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强者如雷军,原来也有造车焦虑,欢迎阅读。
过去两年,雷军对于谈论造车始终保持着低调态度。他坚持 " 两年不谈造车 ",哪怕是在一年一度重要的《年度演讲》上。
这两年,小米也从未为新车造势,关于小米造车,外界只能从小道消息中感知。
12 月 17 日,雷军接受央视采访时,首次谈到了造车,这场不到 30 分钟的采访,涉及到的造车内容并不多。但是,强者如雷军,也拥有造车焦虑。雷军也首次谈到了对于造车的深度思考。
" 守正出奇 " ——这是雷军造车的原则。
雷军说," 总体来说,三年前我觉得造车还是挺难的一件事情,我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做了一下用户调研,用户觉得小米汽车一调研大家就说科技、生态。我就定了一个原则,叫‘守正出奇’。"
我们能检索到的雷军首次谈 " 守正出奇 ",是雷军在小米遭遇 " 至暗时刻 ",逆转颓势的创业经验。这次,他要把它再次用到小米造车事业上。
2017 年,当小米走出创业以来的第一次成长危机后,雷军在谈到这次逆转时就曾说过," 守正比出奇更重要 "。
这一次,小米做了几件事:
在产品上,不能因为过于追求宣传上的亮点,而造成生产或质量的不稳定;
在渠道模式上,推翻小米最初的单纯依靠电商平台模式,开始大规模铺设线下渠道。
这是雷军创业经历中宝贵的思考,守正出奇的前提是,先做好产品。
回到造车这件事,雷军对于造车的核心其实就是,要造一辆好车。
过去两年,小米建设了自己的工厂,这意味着,从生产制造能力上,小米决定自己把关。这也是小米从决定造车开始就定下的规则:不借助外部力量。
小米汽车工厂进展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雷军还提到,小米决定造车时曾做过用户调研,提到最多的是 " 科技和生态 ",这也成为小米造车的一个产品内核。
最近,随着更多小米汽车和小米技术的发布,即将上市的小米首款车型,在核心技术能力上,有不少创新之处。
就在今年 10 月底,小米发布了一统人、车、家生态的自研系统——小米澎湃 OS,这场发布会虽然 " 含车量 " 不高,但是小米已经让整个行业意识到,这可能是继鸿蒙 OS 后,颠覆汽车智能生态的又一重磅。
小米澎湃 OS 发布 图源:网络
最近两年,手机与车机智能终端与生态的统一,正在成为刷新智能汽车座舱体验的新力量,而小米以 " 万物互联的共有底座 " 的自研作業系統,展现出了小米汽车的智能座舱生态能力。
当然,小米在技术能力上的布局,还包括如今如火如荼的智驾竞赛,小米对于智驾能力的唯一一次披露,是在在 2022 年小米发布会上演示泊车智能解决方案。结合过去两年小米在产业链上的诸多投资,这一切都指向小米对自研智能驾驶的决心。
在此次央视采访中,雷军也首次提到,小米的第一辆车,投入了 3400 名工程师,研发投入超过 100 亿。
" 我们是用了 10 倍以上的投入。有这样的把握以后,我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来做的。" 雷军说。
图源:雷军公众号
从蔚小理的发展路径,以及最近正在冲刺美股 IPO 的极氪披露的信息来看,一家造车企业在起步阶段的研发投入,一年通常在 20 亿 -40 亿之间,在没有获得一定市场份额以及资本市场的认可时,造车企业通常很难拿出比肩老牌车企的研发投入实力。
而雷军为小米造车定下的规则是" 十倍投入 "。
即便如此,雷军仍然有造车焦虑。
他说他既担心首款车上市没人买,也担心大家都买,却要长时间等待。
这种焦虑很复杂,这说明,即便有此前创业经历的铺垫,和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对于造车,雷军仍然无法在如今复杂的局面中看到清晰的结果。
在雷军过往的创业经历中,有与时代浪潮失之交臂的时候,也有站在机会的风口奋力一搏的时候。
在进入人生的第三次创业阶段," 创业教父 " 雷军充满了敬畏之心。他曾一度在造车大潮的滚滚洪流开启之时,犹豫很久,当义无反顾决定造车时,雷军就开始抱着决战的心态。
最近小米汽车即将进入真正上市阶段揭开神秘面纱,雷军的造车焦虑或许也将在市场检验中达到顶峰,但雷军还是要坚定地站在小米汽车前,这是雷军的梦想之火,也是他正在点燃的更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