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3万亿苹果黑洞:赢者通吃,还是泡沫一场?,欢迎阅读。
市值恐高症开始弥漫
作者 | 瀚星
封面来源 | 苹果官网
时隔 3 年,巴菲特再次减持苹果。
2 月 14 日,伯克希尔 · 哈撒韦 2023 第四季度持仓报告出炉,期内,该公司减持 1000 万股苹果股票,减持市值约 18 亿美元。
作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3 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2023 年,苹果股价累计上涨近 50%,如同黑洞一般吸走美股牌桌上的大量资金筹码。以 " 股神 " 旗下公司为例,即便在减持后,苹果仍是伯克希尔 · 哈撒韦第一大重仓股,在披露的持有资产中占比 50.19%,持有市值逾 1700 亿美元。
引发部分投资机构质疑的,是苹果市值飙高与业绩平平之间的矛盾。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在今年 1 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出,苹果过去一年大部分季度业绩都未达到预期,但股价表现却优于其他公司。自 2022 年 Q4 起,苹果营收已连续 4 个季度下滑,iPad 和 Mac 销量多个季度不及预期。
在这背后,还蕴藏着市场更大的忧虑。
过去一年,包括苹果在内的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占标普 500 指数总市值的约 30%,马太效应加剧。在美股影响下,全球资本市场的集中度已达到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的水平。
2000 年初,美股 Dot-com 泡沫破裂,标普 500 指数下跌超过 40%,无数价格虚高的科技互联网概念股估值一夜清零。不少投资者也因此患上 " 市值恐高症 ",格外提防那些被资本追捧、市值体量庞大的上市公司。
历史会重演吗,苹果的吸金黑洞还能维持多久?
科技股市值占比走势 图源:美国银行,BofA GLOBAL RESEARCH
3 万亿吸金黑洞
2023 年,苹果的财报数据和二级市场表现背道而驰。
2023 财年(自然年 2022 年 Q4 至 2023 年 Q3),苹果营收同比下降 2.8%,且连续 4 个季度营收下滑。上一次苹果单季营收同比下滑,还要追溯到 2019 年的 Q1。
苹果营收负增长的原因,部分来自消费电子行业整体需求下滑,其中以 Mac 所处的 PC 市场最为严重。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自 2022 年 Q1 起,全球 PC 市场出货量连续 8 个季度同比下行,2023 年出货量较前一年减少 14%。2023 财年,Mac 的营收同比下滑近 27%。
作为苹果的核心产品,iPhone 在智能手机行业中依然领先。2023 年,iPhone 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20%,首次超越三星登顶全球第一。但在其优势最明显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批发价大于等于 600 美元),市场份额从上一年的 75% 降至 71%。
但 iPhone 也难以避免地受到行业整体规模萎缩影响。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5% 至 12 亿台,达到近 10 年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年初,苹果中国首次在官网对刚发布的新品手机 iPhone 15 系列机型进行降价。摩根士丹利在近期一份研报中下调了 iPhone 在 2024 年 Q1 的预期产量,并表示 iPhone 订单从 2023 年 12 月起开始放缓,销量或低于预期。
硬體销售遇到增长瓶颈的同时,苹果的軟體服务相关业务则受到欧盟区监管影响,将调低该地区的 App 内流水佣金,并开放第三方应用商店。这将对苹果在欧盟区的营收和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与公司业务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 年,苹果市值增长了 1 万亿美元,并在 6 月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3 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成为美股市场最引人瞩目的资金黑洞。
在苹果之前,石油公司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资本市场扮演吸金黑洞的角色。
2007 年,中石油登录 A 股市场,上市当天盘中市值一度突破 1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万亿美元市值公司,比苹果达成万亿市值早了 11 年。但中石油的高估值只是昙花一现。
2019 年底,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成为全球首个市值突破 2 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半年之后,苹果完成了对沙特阿美的市值超越,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并在此后屡屡打破市值里程碑。
如果仅看美国公司,市值首次突破 1 万亿、2 万亿和 3 万亿美元的都是苹果。部分观点认为,苹果的市值将在 2024 年更进一步。美国投行韦德布什分析师 Dan Ives 预计,苹果总市值可能在今年底突破 4 万亿美元。
虽然苹果受到各种质疑,但并不妨碍资本对投资这家公司趋之若鹜。
马太效应加剧
像苹果一样的吸金黑洞,在美股市场还有六个。
1 月 25 日,微软市值首次突破 3 万亿美元,与苹果顶峰相见,并暂时超越苹果成为美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整个 2023 年,微软股价上涨约 56%。
此外,亚马逊、Meta、谷歌、英伟达、特斯拉在过去一年均有 50% 以上的涨幅,其中英伟达全年涨幅达到 240%。这 7 家科技公司,被美国银行命名为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以下简称 M7)。
多数华尔街投资机构认为,过去一年美股的涨幅主要由这 7 家科技公司贡献。
据国联证券统计,2024 年美股标普 500 指数上涨约 25%,其中 M7 一共贡献约 16% 的涨幅,占该指数全年涨幅的 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约 43%,M7 一同贡献约 31% 的涨幅,占比 72%。
这七只股票在 2023 年的平均涨幅达 75%。如果剔除 M7,其余 493 家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股价仅上涨了 12%。
高盛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当前 M7 的股票市值占标普 500 指数总市值的比重在 30% 左右。从过去 40 年市值最高的 7 只股票占标普 500 指数的比重变化趋势来看,这一比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标普 500 前七权重股市值占比 图源:高盛全球投资研究
据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分析,当前马太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包括 M7 的高盈利能力、AI 投资热潮、流动性宽松带来的估值扩张以及周期性因素。
以 M7 中市值最高的微软为例,在新近发布的 2023 年 Q4 财报中,微软的净利润规模达到 219 亿美元,同比增幅 33%。
苹果虽然营收陷入负增长,但盈利能力不减,最新一份财报中,公司毛利率高达 45.2%,其中軟體毛利率连续两年维持在 70% 以上。领先的市场份额和强大的盈利能力,是推高苹果估值的内在原因。
即便是在过去一年深陷价格战泥潭的特斯拉,在刚刚过去的 2023 年 Q4,仍然保有 17.6% 的毛利率。
国联证券研报观点认为,相较于标普 500 的其他成分股,M7 的估值上涨更依赖于其不断上调的盈利预期。
金融市场数据供应商路孚特(Refinitiv)预计,M7 在 2024 年的预期盈利增长,将会大幅度跑赢标普 500 指数的其他成分股。
此外,M7 还无一例外地踩中了由 ChatGPT 引发的 AI 投资热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马太效应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拉长时间观察,M7 的出现并非美股马太效应的开始,而是近 10 年不断积累的结果。
M7 是泡沫吗?
这一轮华尔街投资者对头部科技公司的追捧,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3 年。
是年,美国知名财经节目主持人 Jim Cramer,以 Facebook、亚马逊、奈飞和谷歌的首字母,组成了新词 "FANG",用以指代当时市场上被公认最具成长性的科技股。4 年后,苹果被纳入其中,FAANG" 成团 "。
截至 2022 年年底,FAANG 的市值已占据标普 500 指数总市值的 25% 以上,马太效应显著。
与此同时,由于头部科技公司的表现出现分化,位于苏黎世的资产管理集团 GAM 控股公司明星基金经理 Mark Hawtin 在 2022 年提出了 "MANTA" 这一概念,来取代之前的 FAANG ——亚马逊、苹果保持不变,微软(Microsoft)、英伟达(NVIDIA)和特斯拉(Tesla)取代了此前的 Facebook、奈飞和谷歌。
直到 2022 年底 ChatGPT 问世,AI 投资热潮兴起,被 " 踢掉 " 的 Facebook 和谷歌才又重新回到投资者视野," 美股七雄 " 成了新的巨头团代名词。它们被认为是带动标普 500 指数上涨的七只表现最好的大型科技股。
但当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头部科技股,资本市场的 " 市值恐高症 " 开始弥漫。
提出美股七雄概念的美国银行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头部科技股的市值占比已接近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期的水平。
也有乐观的意见认为,虽然资金抱团推高科技股市值的情形与 2000 年类似,但两次马太效应仍有明显的区别。
1999 年 5 月上市的互联网玩具销售商 eToy,在 IPO 前夕的最近一个财年亏损 2860 万美元,但上市当天股价由 20 美元飙升至 78 美元,市值最高时超过了当时全美最大的玩具经销商、已有 52 年历史的玩具反斗城。
2000 年 2 月,宠物用品线上零售商 Pets.com 在美股上市,这家仅运营了一年、总收入不到 600 万美元且持续亏损的公司,在 IPO 中融得 8250 万美元,估值超 3 亿美元。
与上述公司相比,如今的美股七雄无论盈利能力、市场份额还是手中的自由现金流,都更加健康。
事实上,七巨头中的微软就是 24 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幸存者。1999 年 12 月 31 日至 2003 年 3 月 1 日,随着泡沫破裂,微软股价累计下跌超过 60%,但在泡沫消散后,微软在之后 20 年凭借 Windows 作業系統和 Office 軟體,股价一路走高,累计涨幅达到 1777%。
巴菲特曾在 1999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看空美股,之后的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
但 20 多年后,面对新一轮科技股估值狂欢,巴菲特的老朋友芒格曾表示," 我喜欢这些高科技公司,资本主义应该期待偶然出现几个大赢家。"(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