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一张图干翻了AI课赛道:李一舟、鹤老师被禁止关注,AI课下架,欢迎阅读。
出品|三言 Pro 作者|DorAemon
万万想不到,一天前还被 " 誉为 " 是 AI 圈里唯一一个可以和奥特曼平起平坐的华人大神李一舟,今天就灰头土脸地销声匿迹。
课程下架,视频号禁止关注
同时,已购买了李一舟人工智能课程的用户,可以申请退款,并且秒到账。
三言测试发现,购买课程的用户可在原订单申请售后 " 仅退款 ",理由随便填写,则可立刻拿到退款。
之后不久,三言又注意到李一舟用于卖课的小程式 " 一舟一课 " 已经暂停服务,页面显示 " 由于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暂停服务 "。
并且李一舟个人视频号目前已被禁止关注,不过,他的另一个视频号 " 李一舟 AI" 则可正常关注。
截至发稿时,李一舟的抖音账号一切如常。
被指盗用第三方非商用模型
除了课程下架、秒退款,李一舟的 AI 网站 " 一舟智能 " 还被指盗用模型。
近日,有博主发视频指控李一舟的 " 一舟智能 " 网站盗用了很多模型作者的模型。
不过,目前 " 一舟智能 " 网站上已经搜索不到被指盗用的模型,尤其是 " 一舟 XL" 板块,目前只有一个模型。
此外," 一舟智能 " 还新增了版权说明,强调模型由社区用户提交。上架模型檔案来源于开源社区或用户提交,模型名称均保留了原名称和版本号,署名小语为发布者名称,非作者名称。
站在李一舟角度,剧本的发展恐怕远远超出他的预期。本以为 Sora 爆火是件大好事,自己恰好可以借着这波流量多卖卖课,多赚点钱。
但是怎么短短几天就就 " 凉了 "?
一张图干倒 "AI 巨头 "
一切都要归咎于不知道哪位网友这么有才,制作了 " 两大 AI 巨头 " 对比图。
其实 OpenAI 刚发布 Sora 那一阵,国内圈里关注更多的是奥特曼团队对 AI 技术以及相关行业的颠覆创新,佩服他们的能力,同时也关注国内 AI 技术发展。
到这,还都只是圈内人的狂欢,圈外人,尤其是 AI 技术 " 小白 ",不关心、不了解的人们恐怕只会认为 Sora 是个英语单词,更不会主动了解 Sora、AI 等概念。
但是这张对比图就是 " 王炸 ",是让李一舟出圈的关键因素。
这张图表达的元素具有强烈的反差感。
" 两大 "、"AI 巨头 "、" 最后只剩 6 个名额 "……
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使得閱聽人根本不需要认识奥特曼和李一舟就能明白其表达的嘲讽意思。尤其是人们乐于见到中国也能自主开发出很多引领行业的技术,在这种心理下加持下,这张图迅速破圈。
争议接踵而来
背后平台浮出水面
负责人道歉
以这种形式出圈,李一舟的 AI 课自然迎不来泼天的富贵。
先是指责他割韭菜的。
有买过李一舟课程的网友就评价道:可以把废话讲的那么有理有据,理直气壮,我真的佩服李博士。
还有网友表示李一舟的课程实在太水了," 再看下去就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
三言自己也花了 199 元买了李一舟的课,得出的结论是:勉强适合对 AI 什么都不知道的 " 小白 "。因为李一舟的课对 GPT 确实能够做到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讲解和实操,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其实完全可以从免费的渠道学习到。
接着,就是使用 " 套壳 " 模型的争议。
李一舟整了一套自己的大模型,而且不完全免费。三言此前文章已详细介绍了李一舟大模型收费标准,详见:
实际上,李一舟自己的大模型压根不是他自己开发的,也是由其他平台提供的。据介绍,该平台是可以在国内使用 ChatGPT4.0、Claude、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主流 AI 模型的平台网站,一站式使用所有 AI 模型工具,并支持自定义组合和搭配模型,创建应用实现自己想要的应用效果。
所以李一舟和他背后的服务提供商说的好听点,是制作了一套各种大模型的集合产品,属于应用层的 " 创新 ",但是说难听点,就是套壳模型。
而且伴随着争议越来越大,引发的关注越来越多,很多模型作者就发现 " 一舟智能 " 存在未授权使用他人模型作品的情况。
根据三言获得的一份聊天记录显示,有模型作者建群并且邀请了 " 一舟智能 " 背后服务提供商相关负责人进群,解答质疑。
对于 " 套壳模型 " 问题,该负责人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表示自己的产品做上万张图、1000 个视频都没问题,目的是方便让用户从 0 到 1、深入浅出的理解 AI。
不过,仍然有很多大模型作者称该平台并非所谓 UGC,而是明目张胆使用了第三方非商用模型。最终,平台负责人道歉表示将会构建一个良性的、共赢的生态,并要求大家监督。
AI 课赛道也被 " 干掉 " 了
鹤老师视频号也被禁止关注
为什么知识付费领網域最先被 " 禁 " 的是 AI 课?
我们简单梳理下李一舟的变现逻辑。
首先,李一舟以宣传售卖 199 元 AI 课作为引流入口,吸引想了解学习 AI 技术的用户;之后,引导用户使用自己的 " 一舟智能 " 网站。要使用 " 一舟智能 ",就需要花钱购买 " 算力 ";虽然 199 元会赠送 100 万算力,但这 100 万算力实际上能使用的服务并不多,甚至只能生成几张图、几个视频就用完。如此,就必须进一步购买更多算力。
三言在体验过李一舟的 AI 课后认为,虽然他之前称 " 我们需要自己的大模型,自己的真 AI,冷嘲热讽和一味唱衰的不是蠢就是坏。做好自己的事,让别人说去吧 "。但是,他的 AI 课确实增量内容非常的少;同时李一舟的大模型也并非自己原创,很难否认他不是在 " 割韭菜 "。
但说实在的,像李一舟这种利用信息差做知识付费,吸引流量变现的非常多,为什么他在短短几天内就遭到几乎是 " 封杀 " 的待遇?
有网友就认为,这可能是因李一舟的平台实际上提供了大规模 " 科学上网 " 渠道,可能因此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他的课导流到一个未备案的大模型网站,可能也是一大原因。
三言发现,除了李一舟外,另一位也涉及到 AI 课程的讲师 " 鹤老师说经济 " 视频号也被禁止关注。
虽然 " 鹤老师 " 的视频内容并非只聚焦于人工智能,但是三言了解到,他之前也曾售卖过 " 人工智能启蒙课 ",标价 899 元,实际 199 元即可买到。
不过,目前 " 鹤老师 " 的视频号和抖音号中,均没有任何有关 AI 课程的视频内容;抖音账号橱窗中也下架了 AI 相关课程。
如此看来,一张网友制作的嘲讽图片,不仅只干倒一个 AI" 巨头 ",说不定也让国内互联网 AI 知识付费领網域重新洗牌。
为什么洗牌的是 AI 课领網域呢?其他知识付费的争议人物非常之多,因为这些领網域多为创业、教育等,且没有交付标准,可以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来解释," 割韭菜 " 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应。而 AI 课可能涉及到导流、工具的使用,容易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这其实未必是坏事,大浪淘沙,对推动行业发展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