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性转周润发,他怎么敢啊?,欢迎阅读。
好久没见过如此性缩力拉满的动作戏了。
黑人警察男主,飙车拦截嫌犯。
别车、开门、踹人。
不能说剪辑之后不丝滑,只是太像路怒症发作的老大爷。
混血杀手女主,细胳膊细腿,看起来毫无力量感。
大喇喇走入男厕,砍瓜切菜般暴揍彪形大汉。
好吧,你开心就行。
你以为这是某年轻导演为迎合肤色、性别等政治正确,才拍摄的不成熟动作小片?
NONONO。
知名大导吴宇森新作——
「喋血双雄」
The Killer
2024.8.23
环球影业出品,吴宇森导演。
对,你没看错。
在 35 年后,吴导亲自翻拍了自己在 1989 年执导的《喋血双雄》。
这也是继豆瓣 5.1 的《静夜厮杀》后,吴导又又又一次自我致敬。
周润发饰演的职业杀手被性转,由娜塔莉 · 伊曼纽尔接手。
李修贤饰演的警探则黑化,由凯撒奖影帝奥马 · 希饰演。
这并不是什么一拍腦门的新项目,而是自 1989 年后就一直在筹备的翻拍。
但目标编剧、演员换了多次,都没能成行。
随着剧本大幅修改,原定女主露皮塔
(《黑豹》女主)辞演,环球影业也放弃院线上映,将该片上线至流媒体。
吴宇森亲自按头:" 我从来没有拍过女英雄 …… 这让我很有兴趣。"
可惜,有兴趣 ≠ 有能力。
连夜刷完新版,又缅怀了下老版后,只能说环球还是目光精准——
这是一部从形式到内容全面过时的电影。
这叫新暴力美学?
作为从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便成名的导演,吴宇森一度闻名世界,闯进好莱坞。
第 67 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已成为评委会主席的昆汀连同徐克为吴宇森颁发" 终身成就奖 "。
昆汀一上台就高喊:" 啊,我的至爱吴宇森!"
对,这位是吴宇森的忠实粉丝。
昆汀拍的第一部电影《落水狗》,就在剧本前页公开致敬了吴宇森和周润发。
《落水狗》里两个卧底警察之间的情谊,是致敬《喋血双雄》;抢银行前众人潇洒的黑西服,也是直接致敬《喋血街头》。
《罪恶之城》的导演罗伯特 · 罗德里格兹也是吴宇森的忠实粉丝,表示自己的早期作品《杀人三步曲》就是受《英雄本色》的启发。
但是,大人,时代变了。
从造型上来说,这部片是吴导 " 新瓶子里装旧酒 " 的全面集合。
差不多的鸽子,飞过差不多的神父圣像。
杀手在差不多的教堂,点着差不多的蜡烛,赎着差不多的罪。
发哥杀人后的酷帅造型,被女主按照同种风格美学性转。
只不过,这套是更具 SM 特色的黑色皮质风衣和黑色礼帽。
叶倩文在原片里失明缠绕绷带的扮相,也被美国模特西尔弗斯直接挪用。
只不过这伤痕画得太精致,像浓度过高的腮红。
为了提高叙事效率,吴宇森用了很多分屏剪辑。
比如赛对藏毒富豪的审问戏,这边是赛在推理,那边是内容。
虽然很丝滑,但就像看图说话的情景再现,毫无悬念。
极具仪式感的布景妆造成了空壳,包裹着笨拙疲软的动作戏。
故事的源头,是女杀手哲接了任务,去酒吧杀雇主的敌人。
哲的打扮犹如跳舞娘的蔡依林,武器藏身于皮裙之内,是一把需要拼装的武士刀。
杀人手法是上世纪美女特工的手艺活,基本动作是色诱 + 拼装武器 + 出其不意拔出武器。
但整个过程非常拖沓。
哲先是引诱被杀对象请喝酒;再进入内室,让被杀对象遣走部分小弟;好不容易开始跳舞,台词又是乏味到没任何信息的口水话。
终于到了惊心动魄的时刻,哲拔刀劈开被杀对象的头。
不得不说,有点东西,这的确是让吴宇森成名的" 暴力美学 "。
但也仅仅是有一点。
凌厉的帅感,早被冗长的前戏消磨殆尽。
当年周润发是开枪如跳舞,冲入房间,举枪对着大佬,镜头变焦到枪口,一枪毙命。
再补几枪,是杀手的职业素养,也是他的恩赐。
这位重量级选择,则像是刚学会跳舞,硬着头皮上去杀人。
论爽度,不如昆汀动能蓄积、飒爽一刀的《杀死比尔》来得攒劲。
论想象力,不如《王牌特工 · 源起》里,妖僧拉斯普丁跳芭蕾芭蕾结合打斗来得欢脱。
最后的重头戏,是教堂打斗。
老版,教堂还在修建,里面是堆积如山的蜡烛,有一种祭奠式的宿命感。
面对教堂外铺天盖地的敌人,警察李鹰对杀手小庄惺惺相惜,想让他带着女友珍妮离开。
但" 走,能走到哪儿去?"。
随着敌人破窗,小庄闪身迎击敌人。
一身白西装倜傥利落,手持双枪火力交替,低机位仰拍,把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快意恩仇狠狠拿捏。
眼见小庄飞出,浑身浴血,割舍了道德感的李鹰也开枪射击。
小庄看到他如此,先是紧张,怕他挨枪子。
但随后又一笑,是找到战友的快乐。
李鹰子弹将尽,镜头一转,小庄抛出枪,李鹰丢枪、接枪,比德芙丝滑十倍。
双方以背向抵,迎接四面八方的敌人。
新版。
富丽堂皇的教堂里,哲穿着黑衣皮裤,赛穿着黑外套灰衬衫,一看就很舒适。
两人前后位置,毫不默契地对抗着为数不多的敌人,犹如打回合制。
哲跟另一个女杀手的动作搏击,切了好几个机位的镜头,但那叫一个笨拙。
最后杀 boss,依靠受伤的赛给哲扔过来一把枪,动作也完全不帅 ……
没由来的,突然插入一个白鸽 + 升格空镜头。
除了加上" 吴宇森标签 "外,没有任何用处。
曾经,吴宇森的暴力美学通过仪式感的布景、舞蹈般的动作、慢镜头特写、悲壮的 BGM,去消解暴力的真实性,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但当暴力本身都如此累赘、虚假,还有必要为一叠过期的醋包一盘饺子吗?
这叫喋血双雄?
三十五年前,黄霑看完《喋血双雄》说:" 我很感动,就是动作戏太多了。"
三十五年后,美国剧本大大加强了文戏,观感却更差了。
原版之所以经典,离不开人物塑造弧光的完整与人物关系的可信。
就拿一个杀手,为什么会对被他误伤的歌手产生同情心来说。
一见钟情这种现在看来无比俗套的设定,被巅峰时期的周润发和叶倩文演得让人无比信服。
小庄桀骜不驯,是杀手却有侠骨柔情。
他步入酒吧,跟珍妮四目相对,响起《浅醉一生》BGM,交叉剪辑 + 叠化技巧,美目流转之间,让观众瞬间沉沦。
为了给误伤眼睛的歌手珍妮治眼睛,他决定拿回属于自己的钱后和她远走高飞,不问江湖事。
当他接近受伤后 PTSD 的她,自称为每夜来听她唱歌的客人。
她像惊弓之鸟,而他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问出那句:" 这世界上不全都是坏人,让我帮你好吗?"
有愧疚歉意,也有笃定的无限温柔,只为取得她的信任。
最后,哪怕小庄被乱枪射中双眼,倒在血泊里,也想爬向珍妮。
但双方都看不见,只能在教堂前摸索着向前,缓缓靠近。
一眼定情,一眼误终生。
是缘,也是孽。
而新版的哲身负悲惨童年:母亲是瘾君子,她流落巴黎街头被皮条客收留,之后被芬恩救出魔窟,培养成一个杀手。
简是个误入歧途的问题少女,人美歌甜,因为黑帮男友而卷入内斗。
哲之所以帮助简,不是友情,不是姬情,只是因为对方和她有相似的童年,心生同情。
于是,她决定用生命护她周全。
啊?好善良的杀手。
这设定不是说不行,只是说服力不如《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十分之一。
之后,上司派哲去杀简。
但哲于心不忍,于是逼迫简在教堂里唱歌。
啊?
" 我从来没见过这种要求。"
原版里,同警察与歌女一样,警察与杀手之间也浸透着血泪和宿命的气息。
让彼时还不知道 "BE 美学 " 怎么写的小探,狠狠嗑到。
李鹰亲眼目睹过小庄的重情重义,和他惺惺相惜。
在让素描师画像时,李鹰对小庄的描述是:冷静、睿智,眼睛有神,很有感情。
镜头缓缓推向小庄看到女童在枪火中无辜受害的眼神,疼痛无奈,掩面而泣。
吴宇森为了拉进两人的情感,设计了很多意味深长的镜头。
黄霑在《今夜不设防》中表示,当他看到从窗外移拍小庄的一场戏,拍手叫绝,引得全影院人转头看他。
画面中,小庄和李鹰分别沉思点烟的镜头,通过窗框的阴影巧妙衔接起来。
吴宇森表示,这是想表达小庄和李鹰虽然走不同的路,但他们 " 内心都是维护正义,捍卫真理 "。
新版里,想在赛和哲的男女关系做文章,剧情硬设定强化暧昧感。
赛对哲的杀手事迹敬仰已久,发现哲也同样喜欢玩填字游戏,还曾救过他一命。
但 …… 你看这爆炸卷发和黑人大哥之间来电吗?
台词既没有史密斯夫妇针锋相对的火花,也没有两个大佬的棋逢对手。
只有尴尬,
尴尬,和尴尬。
拉胯的人物关系和草率的情节,已足够味同嚼蜡。
再加上菜鸡反派,真的毫无看点。
观众们完全不 care 的结尾:哲逃走,赛继续当警察,简双眼复明,和母亲相拥。
请问——
既没有 " 喋血 " 也没有 " 双雄 " 的一部电影,为什么要叫《喋血双雄》?
不如吃茶去老版《喋血双雄》,也有不少粗糙之处。
比如李鹰的自我定位与社会关系的冲突较浅,他和小庄的互相欣赏总停留在浅层的性格认同。
盲女作为男性情谊的辅助角色,也有些病态、孱弱无力。
用今天小红书上常出现的帖子来说,她是一个美好的、柔弱的、等待拯救的传统女性形象。
但近年的国产烂片,与香港黄金时代的滤镜,为他们增加了一层无可替代也无法复制的 buff。
周润发的人格魅力,也填补了剧本的缺憾。
正如吴导所说:" 周润发是全香港拿枪最帅的男人。"
周润发拿枪,就一个词:自然。
枪为他而存在,只要周润发开枪,影迷就买账。
张国荣在告别演唱会上向发哥 " 表白 ",用词都是" 超级的偶像和超级的演员 "。
去掉昔日港片滤镜,完全以新观众的视角去看,新版《喋血双雄》更像是吴宇森的一次自我感动和缅怀。
过去的许多年,吴宇森都崇拜拍《独行杀手》的法国导演梅尔维尔,认为他是将犯罪片融入法式艺术片的典范。
在该片中,阿兰 · 德龙饰演的杀手是一匹孤狼。
他习惯沉默,习惯在冰冷都市将自己缩在风衣竖起的衣领里,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是有着崇高道义的现代武士。
他拍阿兰 · 德龙如何躺在床上抽完一直烟,如何在杀人前故意在酒保面前戴上白手套,如何被人用枪指着,却说" 我不会在有枪指着我的时候说,是习惯 "。
利落的动作和犀利的眼神之下,蕴藏着卡夫卡式的灵魂。
从小马哥到小庄,吴宇森都深受《独行杀手》的影响。
但形似和神似,千差万别。
更别提新版《喋血双雄》从内核来说,与老版和梅尔维尔都千差万别。
不论是将取景地放在巴黎,开场重回刚去世的阿兰 · 德龙藏身的公寓,还是在梅尔维尔老家门口致敬,都没有任何用处。
现在的吴宇森,既没有拍杀手心境的哲思能力,也失去了娴熟的类型片手艺。
近十年,吴宇森执导的作品只有《追捕》《太平轮》《静夜厮杀》《太平轮》等寥寥几部。
但水准却相当平稳,在豆瓣 4-6 分之间徘徊。
大制作的《太平轮》和《追捕》,更是扑到血本无归。
如果说伊斯特伍德到九十多了还在拍,是他还有想法,有能力,观众还有兴趣。
那年近八十的吴宇森,则是既浪费投资人的钱,又浪费观众的时间。
已经让人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期待。
英雄最伤暗老。
用吴宇森自己写的台词说:" 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
不如就此放下摄影机,闲来无事吃吃茶,也算给自己和影迷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