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3萬億蘋果黑洞:赢者通吃,還是泡沫一場?,歡迎閲讀。
市值恐高症開始彌漫
作者 | 瀚星
封面來源 | 蘋果官網
時隔 3 年,巴菲特再次減持蘋果。
2 月 14 日,伯克希爾 · 哈撒韋 2023 第四季度持倉報告出爐,期内,該公司減持 1000 萬股蘋果股票,減持市值約 18 億美元。
作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3 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2023 年,蘋果股價累計上漲近 50%,如同黑洞一般吸走美股牌桌上的大量資金籌碼。以 " 股神 " 旗下公司為例,即便在減持後,蘋果仍是伯克希爾 · 哈撒韋第一大重倉股,在披露的持有資產中占比 50.19%,持有市值逾 1700 億美元。
引發部分投資機構質疑的,是蘋果市值飙高與業績平平之間的矛盾。
巴克萊銀行的分析師在今年 1 月的一份報告中提出,蘋果過去一年大部分季度業績都未達到預期,但股價表現卻優于其他公司。自 2022 年 Q4 起,蘋果營收已連續 4 個季度下滑,iPad 和 Mac 銷量多個季度不及預期。
在這背後,還藴藏着市場更大的憂慮。
過去一年,包括蘋果在内的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占标普 500 指數總市值的約 30%,馬太效應加劇。在美股影響下,全球資本市場的集中度已達到上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的水平。
2000 年初,美股 Dot-com 泡沫破裂,标普 500 指數下跌超過 40%,無數價格虛高的科技互聯網概念股估值一夜清零。不少投資者也因此患上 " 市值恐高症 ",格外提防那些被資本追捧、市值體量龐大的上市公司。
歷史會重演嗎,蘋果的吸金黑洞還能維持多久?
科技股市值占比走勢 圖源:美國銀行,BofA GLOBAL RESEARCH
3 萬億吸金黑洞
2023 年,蘋果的财報數據和二級市場表現背道而馳。
2023 财年(自然年 2022 年 Q4 至 2023 年 Q3),蘋果營收同比下降 2.8%,且連續 4 個季度營收下滑。上一次蘋果單季營收同比下滑,還要追溯到 2019 年的 Q1。
蘋果營收負增長的原因,部分來自消費電子行業整體需求下滑,其中以 Mac 所處的 PC 市場最為嚴重。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自 2022 年 Q1 起,全球 PC 市場出貨量連續 8 個季度同比下行,2023 年出貨量較前一年減少 14%。2023 财年,Mac 的營收同比下滑近 27%。
作為蘋果的核心產品,iPhone 在智能手機行業中依然領先。2023 年,iPhone 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 20%,首次超越三星登頂全球第一。但在其優勢最明顯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批發價大于等于 600 美元),市場份額從上一年的 75% 降至 71%。
但 iPhone 也難以避免地受到行業整體規模萎縮影響。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5% 至 12 億台,達到近 10 年來的最低水平。
今年年初,蘋果中國首次在官網對剛發布的新品手機 iPhone 15 系列機型進行降價。摩根士丹利在近期一份研報中下調了 iPhone 在 2024 年 Q1 的預期產量,并表示 iPhone 訂單從 2023 年 12 月起開始放緩,銷量或低于預期。
硬體銷售遇到增長瓶頸的同時,蘋果的軟體服務相關業務則受到歐盟區監管影響,将調低該地區的 App 内流水傭金,并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這将對蘋果在歐盟區的營收和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與公司業務基本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3 年,蘋果市值增長了 1 萬億美元,并在 6 月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3 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成為美股市場最引人矚目的資金黑洞。
在蘋果之前,石油公司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在資本市場扮演吸金黑洞的角色。
2007 年,中石油登錄 A 股市場,上市當天盤中市值一度突破 1 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個萬億美元市值公司,比蘋果達成萬億市值早了 11 年。但中石油的高估值只是昙花一現。
2019 年底,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成為全球首個市值突破 2 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半年之後,蘋果完成了對沙特阿美的市值超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并在此後屢屢打破市值裏程碑。
如果僅看美國公司,市值首次突破 1 萬億、2 萬億和 3 萬億美元的都是蘋果。部分觀點認為,蘋果的市值将在 2024 年更進一步。美國投行韋德布什分析師 Dan Ives 預計,蘋果總市值可能在今年底突破 4 萬億美元。
雖然蘋果受到各種質疑,但并不妨礙資本對投資這家公司趨之若鹜。
馬太效應加劇
像蘋果一樣的吸金黑洞,在美股市場還有六個。
1 月 25 日,微軟市值首次突破 3 萬億美元,與蘋果頂峰相見,并暫時超越蘋果成為美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整個 2023 年,微軟股價上漲約 56%。
此外,亞馬遜、Meta、谷歌、英偉達、特斯拉在過去一年均有 50% 以上的漲幅,其中英偉達全年漲幅達到 240%。這 7 家科技公司,被美國銀行命名為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以下簡稱 M7)。
多數華爾街投資機構認為,過去一年美股的漲幅主要由這 7 家科技公司貢獻。
據國聯證券統計,2024 年美股标普 500 指數上漲約 25%,其中 M7 一共貢獻約 16% 的漲幅,占該指數全年漲幅的 6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約 43%,M7 一同貢獻約 31% 的漲幅,占比 72%。
這七只股票在 2023 年的平均漲幅達 75%。如果剔除 M7,其餘 493 家标普 500 指數成分股公司的股價僅上漲了 12%。
高盛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當前 M7 的股票市值占标普 500 指數總市值的比重在 30% 左右。從過去 40 年市值最高的 7 只股票占标普 500 指數的比重變化趨勢來看,這一比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标普 500 前七權重股市值占比 圖源:高盛全球投資研究
據多家華爾街投資機構分析,當前馬太效應加劇的主要原因,包括 M7 的高盈利能力、AI 投資熱潮、流動性寬松帶來的估值擴張以及周期性因素。
以 M7 中市值最高的微軟為例,在新近發布的 2023 年 Q4 财報中,微軟的淨利潤規模達到 219 億美元,同比增幅 33%。
蘋果雖然營收陷入負增長,但盈利能力不減,最新一份财報中,公司毛利率高達 45.2%,其中軟體毛利率連續兩年維持在 70% 以上。領先的市場份額和強大的盈利能力,是推高蘋果估值的内在原因。
即便是在過去一年深陷價格戰泥潭的特斯拉,在剛剛過去的 2023 年 Q4,仍然保有 17.6% 的毛利率。
國聯證券研報觀點認為,相較于标普 500 的其他成分股,M7 的估值上漲更依賴于其不斷上調的盈利預期。
金融市場數據供應商路孚特(Refinitiv)預計,M7 在 2024 年的預期盈利增長,将會大幅度跑赢标普 500 指數的其他成分股。
此外,M7 還無一例外地踩中了由 ChatGPT 引發的 AI 投資熱潮。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馬太效應同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產生。拉長時間觀察,M7 的出現并非美股馬太效應的開始,而是近 10 年不斷積累的結果。
M7 是泡沫嗎?
這一輪華爾街投資者對頭部科技公司的追捧,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3 年。
是年,美國知名财經節目主持人 Jim Cramer,以 Facebook、亞馬遜、奈飛和谷歌的首字母,組成了新詞 "FANG",用以指代當時市場上被公認最具成長性的科技股。4 年後,蘋果被納入其中,FAANG" 成團 "。
截至 2022 年年底,FAANG 的市值已占據标普 500 指數總市值的 25% 以上,馬太效應顯著。
與此同時,由于頭部科技公司的表現出現分化,位于蘇黎世的資產管理集團 GAM 控股公司明星基金經理 Mark Hawtin 在 2022 年提出了 "MANTA" 這一概念,來取代之前的 FAANG ——亞馬遜、蘋果保持不變,微軟(Microsoft)、英偉達(NVIDIA)和特斯拉(Tesla)取代了此前的 Facebook、奈飛和谷歌。
直到 2022 年底 ChatGPT 問世,AI 投資熱潮興起,被 " 踢掉 " 的 Facebook 和谷歌才又重新回到投資者視野," 美股七雄 " 成了新的巨頭團代名詞。它們被認為是帶動标普 500 指數上漲的七只表現最好的大型科技股。
但當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向頭部科技股,資本市場的 " 市值恐高症 " 開始彌漫。
提出美股七雄概念的美國銀行在最新研究中指出,頭部科技股的市值占比已接近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期的水平。
也有樂觀的意見認為,雖然資金抱團推高科技股市值的情形與 2000 年類似,但兩次馬太效應仍有明顯的區别。
1999 年 5 月上市的互聯網玩具銷售商 eToy,在 IPO 前夕的最近一個财年虧損 2860 萬美元,但上市當天股價由 20 美元飙升至 78 美元,市值最高時超過了當時全美最大的玩具經銷商、已有 52 年歷史的玩具反鬥城。
2000 年 2 月,寵物用品線上零售商 Pets.com 在美股上市,這家僅運營了一年、總收入不到 600 萬美元且持續虧損的公司,在 IPO 中融得 8250 萬美元,估值超 3 億美元。
與上述公司相比,如今的美股七雄無論盈利能力、市場份額還是手中的自由現金流,都更加健康。
事實上,七巨頭中的微軟就是 24 年前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幸存者。1999 年 12 月 31 日至 2003 年 3 月 1 日,随着泡沫破裂,微軟股價累計下跌超過 60%,但在泡沫消散後,微軟在之後 20 年憑借 Windows 作業系統和 Office 軟體,股價一路走高,累計漲幅達到 1777%。
巴菲特曾在 1999 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看空美股,之後的事實證明了他是對的。
但 20 多年後,面對新一輪科技股估值狂歡,巴菲特的老朋友芒格曾表示," 我喜歡這些高科技公司,資本主義應該期待偶然出現幾個大赢家。"(END)