为 4.51 亿元,同比增长 9.73%。小牛电动业绩表现不振,投资者用脚投票。小牛电动 2021 年 2 月市值最高飙升至 40.72 亿美元。如今,它的市值已跌至约 3 亿美元。
小牛电动何以至此,它做错了什么?
业绩滑落
小牛电动是最早以互联网思维切入电动两轮车的企业之一。
长期以来,两轮车设计偏于保守传统,科技感不强。小牛电动在两轮车身集成多个传感器,具有定位和通讯功能。用户通过 App 即可实现远程开锁上锁,实时查看车辆位置、车辆可行驶里程数、电量、骑行频率及轨迹等数据。
2020 年和 2021 年,小牛电动的销量分别为 60.09 万辆、103.79 万辆。势头正劲。2022 年,小牛电动市场声量急转直下,总销量降至 83.16 万辆,骤降近 20%。2023 年一季度,小牛电动的销量依然未能起势。当季,小牛两轮电动车销量为 9.44 万辆,同比下降 42.3%。其中,国内销量和海外销量分别为 8.15 万辆、1.29 万辆,同比分别减少 45.3%、12.2%。
对于销量下降,小牛电动回应时代周报称,零售有部分改善,但还没带动批发增长。" 目前针对市场反应,我们进行了产品线结构调整,已经有一些新品陆续推出,市场端处在蓄势期,给市场一些时间。" 小牛电动还强调," 我们对接下来的销售旺季有足够信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销量下滑之余,小牛电动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情况也不容乐观。Wind 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2 年,小牛电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22.58 次、20.03 次、11.15 次,存货周转率 11.75 次、14.04 次、7.28 次,呈下滑趋势。
⼩⽜电动还⾯临应收账款激增的⻛险。据财报数据,2020 年末,⼩⽜电动应收账款仅为 1.01 亿元,这一数值在 2022 年末飙升⾄ 3 亿元。
⼩⽜电动曾赖以成名的 App 控制、NFC 解锁等技术,已不再一枝独秀,渐成各大⼚商⾼端⻋型的标配。主打 " 性能 " 和 " 续航 " 的雅迪、推出 " 液冷电动⻋ " 的绿源,纷纷向小牛电动等 " 新势⼒ " 发起反攻。脱胎于⼩⽶供应链的九号电动⻋更直接对标⼩⽜,杀⼊小牛最为核心的年轻市场群体。
以科技体念为主要卖点的小牛电动,研发投入逐年下降,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营销费用率。这和小牛主打高端智能路线的定位背道而驰。
财报显示,2019 年至 2022 年,小牛电动的营销费用率分别为 8.82%、8.22%、8.96% 和 13.88%,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23%、4.30%、3.64% 和 5.55%。2023 年一季度,小牛电动不包括股票薪酬在内的研发费用为 2860 万元,同比下降 22.5%,而不包括股票薪酬在内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则高达 6920 万元,同比增长 4.7%。
" 行业内的友商基本都是销售费用比研发费用比例高,这是由业态决定的。但是,我们研发费用始终是在持续增长。" 小牛电动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小牛电动 2022 年营销费用增长主要用于海外业务。
" 在海外的新品类,尤其新形态产品,小牛进入新市场拓展、新渠道需要一定投入。" 小牛电动方面强调," 现阶段,我们基础夯实,将对于公司未来业务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形成助力。"
战略漂移
一名与小牛电动多有接触的业内人士直言,小牛电动的业绩滑落,与缺乏恒定战略,战略漂移息息相关。
" 小牛在把主营产品做强做大之前,过早进行了多品牌运营,比较早地启动了第二品牌 Gova。它放弃了锂电化的高端定位,开始使用铅酸电池。" 上述人士还分析指出," 李一男带领团队进入汽车领網域,也对小牛电动造成了一定影响。"
李一男是公认的技术天才。即使已不再前台,他依然是小牛电动对外最具代表性的标杆人物。" 其实一家企业能不能做好,关键取决于核心人物。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创始人和老板的注意力是企业的最大价值。" 一位接近小牛电动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18 年是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不少量产车型均在这一年上市。一直有造车梦的李一男决定入局新能源汽车,发起牛创新能源项目。2021 年,牛创新能源发布英文品牌 "NIUTRON",中文品牌为 " 自游家 "。一年后," 自游家 " 宣布车辆暂时无法交付,并向前期预订用户退还了意向订金。李一男造成遭遇重大打击。
就在李一男忙于造车项目时,小牛电动措施频频。
在 2021 全球新品战略发布会上,小牛电动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推出滑板车全新品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小牛的电动滑板车仍需提高竞争力。2023 年第一季度,小牛电动的电动滑板车在国际市场销量仅为 12889 辆,同比下降 12.2%。
试水新品类受阻,小牛电动打造第二品牌也充满坎坷。2019 年新国标出台后,已在行业竞争中取得先机的雅迪、爱玛等头部企业持续扩大产能,也开始向上延伸,向高端市场进发,抢占市场份额。
定位高端市场的小牛电动,尝试推出子品牌,试图撬动中低端市场。它在 2019 年推出子品牌 Gova,产品售价为 2499 元至 4599 元,还推出 " 原价 2299 元,折后 1999 元 " 的优惠活动。当年,Gova 系列产品销量达到 2.2 万辆。2020 年,Gova 系列的销量大幅提升至 16.85 万辆,占总销量的近 3 成,成为了驱动小牛电动 2020 年销量增长的中坚力量。
锂电化曾是小牛电动的标签。锂电池涨价,侵蚀小牛电动的利润。小牛电动 CEO 李彦在 2023 年一季度财报会上介绍,从 2022 年第二季度开始,为应对锂电池涨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小牛电动将国内产品售价集中上调了 7%,但这抑制了部分用户的购买需求。其中,入门级产品 Gova Zero 系列销量更是遭遇冲击。李彦透露,2023 年第一季度,Gova Zero 系列产品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接近 9 成。
对于 GOVA,小牛电动强调称,GOVA 是一个系列,并非独立运营," 和滑板车一样,都是我们进军两轮全场景策略,满足市场需求进行的拓展,无论是延展新品类,还是完善产品矩阵,丰富产品线。"
或是迫于竞争压力,折戟新品类、新品牌的小牛电动,开始推出搭载铅酸电池的车型。" 使用铅酸电池的目的实际是为了压成本。铅酸电池的价格更便宜一些,但小牛一开始的定位是锂电化,现在转向铅酸电池。这也是公司战略漂移的表现之一。" 一名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Gova 系列产品本是小牛电动降维打击、下沉市场的力作,但实际定位与雅迪等竞品没有明显差异。" 中低端干不过雅迪 ",似乎成为外界对小牛电动最直观的总结。
这也导致了小牛电动线下渠道收缩。截至 2023 年一季度末,小牛电动国内加盟店数量为 2853 家,较 2022 年底下滑近 8%。小牛电动 CEO 李彦解释称,公司低端产品销售占比显著下滑,公司关闭了部分低线城市的加盟门店。
" 我们并没有把雅迪、爱玛当作对手,我们都在满足不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小牛电动还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下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希望当我们产品可以满足更多渴望改变出行的人群,并没有刻意强调上还是下。"
小牛电动进一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我们的产品定义基于市场及用户洞察,绝对低价并不是下沉的本质。" 在相对低的价格区间,不一定没有空间做出高价值的好产品,关键从用户视角定义这个 "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