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扫地机器人全球攻防战,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郑淯心 1 月 9 日,2024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这是疫情后的第一次 CES,来自中国的扫地机器人品牌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云鲸等品牌均在此次展会上发布了新品。
美国是扫地机器人元老品牌 iRobot 的大本营,iRobot 由军用机器人起家,后拓展到家用清洁赛道,销售量一度占据全球市场第一。如今,中国品牌们想要在美国市场,与 iRobot 一决高下。
2022 年 iRobot 真空吸尘器和拖地及其他类机器合计出货量 418 万台,同比下降 23.9%。iRobot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 -2.4 亿美元,相比上一年同期的 -2.2 亿美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2022 年 iRobot 净亏损 2.86 亿美元,盈利能力的下降消耗了公司可用资金,自 2021 年起 iRobot 经营活动现金流转负,经营陷入困境。2022 年 8 月,亚马逊对 iRobot 发出了收购邀约。
目前亚马逊对 iRobot 的收购存在不确定性。2023 年 7 月,欧盟最高反垄断执法机构欧盟委员会对这笔收购展开了深入调查。欧盟委员会当时警告称,亚马逊计划收购 iRobot 引发了对竞争的担忧,这可能会阻碍 iRobot 的竞争对手在其网上商城展开竞争。欧盟委员会认为,亚马逊可能会将竞争对手的产品从搜索结果删除或降低知名度(排名位置)。
1 月 11 日,据欧盟委员会网站更新消息,亚马逊尚未提出补救措施,以消除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对其斥资 14 亿美元收购机器人真空吸尘器制造商 iRobot 的担忧。亚马逊本应在 1 月 10 日之前做出回应。1 月 18 日,美国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有意否决亚马逊并购 iRobot 的交易。iRobot 美股盘后跌近超 40%。
在 iRobot 发展受困时,中国扫地机器人品牌正在加速出海,与 iRobot 展开激烈的市场攻防战。
中国品牌抢夺市占率
与 iRobot 较量并非易事,科沃斯在澳洲市场花了六七年时间。
2016 年,科沃斯通过和一些代理商合作进入澳洲市场,科沃斯也慢慢组建了本地团队。2021 年,科沃斯在澳洲市场推出了全能基站型产品,正好赶上澳洲新冠疫情爆发,用户对清洁品类的需求急剧上涨。
在科沃斯进入澳洲市场之前,iRobot 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几乎没有对手。澳洲地广人稀,快递业并不发达,扫地机器人以线下销售为主,各品牌线下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80% 以上。当时,科沃斯通过代理商进入线下渠道 陈 列 , 并 在 Google、Facebook、YouTube 等社交媒体上针对目标客户进行了点对点曝光,让消费者了解到了创新点和卖点。
一开始并不顺利,线下零售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渠道,卖场会优先把商超的黄金位置给到像 iRobot 这样的成熟品牌。
科沃斯机器人亚太区总经理刘文川说,科沃斯想得到最黄金的位置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产品价格高。他找了当地卖场人员调研后发现,最黄金的点未必是效率最高的点,收银台旁边的角落反而会更好。此后,科沃斯也通过实践印证了这一点,人们在排队付款时,更能停下来花时间了解产品。
面对 iRobot 的渠道垄断,中国品牌另辟蹊径,找到一个成本收益平衡的方式开拓新市场。
刘文川又举例,由于澳洲地广人稀,消费者大多需要开车前往商场,并且当地学生两点半就放学了,针对这两个特点,科沃斯选择了在父母接孩子的时间段做电台广告,精准触达了家庭用户。
经过一系列的产品、渠道和营销上的组合拳,2022 年,科沃斯在澳洲的市占率反超了 iRobot。
当然,iRobot 也不会坐等被超,而是采取了快速反击。首先是产品的降价,但效果似乎并不好。原因是,当时澳洲政府为促进消费进行了发钱等刺激政策,加之澳洲消费者平均收入较高,他们更愿意为产品体验买单;其次是产品技术的追赶。但是中国品牌的创新速度更快。
2023 年 9 月 iRobot 在海外发布了旗舰新品 RoombaComboJ9+,亚马逊售价 1399 美元,对比前一的代旗舰 RoombaComboJ7+,主要更新了吸尘能力及軟體智能化,但是同代的中国品牌机型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还多了抹布自清洁等技术。
云鲸海外市场营销和策略负责人邵诗立介绍,在云鲸还没有进入韩国市场之前,云鲸的产品已经通过代购渠道出现在了韩国消费者家中。韩国消费者习惯在家里光脚走路,他们对地面的干净程度有较高要求,除了找韩国明星代言,云鲸和韩国当地最大的电商平台开展了深入合作,如产品定制、联合营销等。
在 2023 年底的年底大促中,云鲸在韩国市场冲到了销售额的第一名,这让邵诗立有些惊讶," 我们预料到会有不错的趋势,但没有预料到那么快 "。但这并没有让邵诗立放松警惕,海外市场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做法也要相应调整。
在德国市场,追觅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 iRobot。根据 Gfk(全球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追觅科技在德国市场取得销售额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市场份额达到 33%。
攻防日本、美国市场
作为曾经扫地机器人的垄断者,目前 iRobot 还在一些区網域占据着绝对优势,例如日本和美国市场。
在日本,消费者们称扫地机器人为 "Roomba",这是 iRobot 旗下一款产品的名字,足见日本市场对 iRobot 的认可。
刘文川介绍,日本市场应该分为两个市场看待,一个是 "60、70 后 " 市场,一个是 "80、90 后 " 市场。两类人群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大相径庭。"60、70 后 " 喜好线下渠道购买,他们对新品牌的接受度有限,而 "80、90 后 " 爱接触新事物,更偏好线上渠道。科沃斯主要精力放在 "80、90 后 " 市场,渠道也以线上为主。
在日本市场,消费者对售后的要求极高,像云鲸这样的新品牌进入时,消费者总会问到:" 如果你干一年就不干了,售后服务怎么办?谁来修我的产品,有没有一个保障?" 最初进入一个市场,总会面临各种质疑,新品牌想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是 " 靠谱 " 的,但这个过程需要一些耐心和时间。
国产品牌也在摸索一些当地市场的规律。例如,日本的线下渠道会在春季和秋季采购,如果错过这个时段就要再等半年。
在日本市场做推广也大有不同,除了要找一些本地代言人,日本消费者对产品配置问得非常细,因此科沃斯重新做了产品说明书,把产品功能和产品配置写了满整张纸。虽然科沃斯在日本的市占率仍不敌 iRobot,但份额也在快速提升。
美国是 iRobot 的大本营市场,2021 年云鲸闯入美国市场,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在一些科技众筹平台宣传产品,让当地一群科技爱好者先了解云鲸,此后又获得了 CES、时代周刊杂志奖项的评奖,用口碑先打开市场。
渠道方面,云鲸进入亚马逊官网搭建品牌自营门店,并进入沃尔玛、Cost-co 等大型商超。组织架构上,云鲸也搭建了本地团队,进行电商渠道销售、品牌营销、媒介传播等工作。
同样,iRobot 也进行了一些防守动作,例如 iRobot 会在云鲸的电商详情页打自己的广告。邵诗立认为,iRobot 的防守动作效果有限,因为消费者更看中产品体验,例如云鲸的扫地机器人可以做到自动清洗抹布,而 iRobot 至今未完善该功能。
在产品的价格带上,iRobot 在美国销量最高的产品定价在 500 美金以下,其次是 500 至 700 美金价位带,而云鲸走的是更高端市场,两者错位竞争。云鲸把北美当做海外的核心市场,同步拓展欧洲、亚太等市场。邵诗立说:" 攻占美国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会在美国市场持续发力。"
在 iRobot 的强势市场里,科沃斯和云鲸的相关负责人都强调耐心和信心,愿意去尝试,愿意花时间,并且相信产品创新带来的消费体验更新,会帮助国产品牌一步步打开市场。
亚马逊的收购进展如何?面对国产品牌的强势进攻,iRobot 将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向 iRobot 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